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述职范文 >工作计划

中华传统教育活动方案7篇

活动方案的编制应考虑到活动的特定目标,优秀的活动方案可以帮助确保活动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成功,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华传统教育活动方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华传统教育活动方案7篇

中华传统教育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2.了解寒食节的来历及与清明节的关系。

3.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

活动准备:

1.故事《寒食节的由来》视频;

2.ppt插柳、放风筝、踏青、做青团、参观茶园、到烈士陵园扫墓、荡秋千、植树、拔河、蹴鞠等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上面画有四幅图:风筝、柳树、汤圆、月饼。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及与清明节的关系

1.引出故事。

2.幼儿欣赏《寒食节的由来》视频;

3.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清明与寒食节的关系。

寒食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禁火冷食、祭扫坟墓)

现在人们怎样过清明节?(祭扫坟墓)

寒食节和清明节很近,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逐渐取代了寒食节。

二、简单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1.小组讨论:“我们的清明节”。

引导幼儿讨论与清明节相关的活动。

2.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播放ppt中相应的内容(插柳、放风筝、踏青、做青团、参观茶园、到烈士陵园扫墓、秋千、植树、拔河等)。

3.教师小结。

三、幼儿完成操作材料,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

1.出示操作材料,请幼儿把跟清明节有关的图片打上勾。

2.幼儿操作。

中华传统教育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的:

1.尝试用捆扎大小珠子扎染t恤。

2.欣赏各种扎染作品,了解民族工艺,了解古代扎染的过程。

3.乐于参与活动,感受扎染的奇妙,体会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古代扎染的图片或视频

2、已经扎染好的t恤和各种扎染作品或作品图片(花布、衣服、围巾、包等)。

3、纯棉浅色t恤,大小不同的珠子、玻璃球、皮筋或毛线,染料、剪刀、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出示已经扎染好的t恤、幼儿观察。

——小朋友们这件t恤好看吗?

——t恤上都有些什么颜色?

——你们知道这些颜色是怎么扎染上去的吗?

二、学习扎染:

1、欣赏扎染。

(1)播放古代扎染的图片或视频,了解扎染过程。

(2)欣赏各种扎染作品,引导幼儿讨论花布上有哪些图案?花布上图案的颜色特点。欣赏用裹珠子的方法扎染而成的t恤,感受图案的奇特。

2、教师示范扎染的材料与操作过程。

(1)示范扎染的过程,浸泡——晾干——捆扎——浸泡——晾干——烫平,知道用不同的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共同讨论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学习扎染。

3、尝试在t恤上进行扎染,布置图案。

(1)鼓励幼儿用大小珠子在t恤上进行扎染,设置图案。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并给予指导。

三、教师指导: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4、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

5、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结束部分:

幼儿把扎染的作品晾干,欣赏同伴作品,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活动延伸:幼儿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并穿上自己扎染的衣服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中华传统教育活动方案篇3

为了贯彻落实《怀集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成效,我校就开展经典文化“知行合一”教育活动,特制订计划。

学校一直很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教育活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既懂得经典句章的道理,也学会运用于现实生活和学习的社会实践之中。

一、课堂融入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开展“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质量,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并努力让学生熟读背诵经典中的章(句),引导学生“与经典同行”,知行合一;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所有学科教学,强化其他课程的融入和渗透,并结合当前德育内容,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培养高尚品质,汲取圣贤智慧,提高人文素养,铸造健康人格。

二、班级悬挂经典名句,强化认知,悟出道理,并运用于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之中。

在班级开展“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学生精确理解经典名句的深刻含义,并把它运用在学习和生活的社会实践之中,把中华文化经典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德智慧融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经典的要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和家校关系。例如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等经典名句,让学生理解其精确含义,并在社会实践中实施践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三、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征文活动

1、3月下旬,宣传发动各班级学生,以“与经典同行”为主题,写一篇学习传统经典感悟的作文。

2、4月中旬,学校各年级组织初赛、初评。各年级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4月23日前,学校评出3篇优秀作品上送教育局参加复评。

四、组织学生参加“与经典同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手抄报比赛活动。

活动时间:4月下旬——6月中旬。

4月下旬。宣传发动学生参加“与经典同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手抄报比赛活动;6月上旬作品评选,各班选出3—5优秀作品;6月中旬,举办优秀作品展览。

