关于调研报告,大家一定要按照上级的命令,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调研计划,调研报告是调研事情的文字证明,是落实一项程序的文件参考,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财政工作的调研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财政工作的调研报告篇1
关于提升财政信息系统运行质量的思考
摘要:随着财政信息化要求的提高,我局的信息系统范围不断扩大。在加快系统建设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提升系统运行质量成为今后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字:信息系统;数据;使用;质量
所谓信息系统,百度给出的定义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财政信息系统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理应具有以上属性。
随着省“金财”工程的不断推进,更得益于我局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近些年我局的信息系统覆盖业务面越来越广。从20xx年建立会计核算中心使用财务核算软件至今,我局已建立了部门预算、非税收入征收、预算执行、工资统发、综合治税、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公文传输等多个业务系统。面已经推开了,现在到了回过头来思考一下系统运行质量的相关问题的时候了。
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这里就不赘述了。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如何提升财政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凭借多年的系统软硬件维护经验,我认为还是应该着手从硬件、软件、数据、使用四方面加强。
一、硬件方面
财政信息系统是业务系统,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因此,系统的运行必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应该过分暴露。简言之,系统计算机设备应该专机专用,系统的通讯网络也应该是封闭的,与互联网完全隔离。这方面除了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核心系统软硬件防护之外,长期检查是关键。由于与我局系统联网的单位众多,近三百家,今年上半年我科安排专人对每一家单位的机器和网络进行了安全专项检查,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明年,将对各单位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尽量使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改造,保持通讯高速畅通。
二、软件方面
我认为,软件系统实际上是财政业务的一个载体。换言之,有没有相应的软件,业务的核心精神实质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借助软件之后业务处理方便了,报表生成快了……这些年我们财政部门上了很多软件,有的效果很好,有的则不尽然,往往怨声载道。我认为,这方面要考虑几个问题。首先,搞软件的必要性问题。如果一项业务为了信息化而上软件,本来几张excel表就能处理掉,现在搞了好多复杂环节而且又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不但不提高效率反而增加工作量,这样的软件最好不要搞。其次,对待软件的态度问题。任何软件都不是完美的,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因此而否定软件也未免言之过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还有,软件的操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学习,及时与信息部门沟通,尽快适应软件。最后,软件的更新换代问题。适合自己的软件才是最好的软件。如果一味跟风,辛苦磨合好的软件被轻易放弃而追求新版本新系统还是违背了使用软件的初衷。
三、数据方面
数据是应用系统运行的核心,数据质量的控制需要录入、处理、输出、存储等涉及到的各部门的重视,而不仅是信息部门的事情。
数据质量体现在数据的完备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在信息系统中,数据首先应该是充分的、不能缺失的,其次数据应该是实体完整的、参照完整的和保持域完整的,最后数据应该是安全的、可审计的、防止被篡改、窃取、重置以及未经授权的访问、存取等。
具体到我们财政部门,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一)加强对录入环节的指导。该环节是所有业务流程的源头,录入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处理分析等环节。因此,信息部门要加强对录入人员的指导,同时录入人员自身也要专研好业务并能准确反映业务数据。
(二)形成完备的数据存储控制机制。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存储控制机制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在发生系统故障之后能够短时间内恢复数据。我局的业务数据采用双数据库单磁盘存储,明年将考虑采用双磁盘存储。另外,在数据备份方面,核心业务采用每半日完整备份一次,并且通过远程备份软件实现市局异地备份。
(三)严格控制后台直接修改数据。在软件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前台录入或处理出错需要纠正的情况,这时往往会借助信息部门进行后台数据库直接操作修正错误。固然这种方式方便快捷,但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数据库直接操作依赖于操作者对软件后台结构的了解程度以及数据库语言掌握实力,还有操作者的细心程度(往往输错一个查询条件得到的数据就会有误),风险很大;第二,数据库直接操作使数据处理其他环节人员产生依赖性,长此以往不利于业务的正常发展;最后,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要求,要保留错误数据和线索,通过其他补充手段(退回、补充登记、冲账等方式)进行纠错,显然数据库直接操作不符合此要求。
四、使用方面
任何一个应用系统说到底还是为人服务的。而往往用户也是所有环节中最薄弱的一环,因为用户参与了整个应用系统的数据录入、处理、输出等全过程。用户个人的业务能力以及软件操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我们宝应的实际情况也是在这方面困难重重,占据了信息部门很大的工作精力。就目前而言,我们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不定期的业务培训指导,比如上新软件时或者软件有改动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2、与软件公司协调,尽量减少软件录入中的输入项目而采用选择项目,同时强化逻辑关系检查;3、完善操作日志,一旦发生重大故障,查明原因,明确责任。
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信息部门以及信息系统的参与者,只有做好硬件、软件、数据、使用四方面的工作,财政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运行质量才能提升。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一直在努力!
