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月总结的书写都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大多数人都明白及时记录月总结,能有力推进后续工作,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法治文化月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法治文化月总结篇1
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五五普法启动之年和实施法治建设的重要之年。今年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法委、综治委的关心指导下,我镇扎实开展普法依法治镇工作,一以贯之地实施“依法行政、依法治镇”基本方略,以“五五”普法启动为契机,以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目的,大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通过不懈努力,我镇的各项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镇的三个文明建设。现将我镇“法治大仪”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关心重视,为法治大仪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大仪”建设工作,把它作为普法依法治镇工作的拓展和延伸。6月20日,全市“法治仪征”工作推进会召开后,我镇立即行动,及时贯彻会议精神,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创建工作,提出了创建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政法委书记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大仪”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各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为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镇党委还将“法治大仪”建设工作纳入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党政综合考核一项硬指标,并大幅提高分值比例。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经费落实到位。镇党委、政府将普法教育经费按0.5元/人的标准列入镇年度财政预算并及时划拨,足额到位,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大仪”建设办公经费的落实,为硬件“六个一”配备达标,软件“六个一”资料齐全,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确保职能发挥到位。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促创建,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促进职能作用的发挥。制定了“法治大仪”建设工作规划,出台了《2020年“法治大仪”建设工作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改进执政方式等八个方面进行总体筹划。印发了《大仪镇“法治仪征”建设任务分解表》,将七大类49项工作任务,分解到22个部门和单位,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的创建氛围。
二、推进依法执政,狠抓“法治大仪”建设关键环节
依法执政是“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法治大仪建设的关键和着力点,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执政理念。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决策机制。镇党委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健全,对党委的重点问题、政府的难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重大事项,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进行决策前合法性论证,并集体讨论决定,杜绝长官意志、个人意愿专武独断。今年来,无一起因决策失误或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
二是坚持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建立了干部任前公示、党员发展公示制度等,除涉及党的机密不适宜公开和党员持有较大异议暂缓公开外,一律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
三是坚持督察整改,提升创建水平。今年,镇人大组织对派出所、交警中队的法治建设工作进行视察。对教育、工商、卫生等部门地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执法监督,排查在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建设性的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到位,有效地促进了我镇法治建设工作水平。市政协委员、市镇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办结率为100%,满意率达95%以上。
四是强化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执政。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依法行政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现代法治政府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指出,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做到政府管理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行政效率;才能全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职责,做到尽职尽责;才能做到执法利民、为民,实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一)、依法落实行政执法制度。一是实行行政执法报告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如派出所、司法所、交警中队、城建监察中队等每季度向镇政府汇报依法行政工作。今年7月,镇政府向人大主席团报告上半年的依法行政情况,镇人大对提出建设性合理化建设,下达了整改意见,镇政府根据整改意见,制定了整改方案,狠抓措施的落实,并及时汇报整改情况。二是落实执法资格制度。一方面,要求从事执法工作的一定要具备执法资(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格,另一方面,镇政府及各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法作出决定,今年来,未发生一起不作为或越权行政的情况。三是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依法界定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四是落实行政执法队伍学习制度。制定了执法队伍教育培训方案,加强培训和管理,定期开展学教活动,有效提高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政务公开制度化、经常化。按照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要求,我们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政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利用固定的公开栏,于今年1月、3月、8月按期刷新公开内容。
(三)开展专项整改,解决群众热点问题。在“法治大仪”创建中,我们排查出群众关心的朱桥河清淤、大巷社区道路修建、集镇自来水主管道改造以及农桥改造等问题。通过调查,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落实到位,群众对此较为满意。此外,对于市政府公开电话交办的事项,镇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及时办理,我们还积极主动地与当事人联系,并迅速形成办理回复意见。