五、开展尊老爱老、孝敬父母活动。

活动时间:7月—10月

1、暑假期间,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我为父母来分忧”为主题的孝敬父母活动;体会“能温席,小黄香”的等典故的深刻含义。在9月,走访村委会,由村委会和群众推荐,寻找孝敬父母的好学生。

2、重阳敬老活动,让学生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敬老名句的深刻含义。重阳节期间,学校举行“尊老敬老”活动,组织学生到怀城镇敬老院进行系列的尊老敬老活动,如为老人打扫房间卫生、与老人谈心等活动,培养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思想,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

六、开展班级的“我与经典同行”的故事表演比赛

比赛时间:11月—12月。

1、11月初准备阶段,以经典名句与小故事结合,创新自编,进行表演。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初赛,每班选出一个优秀节目参加学校的复赛。

2、12月中旬进行复赛,挑选1—2个节目作为元旦文艺晚会的表演节目。

我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经典的要义;完善学生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和家校关系,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着力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提高人文素养,铸造健康人格。

中华传统教育活动方案篇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把传统文化带进校园,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丰富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市局下达的办出学校特色的指示,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我校从实际出发,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作为我校特色教学内容,并制定本期传统文化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体现传统文化的“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二、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式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针。

2、整体性原则:传统文化教学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学校实际,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3、特色性原则:创新学校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中挖掘新意,通过传统文化来领导新事物。用融合的手段为我校教书育人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整体思路

1、本期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春节、元宵、立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腊八节等十三个节日。

2、教学内容的具体设施如下:

a、我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具体由梁丽梅、莫海燕安排实施。

b、本期学习内容:采取各个节日由全体成员收集资料,集体研讨制成学案,然后再交学校领导审核后,制成册子,供每个老师教学时备用。为共享资源。

c、各任课老师要尽量写出每节课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学生写出心得,并由全体成员集中讨论,整理归纳,制成小册子,为共享资源。

3、校园传统文化建设

外墙以校报、橱窗、醒目标语为主。室内布置坚持传统文化精髓统一规划与个性化相结合。

具体内容如下:

a、室外传统文化建设布置

校门口右边橱窗一角设为传统文化内容专栏,教学大楼里张贴,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三字经》、《弟子规》,大幅字画。综合楼一楼楼梯间张贴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字画。二楼楼梯间张贴“继承传统文化内容”:陆游《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岳飞《满江红》。

b、每间教室外张贴一副有关传统文化知识字画。

c、各班教室学习园地给传统文化留一席之地。

4、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

a、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引导将知识理念化为行为规范。(利用校园广播,在早读课前十分钟、中午十分钟、下午放学后十分钟,播读中国传统节日相关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内容。

b、在十六周全校举行一次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总之,传统文化教学是一项周期长,是见效慢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时间和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让传统文化成为又一育人课堂的理念和做法,在老师们的通力合作下,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一定会成为我校办学耀眼的风景。

中华传统教育活动方案篇5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陶然小学决定在本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开展系列化、项目化、立体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教活动,使传统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中小学生(幼儿)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教育目标

——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铁岭和西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具有热爱家乡的情感,立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努力;——学习在当今生活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

五、主要内容

(一)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全面贯彻落实西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西教字[20xx]13号)基本要求,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构建诵读体系。本着不给学生和教师增加课业和工作负担的原则,各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制定诵读计划,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推进诵读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二是搭建诵读平台。深入开展“清泉源头读书活动”,以《中华经典诵读100篇》(西丰县教育局编辑)为蓝本,做到早课前诵读20分钟、课余时间自由诵读、每周1节的诵读课、每月召开1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三是深化诵读活动。利用文化经典的各种声像资料,将视频讲座带进校园;根据实际需求,把名家、请进来,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面对面的交流;广泛开展如“三字经诵唱会”、“弟子规引我行”等倡导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让学生感受文化、热爱经典。

(二)孝信雅行教育工程。

一是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以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幼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注意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其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

二是以雅为标,开展礼仪教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结合“三姿”培养与训练要求,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标准,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三是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逐渐改变“信任危机”的社会现状。

(三)艺体素养培育工程。

一是突显特色艺体教育。利用“体育、艺术2+1项目”和特色体育活动的有效平台,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在才能,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培育其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爱好,在提升其信心的基础上尽量让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平台展示多种才能。

二是“经典诵读”与大课间操活动相结合,融为一体。大课间操活动可适时展现师生共同诵读经典诗文的壮观场面,编排有特色的自编操。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在律动的音乐声和优美的动作中得到心灵的净化。