财政工作的调研报告篇2
根据市财政局安排,我们财政局对本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县乡经济财政蛋糕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公共财政对县乡政府运转保障能力现状及分析
(一)现状
1、公共财政仅能勉强维持县乡政府基本运转。今年我县预算收入58000万元,预算财力19000万元。个人工资部分安排14500万元;城市维护费、教育费附加等列收列支项目安排1800万元;科技三项费、计划生育等各项法定支出安排300万元,归还农村基金会贷款900万元、世界银行贷款400万元。县级政府能够安排的公用经费只有1100万元,而要维持县乡政府的正常运转至少需要4000万元,缺口达2900万元,现有财力仅能勉强维持县乡政府的基本运转。
2、公用部分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办公经费上,我们只能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予以安排,这远不能满足各单位的工作需求。一些单位如党史办、对台办、老龄委、县志办、团县委、县妇联等办公条件二十年不变,300元的人头办公费还是按编制核定,正常的办公经费无法保证,有的甚至连电话费也缴不起。
3、乡村两级债务沉重,有潜在风险。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再无收入来源,原有债务无力偿还。到20xx年底,我县乡级债务5309万元,村级债务5344万元,乡村二级达1亿元以上,乡村债务风险已成为引发农村不稳定的一大因素。
(二)分析
近年来,闻喜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进入经济强县行列,财政却陷入了“富县穷财政”的怪圈。其主要原因是中央、省、市集中财力比例过高,县级财力增长缓慢,转移支付资金甚少,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县级财政负担过重,形成了事实上的鞭打快牛政策,严重挫伤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埋下隐患。20xx年,我县收入预算58000万元,比20xx年预算5亿元增加8000万元,县级财力仅为19000万元,增加不到1000万元。作为全运城市仅次于河津的财政收入第二大县,至今我县的170元地方津贴仍无完全兑现,住房公积金、取暖费、省政府第二次出台的100元地方补贴等更是无从谈起,与我县经济强县、收入大县的地位形成极大反差,对此广大干部职工怨言不断,形成许多不安定因素。
二、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村社会保障投入情况及分析
(一)财政投入资金情况
我县共有十三个乡镇,农业人口326431人。20xx年共有农村五保户227人,享受低保3773人,342个村卫生室,489名乡村医生。
1、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情况:20xx年我县积极筹措资金,投入资金28.8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其中:爱国卫生经费2.8万元,用于沼气富民工程“一池三改”建设900座,投资18万元农发基金,向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投入8万元专项补助。
2、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情况:20xx年对农村五保户投入资金48280元;20xx年年投入48240元;20xx年投入108240元,其中:五保户48240元,农村低保6万元;20xx年投入163240元,其中:五保户53240元,农村低保11万;20xx年投入380590元,其中:五保户54480元,农村低保326110元。20xx年对农村医疗救助投入5万元,20xx年投入10万元。
(二)情况分析
1、县级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增长缓慢。20xx年至20xx年平均投入增长率为10%,人均0.3元,低于国家医疗水平,农村公共卫生经费要求县级财政应按每年每人0.7元补助,全年应补助23万元,实际补助11万元。对乡村医疗卫生专干补助应给予每人每月60元的保障,需要25万元,实际县财政只安排每人每月20元,投入8万元。农村的厕改工作也因县财政困难只是在个别村试点进行。
2、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不到位。20xx年农村低保3773人,应投入872220元,实际投入436100元,五保户227人,应投入454430元,实际投入399950元。农村医疗救助急需进行,但财力达不到。
三、公共财政对县域义务教育保障能力现状
(一)现状
1、个人部分:20xx年全县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共有教师3700余名,人头经费预算4000余万元。教师工资实行银行代发,财政承诺每月25日到达个人账户。个人应得的收入不能按政策足额兑现有1省先后出台地方人均270元的津贴,我县只执行了100元。2全县教师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没有到位。3取暖费,上级规定年均900元/人,我们仍执行24.5元/人。
2、公用经费:20xx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生60989人。其中中学20564人,小学40425人。按晋财教[20xx]91号文件规定,预算内拨付公用经费标准为农村中学142元/生,小学100元/生;县城中学225元/生,小学186元/生,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做到逐年增长。我县学校公用经费20xx年上级转移支付中学54元/生,小学44元/生。受财力限制,县财政只拨付了609890元公用经费(按生均10元),与省定标准相比差距甚大,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二)分析
义务教育保障能力极度脆弱。如上所述,由于县级财政捉襟见肘,对县乡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极其有限。目前除了保障公教人员的基本工资以外,地方津贴、取暖费标准、住房公积金制度因财政困难不能完全兑现或难以推行。对于教育公用经费,除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外,县财政只能按照每生10元的标准安排执行。
另外城区学校设施欠账多。根据县委、县政府“企业集中,农民进城”的发展战略,全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达8万余人,上学子女有3千余人,县城与集镇的学校规模小,数量少,班容量大,按照有关规定,中小学的班容量最多不能超过45—50人。目前,县城内6所公办中小学,班容量均达百人,超过规定容量一倍之多,而县财政对改变此现状是有心无力。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县域经济发展对财政贡献分析
闻喜县自20xx年实施“十五”计划以来,财政总收入由20xx年的1.71亿元,以年增亿元的速度快速增长,20xx年完成2.65亿元,20xx年完成4.24亿元,20xx年完成5.27亿元,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位居第二,跻身全省财政收入强县行列。