(四)规范执法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群众关心的土地整理,以及教育、工商等收费进一步进行规范,长期公开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严格按照省土地征用规定和房屋拆迁的有关法规执行,做到发展经济和维护稳定同步前进;严格执行我镇企业改制改组制度,杜绝后遗症。今年来,未发生一起违法违规收费情况,未发生民诉官案件,也未发生一起因违规操作因发的群体性事件。
四、深化公正司法,力促社会和谐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公正司法是为民服务的体现,也是我们一项长期的目标。今年来,我镇始终以政法队伍建设为先导,打造一支执法为民的政法队伍;以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手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以完善规范化执法工作机制为抓手,健全执法责任分解、执法质量和效率考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深化司法公正,促使各类主体获得平等司法保护;依法全面推行办案办事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收费事项、监督措施等应当公开的全部公开,使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今年来,全镇未发生一起执法不公正、不规范和不作为、不文明的情况,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及其执法工作满意度达95%,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公民法律素质
学法才能懂法,知法才能守法。建设法治社会,法制宣传教育是根本。今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法制宣传教育。
(一)有效落实“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镇“五五”普法规划以及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意见,在巩固“四五”普法成果的基础上,对启动、实施到验收都进行了细化分解,对经费保障作了严格的要求,以此提升我镇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运行质态。
(二)狠抓重点对象的学法。一是狠抓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和学法计划,做到“四个一”:即有一份学习计划、有一套学习资料、有一本学法登记证、有一个学法考试合格证。副乡级以上干部每人还要求有一本学法笔记本,每年不少于两篇学法心得体会。今年九月,我们组织镇公职人员进行一次《公务员法》学习及考试,培训率、合格率均达98%以上。二是狠抓青少年在校生学法。全镇四所中心学校、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都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确保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今年暑假前夕,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到学校了解学生遵纪守法情况,有针对性地举办法制讲座,受教育人数达4000余人次。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近400人次接受法制教育。今年来,我镇未发生一起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三是狠抓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学法。健全完善了企业经管人员学法和个体工商户制度,排定年度学法计划,使他们熟悉市场竞争规则,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今年我们组织了企业经管人员学习了《公司法》,大仪工商分局还组织他们进行了一次法律法规考试。四是狠抓流动人口学法。镇派出所克服这部分人员流动性大、难以集中的不利因素,利用节假日组织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和《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五是抓好村(居)民学法活动。继续推行村(居)学法骨干制度和学法中心户制度,大张旗鼓地进行“法治大仪”宣传活动,坚持送法到村组田头。
(三)多措并举,普法阵地建设到位。各村(社区)均设立了法制宣传栏,刷固定性宣传标语,镇文广中心采取悬挂横幅、打电视字幕、播放法制专题片等形式,积极营造浓烈的法治创建舆论氛围。
通过强有力的普法宣传教育,我镇公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今年来无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各类矛盾不出镇即已化解。
六、齐头并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我镇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做好法治建设工作,结合自身部门、岗位特点,多形式地开展创建活动。一是深入开展“村民自治模范镇(村)”和“民主法治示范镇(村)”创建活动,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权力,促进乡镇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全镇18个行政村全部申报创建,并于10月20日接受了扬州市、仪征市考核组的验收,获得好评。二是镇工会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全镇能够组建工会的企业全部建会,建会率100%,建会企业都健全了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今年,我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全市专题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镇工会还与镇劳动保障所一道,对企业工资兑现、福利待遇、五类保险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有效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出台了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优待政策,明确规定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在劳动保险、计划生育、工资待遇、就业培训、子女入学方面与本地人享有平等权利。四是建立完善了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调整了镇安委会成员,安全生产工作长抓不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今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五是加强市场管理,保护合法权益。大仪工商分局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窝点,今年全镇境内未发生一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和销售伪劣商品案件。
各位领导!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普法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法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法治建设工作力度,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好各项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推动我镇法治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建设新大仪,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法治文化月总结篇2