三是“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受到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是构建魅力艺体教学。加强艺体课程建设,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充分利用“二课”活动时间,通过开设阅读班、文学社、乐器培训班、书画班、体育特长班、舞蹈班等特色课程,安排专业艺体教师进行教学指导,使之逐渐形成规模,成为学校艺体教育的一个亮点。同时,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五是探索特色的艺体教育。在我校继续创设“扇跳绳、毽球、剪纸、书法、绘画、声乐、乒乓球”等活动,巩固“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的良好局面,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种”进学生的心坎里。

(四)校园品位创建工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校园、家庭阅读活动;利用宣传橱窗定期举办德育长廊、诗文图展、师生作品展;校园墙面张贴历代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文化符号,绿地与树木标牌、道路标识牌、印制《论语》等国学经典章句或自创箴言语录,做到“让每个景点培育人,让每条名言激励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等活动,促进形成“一校一品”的区域教育特色,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五)地域文化寻根工程。

一是对铁岭、西丰及本乡(镇)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文化进校园需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组织得力人员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进行课题研究,专题编写《魅力铁岭》、《西丰文史资料》等类似的校本教材,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将地方传统文化遗迹、艺术、传播媒介等资源有效整合,发挥其文化本源、活动载体、资源宝库的作用,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

二是将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改造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平岭村烈士陵园、少年宫、城子山、冰砬山等公共教育资源的活动力度,使其成为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校外实践基地。

三是传承弘扬铁岭人文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大力宣传“求实创新、崇文厚德、理性平和、追求卓越”的铁岭城市人文精神和“活力西丰、富庶西丰、生态西丰、幸福西丰”的“四力”西丰精神,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陶然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负责全校活动的协调、检查,定期组织各种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

(二)确定实施对象。全县公办和民办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含职高),均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全覆盖。

(三)强化队伍建设。由班主任教师(或其他爱好国学、有一定国学基础的教师)担任主力推手;注意整合班主任(团队辅导员)、艺术科教师等师资力量,组建切合本地、本校实际的适合国学教学的师资队伍;采用集中和常态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培训。

(四)健全管理机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内容,从学校(幼儿园)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德育科研、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团队活动、语文科教学等课程实施;充分考虑参与活动教师的工作量,其工作考核要与教师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选优、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并大力表彰在此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

(五)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和成效,充分发动师生和学生家长畅谈体会、感受和变化,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并把优秀稿件报送到《西丰教育》和《慧园》等杂志。

中华传统教育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及其风俗习惯。

2.懂得“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尊敬长辈、善待老人。

3.体验为老人过节的快乐。

材料准备

1.幼儿行为示范光盘。

2.环创材料“重阳节”。

3.背景音乐《常回家看看》。

导入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常回家看看》,引导幼儿欣赏。

引导语:小朋友,刚才的歌曲好听吗?(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画面中的内容是什么呢?(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感知理解

1.师幼谈话,引出重阳节,启发幼儿思考。

引导语: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所有老年人的节日!

2.教师说明重阳节的来历。

引导语:你们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小结:重阳节也称“老人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为驱逐瘟魔,拜仙人学艺。仙人告诉恒景九月九日那天,要带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就可以平安逃过劫难。因此,登高、插茱萸等就逐渐成为重阳节的一种风俗。

3.幼儿观看专题片“百岁老人”片段(老人们欢度晚年的情景)。

小结: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非常重视和关心老人,各地都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们小朋友要尊敬老人;老人过生日时,要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平时要多陪老人说说话......

4.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周围的老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扭秧歌、打腰鼓等。)

5.教师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在重阳节会和老人怎么度过。(给老人端饭、倒茶、按摩、送礼物等。)

小结:小朋友们的办法真好!希望小朋友们能让爷爷奶奶过一个幸福快乐的重阳节。

6.教师播放幼儿行为示范光盘,师幼共同欣赏视频资源“重阳节”。

引导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的吧!