但我县的财政收入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历年来我县的县级财力增幅很小:20xx年1.48亿元,20xx年1.83亿元,20xx年2.25亿元,20xx年2.77亿元,县级财力的增幅与财政总收入的增幅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县级财力中除去上级补助收入后,我县的县级收入更是增长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几年我县第二产业发展很快,有力地促进了财政总收入的增长,但来自第二产业的主要税源——增值税,其上解比例很大。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增值税中央集中75,留给地方的25又分别被省、市集中了8.75和8,县级仅留8.25。上解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过大使我县财政收入步入“财政总收入增长快,可用财力增幅小”的`怪圈。
财政工作的调研报告篇3
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市委、市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增强了农业综合实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如何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涉农资金安全、规范运行的迫切需要,又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规范财政涉农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而,我市支农工作调研是财政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
一、工作成效
我市支农工作开展以来,支农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轨道,从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投入。认真贯彻落实省、州财政支农政策及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提高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用足用好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各类资金。近几年来,财政对支农专项资金66794.36万元。完成了那棱格勒河二级站、格尔木乃吉里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格尔木温泉水闸除险加固、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江源生态保建设等项目。二是实行县级报账制度,财政部门审核原始单据后加盖审核专用章、主管部门加强财务核算,双方联管杜绝不合理支出,对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三是联合部门对资金实行“全程”管理。由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进行监督管理,并由事后监督改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提高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惠农补贴因素性问题较多,现实价值认同度不高
我市惠农补贴包括耕地地力补助、农机具购置补贴、草原生态补助、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公益林补助等方面。近几年累计下达xxxx万元。国家惠农补贴范围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加,力度也不断增强。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制度设计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惠农补贴的作用与效益未能充分体现,群众对此的认同度并不是很高。
1、惠农补贴民心效应高于激励效应,效益预期缩水。惠农补贴的目的在于刺激并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国家粮、生态保护;这也是国家以工补农、反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政策途径。从调查情况来看,尽管补贴资金每年都在几千万,集中起来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如耕地地力补助项目按补贴标准计算,平均补贴到户,补贴多的也只有几百元,少的甚至只有几十元。与粮油等农产品价格增涨所带来的利润空间和收益相比,与打工收入相比,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兴奋点刺激不大。可以这样说,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杜绝了弃田抛荒现象,但惠农补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抚民心、稳定农民的作用,对农业的生产、农民的增收没有实质性地推动。另外享受草原生态奖补项目的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等靠要”现象较普遍。各项补助政策“含金量”高、补助资金金额大等现象较普遍,导致群众收入来源多为政策性收入,缺少产业发展等带来的转移性收入,长效稳定增收难度大。
2、惠农补贴制度设计超于农村实际,相对成本过大。目前,各种惠农补贴项目分类很细,项目发放要求各不相同,既加大了这项工作的落实成本,又增加了农民不必要的麻烦。如:如良种补贴补当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当年补上年,发放的都是当年不补,次年补上年。基层干部感觉一年四季都在为发放补贴做准备都在发放惠农补贴。而每次发放补贴,镇、村及财政干部都要进村入户逐户登记、逐户核实、制订账卡表册,张榜公示,层层报批、层层督查、层层验收。对各种惠农补贴发放时的人力、财力重复投入实行成本效益核算,行政成本过大。从政策宣传、填表造册、公示报批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规范的资料,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乡镇、村的干部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动员、调查、核实,投入的行政成本,远远超过这次补贴所带来的实际收益。
(二)支农项目整合乏力,项目资金放大效应受限
20xx年至20xx年6月底,全市通过财政下拨的上级支农专项资金为66794.36万元,其中农业专项资金16133.41万元,林业专项资金24083.73万元,水利专项资金16240.67万元,扶贫专项资金10336.55万元。近些年来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我市项目资金还存在以下二个方面的问题:
1、项目规划编制滞后,资金投入重点分散。有些部门对各自领域内的建设项目没有提前规划,项目库很不完善。每年在向上争取项目时,往往不是根据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各地重点发展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进行项目策划和包装,而更多地是跟着上面的政策走,依据上级年度支农方向,为争项目而报项目,为争取到项目而跑项目,造成争取的项目很多时候不适合实际,项目投入作用不大。同时,财政支农项目投入涉及农业生产的水、田、路、林等多方面,一般由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部门分别管理,有很多条线,分许多口子,政出多门、“资”出多门,各部门安排各自的计划,各部门争取各部门的项目,造成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各行其事,投入分散,从而导致重点区域、重点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投资总量不足,建设规格不高,甚至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
2、项目管理各自为政,资金统筹配套困难。一方面,对于每一个部门、每一块的项目和资金,上上下下,条条块块,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使用和管理办法。不少项目国家、省里是直接到点,不少资金国家、省、州也是戴帽下达。对于这些不同渠道和类型的项目和资金,大多无法进行区域、产业上的整合。另外,很多项目资金都附带地方配套的要求,而我市地方财政都比较紧张,地方配套难以承受。这样,既造成很多项目因配套资金难以完全到位,影响项目实施的完整性,同时也增加了市级财政统筹的压力与困难。
(三)缺乏有效的绩效审计
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师提高资金绩效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我市却还缺乏有效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这制约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相关的审计部门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审计缺乏足够重视,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的提出整改建议,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效果性不强。虽然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关于如何改进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审计,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选取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绩效审计结果却成为困扰绩效审计顺利开展的难题。
三、意见建议
(一)改革惠农补贴的实践形式,提高现实价值认同度
针对当前我市惠农补贴因素性问题较多,现实价值认同度不高的现状,建议应当积极改革惠农补贴的实践形式,提高现实价值认同度。惠农补贴要立足实际,既要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更要体现方法的灵活性。目前,我们要在进一步落实现行的惠农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发放形式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尝试新的惠农补贴途径。
首先,应变分次发放为打包集中发放。要深入调查、认真研究,逐步改变以往的惠农补贴年度内分项、多次发放的模式,简化补贴审批程序,优化补贴标准,实行惠农补贴次年度一次性打包集中发放。凡是财政安排、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助资金,可以采取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发放;其次,是要改变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杜绝“懒汉”思想和“等靠要”惯性。如发放草原生态管护员补贴资金时实行“基础补贴资金+绩效补贴资金”,其中基础补贴资金比例占70%、绩效补贴资金比例占30%,以“一卡通”形式兑现。基础补贴资金上、下年发放二次,绩效补贴资金在年底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兑现。考核不合格的管护员绩效补贴资金不予兑现,并解除聘用合同;第三,应加大财政支农直补力度。要突出补贴重点,以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完善补贴的“激励-约束”导向机制,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补贴效率。要切实加大“一折通”推进力度,积极探索改进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方式方法,逐步将发放到户的惠农补贴资金归并管理,建立以财政统一管理资金,实现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直接到户。
(二)提高支农项目整合力度,增强项目资金放大效应
财政支农工作应当合力而为之,这样才能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同时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增强项目资金放大效应,以解决当前我市支农项目整合乏力,项目资金放大效应受限的问题。
首先,应努力形成支农资金整合的思想共识,把全市各部门的支农工作思想统一起来,将整合支农资金作为支农工作的重要一环,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解决长期以来资金使用“碎片化”管理的问题,各部门尽快形成“多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的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形成整合工作上的合力;其次要加大支农项目资金整合的力度,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明确整合方向,同时搞好项目规划,完善支农项目库建设。另外,还需要搭建支农资金整合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采取项目捆绑、资金统筹的方式,围绕三个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搭建项目、资金整合平台。在整合利用上级资金的同时,我们也要围绕这几个方面的重点,积极对市级以奖代补资金及其他支农扶持资金加以整合,及时对项目建设进行配套补充,弥补项目建设资金缺口;第三,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支农资金整合保障机制,例如要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等,确保项目、资金等可以得到有效的整合。