一、强化组织引领,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今年以来,我市在去年的组织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加强联动,努力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1.统筹谋划,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完善了我市基层行活动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肖铁军同志任组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邹根荪同志任副组长,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李绍鸿同志和市司法局、团市委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法学会秘书长毛志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进一步健全了协调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为基层行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密切沟通,构建部门协作机制。按照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部署要求,市法学会、市司法局、团市委相互协作,共同配合,把法治文化基层行作为发挥法学资源与人才优势以及服务法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市委政法委将基层行活动纳入了全市政法综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市司法局把基层行活动纳入全市七五普法规划工作布局并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共青团新余市委员会将基层行活动纳入全市中小学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重要普法项目。
3.重心下移,构建上下联动机制。市法学会通过定期调度、通报、实地调研、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基层行的督促指导,及时掌握各区县法学会基层行开展情况。同时,把法治文化基层行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区县法学会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考核力度,运用考核指挥棒调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活动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二、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活动
新余市严格按照法治文化基层行方案的要求,以法治讲座、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截止11月5日,全市共有3730余名普法志愿者参与其中,举办法治讲座1132场,开展各类普法宣传1396场次,提供法律服务832次,普法受众对象达到45.6万余人次,共发放宣传材料28.3万多份,有力地推动了法治新余建设。
1.举办法治讲座:市法学会相关成员单位积极组织本单位的青年普法志愿者,赴基层开展法治讲座,增强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新余市检察院召集17位青年女检察官组成了新余检察检花团队,活跃于新余各中小学、社区、乡村,致力于开展未成年人普法护航工作,该团队今年共为7569名儿童和家长开展法律宣讲102场,今年7月检花夏添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法治进校园全国宣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市司法局组织渝水区司法局和袁河经济开发区综治办的普法志愿者,于9月11日深入袁河经济开发区的重点企业瀚德科技、永利带钢厂的厂区内,为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宣讲了《安全生产法》,同时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现场教学,落实各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市城市管理局于9月组织全市90多家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开展《民法典》宣讲会,重点讲授了《民法典》中关于业主表决权、维修基金、公共受益、车位归属、物业公司和业主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增强了物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2.开展普法宣传:我市各地各单位深入推进普法宣传五进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结合今年特殊时期的疫情防控工作,各单位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市住建局制定了《新余市建筑行业管理文件选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手册》和《企业复工复产新冠状肺炎防控知识》,分发到各建筑企业和开发企业,督促其依法经营,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市司法局加强涉疫情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立足群众关注热点,汇编了《新冠肺炎防控法律实务问答》1万本,发放给广大群众,引导群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配合做好防控工作。市妇联组织全市的3600余名渝钤村嫂和农村妇女法律明白人,采取张贴标语、告示书、发放宣传单、移动广播、微信群、电子显示屏、电话告知等多种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为全市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巾帼力量。市自然资源局于4月22日第51个世界地球日,在分宜县金豪财富广场开展第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悬挂主题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现场向群众宣传了保护地球环境、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普法、地质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等知识,引导人民群众珍惜地球资源,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3.提供法律服务:江西三江合律师事务所骨干律师会员与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联合成立了面向全市非公企业的律师志愿服务团,通过建立微信咨询群、电话联系等线上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无处咨询、无地咨询等问题,让企业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法律咨询服务,积极助力民营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热点法律问题——你问我答》宣传手册,手册包含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内部相关法律问答和企业对外潜在风险法律问答,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渝水区法学会探索推行八上门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即:上门宣传政策法规,上门收集民情民意,上门解决群众困难,上门调解矛盾纠纷,上门指导生产生活,上门赠送信息资料,上门开展志愿服务,上门倡导移风易俗。770个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直接联系帮扶群众11000余户,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倾听群众诉求,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受理和化解矛盾,为群众代办事项23000余件次,打通基层矛盾化解最后一公里。
三、不断探索创新,增强活动实效
市法学会在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积极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平台,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基层行活动实效。
1.积极利用新媒体宣传法律知识。市法学会以平安新余公众号为载体,开辟了专题栏目一起学《民法典》,目前已经编发了7期栏目,涉及到婚姻、买房、买车、侵权责任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法律知识,获得了网友的好评。国家统计局新余调查队以微信、qq等沟通软件为交流平台,利用其调查网络资源,将《新冠肺炎防控法律实务问答》(企业篇)发送给ppi、cpi、pmi调查企业共120余家,为企业普及疫情防控所涉及的各项法律知识,普法效果获得了企业的认可和肯定。