7.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读本,欣赏画面,诵读儿歌,进一步加深理解。

中华传统教育活动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风土人情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创意

(一)开发校本课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风土人情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古城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目标

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总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古城的风土人情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古城浚县: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镇城。从而增强古城后人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具体目标有:

1、了解水乡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丰富的水乡文化,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家乡风俗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批判地继承古城民俗的优良传统,体现立志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3、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意识,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厚,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

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四、校本课程研究内容和范围

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主要指千年古城——包括独特的家乡风光,幽静的自然环境;也包括淳朴的民风,底蕴深厚的文化。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主要内容具体是:

第一类环境文化

(一)民间艺术-----杨纪屯的泥咕咕

(二)人间社火-----主要有杂戏、杂耍、武术表演。

(三)名胜古迹——文治阁、升仙塔、天宁寺等。

第二类民俗文化

(一)概述——地理环境、名优特产。

(二)历史故事——隋末李密。

(三)风俗习惯——祭神、祭祖、婚嫁等。

(四)古庙会——庙会习俗、庙会上的拴娃娃、庙会音乐

第三类传承文化

(一)泥塑艺术——泥塑制作的过程、怎样制作成泥塑的技艺以及制作的技巧。

第四类生态文化

(一)关注环境、关注环保——针对身边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班队活动、黑板报、知识竞赛、社区活动等)。

(二)关注古城旅游事业——由学校少先队带领“雏鹰导游团”同学,利用节假日为游客做小向导;积极发动学生为古镇旅游出谋划策。

五、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古城浚县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1、教师开发课程的过程

(1)认真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资料,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

(2)收集有关古城浚县文化方面的资料:古城自然环境、古城的名胜古迹、古城丰厚的文化、古城的人文风情、古城风俗习惯。

(3)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题——“古城的风土人情”。古城的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编写教材时我们一是将用学生的习作来介绍古城,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二是我们充分利用古城的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在教材编写时融入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如摄影、小导游、环保小卫士等。教材使用对象:中学。

2、学生开发课程的过程

(1)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宣传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对古城风土人情有初步的认识。

(2)发动学生收集有关古城文化方面的资料,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理。

(3)成立学校研究杨桥古城文化活动兴趣小组,将古城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范围。

(二)课程的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2、成立编委会。

古城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走进古城—浚县》

3、课程开发的规划

①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

②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③使用编写的教材,并征集意见。

④完善、修改校本教材,并正式定稿。

4、制定计划,确保课时。

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将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了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每2周安排一课时,时间确定在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要求课程活动与班队活动相结合,由班主任老师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

5、探索课程评价机制。

(1)教师评价 。

评价内容:

①对教师的备课笔记、教学研究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②对教师实施过程的中动态生成性资源及其创新行为进行激励评价。

③对教师完成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办法

①教师自我评价。

②学生民主测评。

(2)学生的评价

评价内容:

①学生参与活动。

②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况。

③情感体验情况。

④获得成果的情况,包括收集信息的数量、质量、创造性成果。

评价办法:

①学生自评互评。

②教师对学生评价,采用书面知识和实践活动成果相结合。

③家长助评,采用“家长助评表”,让学生家长根据各项内容对子女各方面表现进行星级评定,最后对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意见。

六、课程开发的初步成效和发展预想

1、构建校本课程。在充分挖掘古城资源基础上,学校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大胆实践、探索,以“环境文化、民俗文化、传承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基本形成,并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实施内容和评价方法。

2、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以“传承优秀古城文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四位教师都参与了古城文化教育活动方案教材的编写任务,每位教师都承担了方案实践指导任务,“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形成,教师的指导能力也在朝科学化方向发展。

3、开阔学生视野,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的活动带来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

1、它充分引导学生

与社会、社区接触,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各种能力也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每逢节假日,小导游们活跃在古城的景点、街头,带领游客领略水乡的风貌神韵。他们用真诚的态度、生动的语言骄傲地向游客介绍古镇的景点和风土人情,述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2、小记者的作品也充分展示了古城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

3、同时学校也准备出版了全部由学生作品汇集的《走进古城—浚县》一书。学校“小记者”、“小导游”队伍的发展,更是增强了宣传的古城文化的力度。

4、发展预想:规范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把校本课程融入办学目标和工作思路,要让

我们的校本课程能成为学校的亮点、品牌,得到学校每个人,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赞赏,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我们必须得规范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在“古城风土人情”上做足文章,让它能健康有序地成长。同时我们也期望得到各界、各部门更多的重视扶持,以求得更多的“古城人”共同关注我们的家园——古城的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校本课程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立足于反映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道路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方案8篇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方案5篇

小学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5篇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5篇

2023年幼儿园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5篇

2023年幼儿园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8篇

2023年红色教育活动方案6篇

2023年主题教育活动方案6篇

2023红色教育活动方案6篇

幼儿园师德教育月活动方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724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