(三)完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对“三农”的发展十分重要,针对当前我市缺乏有效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问题,我们必须真正重视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审计,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这是开展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前提保证;其次,建立完善的绩效审计制度,完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方式,科学的资金绩效审计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绩效审计的独立性和科学性;再次,有效把握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审计的过程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对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的过程的科学把握,促进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的监督,加强对支农资金使用过程的审计,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提升;最后,加强绩效审计的指导性。在实际的绩效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注重审计结果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指导作用。提高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视,促进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改进和使用效益提升。
从整体调研结果情况来看,我市的财政支农工作有进步、有成果,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寻求改进、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农工作成效,促进“三农”建设事业发展。
财政工作的调研报告篇4
一、逐步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沐浴公共财政阳光。
(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打造“公平财政、阳光财政”工程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三农”的范围,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覆盖城乡的卫生财政体系、服务农村与农民负担监管新机制、农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二)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财政管理机制,打造“精细财政、绩效财政”工程
主要是通过继续深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资金分配、支付、使用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形成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公共财政监督管理新体制。
二、改进收支结构的具体对策建议
(一)改进收入结构方面的主要建议
1、把增加地方金融能力作为解决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
铜陵市现有地方金融基础薄弱,资金供求结构渠道不畅,资金融通能力较差。一方面大量企事业单位的闲置资金被存放在国有商业银行,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条件与额度限制较多,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又严重不足。因此,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各类商业银行对铜陵经济发展的支持,同时要加快财政担保事业发展,改善融资条件,增强地方融资能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2、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扩大经济规模。
项目是经济增长的支撑,加快项目建设,特别要重视两个问题:一是要积极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搞好人性化、人情化招商,增强亲和力,赢得好口碑。二是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做好项目储备,充实完善项目库。抓住这个关键,有了项目建设,才能保证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协同增长,才能实现财政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3、把发展三产提高到重要位置。
三产的基本贡献一是解决就业与地方营业税收入,二是可以增强城市的发展功能。加快发展三产,当前可以重点考虑: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市政府可统一出台物流企业税收奖励政策,吸引国际、国内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铜陵,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拓展物流市场,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有利于增强地方财力。二是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议建立内外包服务区,将国内外知名it软件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监理、会计、审计等服务公司吸引进驻,承接本地业务、辐射外地服务,增加地方收入。三是深入推进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城市旅游业、会展业以及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4、用足用活税收政策,进一步挖掘地方收入的增收空间。
一是实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工作。利用财政契税征管信息平台优势,在财政契税征收窗口统一征收(代征)房地产转让环节的营业税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一系列与房地产交易转让环节相关的各地方税种,能有效地避免此类税收的流失,切实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二是加强税种之间的征管调控。比如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对企业税前列支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应足额缴纳或计提。这样既可防止企业虚增利润,也可直接增加地方税收收入,符合税法政策要求。
5、要在税源管理上下功夫,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一是要加强税收征管。在行业上重点加强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餐饮服务业、货物运输业税收稽查工作;在纳税主体上重点加强对集贸市场、个体工商户的征管工作;在税种上重点加大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使用税等小税种的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二是要依法减免税收。税务部门要认真贯彻《税收征管法》,加强税收减免审批程序,堵塞税源流失漏洞,从而把经济增长的成果切实体现在税收的快速增长上来。