2.积极拓宽普法宣传的形式。为宣传民法典,市法院组成了民法典宣讲团,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巡回宣讲,让各位法官化身为表演艺术家,将民法典中的重点知识通过快板、小品、歌唱、情景剧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展现给群众,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截止目前,该宣传活动已经覆盖了18个乡镇,受众达2000余人,赠送书籍190余册。市普法办举办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向广大群众征集相关书画、视频作品报送至省普法办,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美术作品《疫情不退我不退》、《疫情防控进社区》获得了全省美术类一等奖,书法作品《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获得了全省书法类三等奖,视频作品《我们不退》获得微视频微动漫类全省三等奖。多种形式的宣传丰富了法治文化基层行的普法内容,获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3.积极利用各类平台提升宣传效能。市税务局利用其承办的新余市仙女湖夜话(税务专场)沙龙活动,于5月12日晚在仙女湖经济园座谈会,现场宣传复工复产期间给予企业的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为参会企业答疑解惑,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复产扩能,赢得了参会企业代表的一致好评。全市共举办仙女湖夜话、百丈峰会、钤心夜话等主题活动73场,为668家企业提供了相关服务。市公安局先后建成西湖小学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新余市禁毒教育基地、分宜县禁毒教育基地、渝水区禁毒教育基地,利用这些教育基地的硬件设施平台,通过声、光、电、影和游戏互动体验等多种高科技,从禁毒历史、毒情现状、毒品知识、毒品危害、防范制毒、缉毒案例到如何防毒拒毒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生动展示,受教人数6000余人次,打造成全民禁毒教育生动课堂。
法治文化月总结篇3
无锡市法学会根据中国法学会《关于2016年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通知》要求,于今年5月中旬就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即时报送省法学会。(见无锡市法学会2016年青年普法活动一览表)。目前,我市青年普法活动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市司法局(市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开展的法治文化嘉年华活动中的“六个一”活动有三项已经完成,“法治惠民”、“法律下乡”和法制电影“五进”活动正在进行之中;市关工委开展的法制教育进学校目前已授课27场次,共 9713人次;市中级法院与无锡电视台联合开办的“法庭聚焦”和“庭审在线”青少年普法栏目已各播出了32期,收视率持续升高;市检察院与市校管中心联合举办的“法在你身边”青少年暑期法制宣传已如期完成,社会效果良好。下面选择部分活动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司法行政暑期青少年“三位一体”普法活动精彩纷呈
2016年暑假期间,无锡市司法局在全市组织开展“学法律 强素质 共筑中国梦”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效促进了青少年法治意识的提升。
一是全面开展在校生暑期法制教育。各市(县)区利用结业式、返校日等组织辖区内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等专职人员到所在学校为青少年学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 500余场次,讲座以暑期出行交通安全、远离黄赌毒、网络安全自护等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内容为重点,引导在校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大力拓展家庭普法教育渠道。通过家校通、qq群、微博、微信等平台,向家长发送普法短信、公益提示等实用信息,宣传法律法规、未成年人自护常识和法制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提高自身法制观念,重视对孩子的法制教育。
三是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各市(县)区因地制宜,组织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广泛发动青年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宜兴市司法局联合市教育局、关工委、团市委等部门,向广大青少年发放《宜兴普法—青少年法制教育专刊》,组织青少年阅读一本法律书籍,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江阴市、崇安区司法局组织青少年参观消防中队、交警队、民防科普馆等法制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实地体验,增强教育功效;锡山区、南长区普法办组织青少年集中观看法制电影,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寓学于乐;惠山区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守法标语征集活动,并将法制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组织辖区学生学模范、诵经典、讲故事、谈感悟,进一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滨湖区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法治吴歌传承工作室,学唱法治吴歌,使青少年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北塘区教育局联合无锡市地税局组织开展“阿福小税官”网上答题知识竞赛,吸引了全区1500名青少年参与比赛;新区普法办会同多部门举办“准大学生”暑期法治夏令营,开展青少年“法治剪纸”、 “法制豆粘画”比赛等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活动,受到辖区青少年热烈欢迎和踊跃参与。
二、检察机关普法互动形式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活动效果明显
1、南长检察院组织南长实验中学200余名学生在市图书馆观摩由该院提起公诉的黄某、袁某贩卖毒品案的公开庭审,为青少年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法制课。庭审开始前,该院还播放了一段长达20分钟的禁毒动漫影片,浅显易懂、活泼生动的内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毒品的危害、毒贩分子的狡猾险恶。庭审结束后,公诉人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鲜活案例让学生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和守法的必要性,表示一定要遵纪守法,远离毒品,远离犯罪,走好人生每一步。
2、崇安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吴海研通过广播节目接受访谈并与广播听众和网友互动。在“青春红绿灯”版块中,围绕公众关心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结合刑事诉讼法精神和内容,对未成人刑事检察工作作了全面介绍。通过对该院办理的典型案例的解读,向听众和网友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有关法律知识,介绍了该院深入开展的 “守护彩虹——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公益行动”。数百名听众和网友通过热线、平台与检察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3、滨湖检察院未检科干警携手江南大学青少年关爱使者,对该院办理的两名涉嫌抢劫罪的未成年人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帮教活动。未检干警围绕未成年人常见犯罪类型编写了法律常识读物,设计了配套的知识问答习题集,帮助涉罪未成年人了解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关爱使者与两名未成年人促膝谈心,重点讲解了抢劫罪的法律规定及社会危害性,并告诫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两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并表示参加一系列帮教活动后,社会的关爱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检察机关青少年维权活动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近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来锡考察,专门听取了江阴市检察院和南长区检察院关于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专题汇报。汪鸿雁书记对无锡青少年权益工作做出的探索和成绩予于充分肯定,还专门就无锡检察机关的青少年维权工作做了点评和具体指导。她指出,无锡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工作,并加强了和团委等部门的合作,积极将检察职能向前延伸、向后延伸,创新工作形式,丰富工作内涵,全方位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再犯罪预防等工作,更好地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无锡新区机关部门联动,群起普法有气势