(二)改进支出结构的初步设想
1、硬化预算约束,确保重点支出。
依法加强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出国考察培训经费等,努力节约财政资金,配合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支持城乡社会治安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提高财政应对公共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大对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的筹资力度,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
2、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加快推动和谐铜陵建设。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残有所助”的目标,重点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职工廉租房、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并努力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推动加快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行“以钱养事”服务方式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继续推进和深化“乡财县管”和“村帐乡管”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整合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和资源整合,继续完善面向农民服务的全程代理模式,不断提升农村“一站式”服务水平,推行“一线实”工作方式。建立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不断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4、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大财政对科研与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的财税激励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人员的鼓励和支持力度,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围绕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选择一批最具成长性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不断提高其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努力服务全民创业。大力支持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好用活专项资金。积极争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加强财政管理,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继续推进和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检查工作,努力巩固财政管理年活动成果。继续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网上申报、网上支付工程。加快“金财工程”建设,逐步完善财税库横向联网工程。积极开展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全面加强财政机关效能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
财政工作的调研报告篇5
一、乡镇财政监督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现行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就xx县目前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乡镇财政监督检查主要依赖于县级财政监督部门,乡镇财政所主要是配合上级财政监督部门工作,没有或者很少主动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由于体制或者其他方面原因,乡镇财政部门自主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主动监督意识不强,存在等靠望思想。
大部分乡镇财政所认为财政监督是县监督局的事情,主观认识不足。
2、管理体制不顺,开展监督检查阻力大。
由于xx县财政所“人、才、物”归地方政府政府管理,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主要是遵从地方政府的旨意,在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不同程度上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不能展开手脚开展监督检查。
3、执法主体不明,处理落实力度薄弱。
由于财政所是乡镇的一家事业单位,不属于一级执法主体,没有执法权力,往往查出问题,也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和落实,大多数只能是不了了之。
4、检查程序不规范,监督检查缺乏有序性和科学性。
由于缺乏一整套完整的乡镇财政监督操作程序和工作规范,再加上乡镇财政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在执行财政监督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缺乏有力的执法依据,实行财政监督工作往往也只能了于形式,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检查的重点及难点。
1、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乡镇财政体制已由原来的一级财政改为“乡财县管乡用”模式,每年的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不再核算税收收入,除镇政府和财政所,其他部门全部垂直上划。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是上级补助收入和非税收入,而乡镇政府及财政部门都没有收费及罚没等政府非税收入科目所赋予的职能,大部分是地方企业上交及上级专项补助等自筹收入,从严格上讲,只能属于自筹收入,而且收入来源复杂,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给监督检查也增加了难度。
2、乡镇财政收入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
主要是部分收入具有不合理性或不合法性:如部分乡镇政府和村组织存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少数部门存在乱收费现象等。
3、乡镇财政收入财政监督检查的重点是:
如何规范乡镇收入形式,严禁乱收费行为,如何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的监督,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益。难点是:村级收入管理不规范,没有真正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存在坐收坐支现象;对乡镇政府和村组织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督促整改及处理处罚力度不够。
(三)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1、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
就xx县而言,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是实行“乡财县管”和“国库授权支付”模式。对乡镇政府和财政所编制部门预算,对村级转移支付支出编制公共支出预算。
2、乡镇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由于乡镇项目资金存在不确定性,一般很难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畴。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缺乏严肃性,部门预算也仅仅是规范了财政预算内支出,而预算外支出预算在编制和执行上都不严格,部门预算改革普遍是了于形式,缺乏严密性。
(四)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与类别,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检查的重点及难点。
1、xx县乡镇财政支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部门预算支出:是指乡镇政府和财政所的部门预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村级补助支出:是指村级转移支付和取消农业税后农业税附加。
(3)专项资金支出:包括各类惠农补贴资金、民政优抚资金及项目资金等。
(4)“以钱养事”支出:指对以钱养事单位的补助支出。
2、违纪违规的主要形式是:串用资金科目,不严格按照科目支出类型使用财政资金,存在挤占、挪用部分项目资金现象,有的地方还存在用下年度资金弥补上年度资金缺口现象,形成寅吃卯粮状况。
(五)乡镇财政如何开展财务、会计、资产和绩效监督,重点是什么。
1、转变观念,强化监管意识。
乡镇财政部门要增强大财政监督意识,要把加强财政监督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范畴,要争取财政监督的主动性、经常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重点检查工作。
2、发挥优势,探索监管思路。
一是要规范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二是要完善乡镇财政监督队伍建设;
三是要明确乡镇财政监督职能和完善监督机构设置;
四是要增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权力;四是要理顺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五是要保障乡镇财政财政监督工作经费。
3、上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上级财政监督部门要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建立日常监督检查的考核检查和绩效评价及激励机制,要建立财政监督情况上报和重点违纪违规情况预警防空防控机制,要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管合力。
4、齐抓共管,开创监管局面。
财政监督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各级政府部门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要积极营造大财政监督氛围,形成全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六)实行“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新情况、新问题,违纪违规的新表现形式是什么。
1、“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乡财县管”主要是管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管理难到位,对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缺乏力度;“村财乡管”主要是管帐,对资金和资产管理难到位,综合预算编制和执行力度不够。
(2)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财务会计制度执行缺乏力度,白纸条入帐、现金余额过大现象普遍。
(3)会计执法环境不优,农村的公共支出往往都无法提供规范的原始发票,支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
2、违纪违规的新表现形式主要有:
(1)编制和申报虚假或重复申报项目套取项目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2)挤占、截留或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公用经费支出;
(3)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两委”存在人人手里有钱、人人用钱现象;
(4)以钱养事项目不清,明是养事,实是养人。
二、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乡镇财政监督专员制度:
由县财政监督机构派出财政监督专员驻乡镇或区域负责辖区财政监督日常工作,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执行上级重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任务。
(二)规范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规范和完善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和执法程序。
(三)明确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和内容。
(四)建立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效能考核和评价机制,注重绩效评价。
(五)强化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执法力度,赋予必要的执法权力。
(六)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队伍自身建设,建立乡镇财政监督专员考核考评和异地交流机制,实行再监督。
(七)理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统一的乡镇财政垂直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乡镇财政队伍的管理和工作指导,便于乡镇财政干部的异地交流,有利于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