为了增强广大市民的法律意识,无锡新区21个机关部门联动,五彩缤纷的法制宣传活动,赢得万人瞩目。今年三月以来,无锡新区接连开展了“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主题的“环境宣传月”、“尚德守法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主题的“安全生产宣传月”、“发挥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主题的“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法润新区•护航青奥•你我同行”主题的“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的“禁毒宣传月”等6大主题活动。全区各街道、各功能园区纷纷响应,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积极参与,青少年普法活动如同一台台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文艺演出,使夏暑的新区热火朝天,使新区的人们饱尝普法大餐。
硕放街道文化广场法制文艺晚会现场人山人海,主题活动有声势;各部门出人、出钱、出力,拉横幅、竖展板、搭舞台、发资料、忙解答,部门联动有气势;活动现场如同剧场,场景壮观、生机勃勃;活动开展如同集市,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规模大、声势大、影响大。
青少年普法活动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全区115个村(社区)举办267场广场宣传咨询活动,14万人流连往返;186场法制讲座,5万余居民潜心听讲。在硕放街道文化广场举办法制文艺晚会,3000余观众将演出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一期环境管理知识培训班,353家企业负责人无一缺席。6月12日开展的送法进寺庙活动中,统战部、民族宗教局等7部门的普法志愿者来到新安街道净慧寺,全寺僧侣及信教群众一下子就聚拢过来,与志愿者频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历时2个小时的普法宣传,不仅无一僧侣离场,而且赢得一片赞誉。
普法效果接地气,活动内容贴民生。青年普法志愿者与群众打成一片,热心公益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如何正当维权”法制讲座、《生态漫游记——可可在新区》环保动画片放映、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竞赛、“争当守法好市民”承诺签名等一系列活动,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强。普法宣传资料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各类展板图文并茂,以案说法,发人深醒。村(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等普法重点对象,无不受教育、受启发、受警醒。在江溪街道万裕苑市民广场举行“生态文明进社区”广场活动,不仅小区居民闻风而动,就连附近正在施工的工人也成群结队来“赶场子”,宣传、建设、环保、城管、安监、公安、司法、交通、质监、消防、交警等10多个部门准备的3万多份宣传资料、宣传品被“争抢一空”。群众反映无锡新区开展的普法宣传6大主题活动形式新,吸引人,取得了法治效果、社会效果双丰收。
法治文化月总结篇4
年,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指标任务分解清单》,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总目标,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完善政府依法行政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现将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成立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
(二)持续聘请律师为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合同审查、执法监管等事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提升文旅系统各部门依法履职尽责能力,有效提高文旅行业法律风险管控水平。
(三)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到执法一线,切实排查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动真碰硬,督促整改到位。
(四)确保经费落实到位。将法治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文旅领域普法和法治建设经费的落实。
二、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一)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结合文旅市场监管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文旅局行政执法公示办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修订制作执法流程图,明确执法程序、时限,并在执法活动期间严格贯彻执行。建立听证、集体讨论、合法性审查、过错责任追究、乡呼县应等相关的监管机制制度。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先进的执法记录仪、执法证据存储设备4套,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供基础保障。
(二)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程序。严格要求执法人员严格执行2人以上执法规定,在执法过程中主动出示执法证件,文明执法。
(三)开展案卷评查活动。规范执法文书使用和归档,确立了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实现了在作出重大执法前均进行法制审核,执行率达100%。积极参与执法案卷评查评优工作,获得全县执法部门案卷评查第四名。
(四)向社会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及时受理,要求执法人员在半小时内必须到达现场予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本年度共接到9个举报电话,涉及网吧、图书、旅游等领域,已经全部给予举报人回复。
(五)贯彻罚缴分离制度。所有行政处罚涉及罚款内容的,被处罚对象可以到任何银行缴纳罚款,严格做到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一)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文旅融合以来,依法修订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合理确定了抽查比例和次数,开展随机抽查。通过省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随机产生执法人员、抽查对象,严格按照“三项制度”要求,开展执法检查。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及时移送相关部门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将抽查情况和抽查结果及时归集到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并在县政府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020年在省双随机监管平台,共开展部门联合行动4次,涉及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出版物、艺术品等市场领域,部门联合共抽查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14家,通过双随机检查、联合执法,提高了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精准性和简约性,有效避免选择性执法,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执法扰民。
(二)安装“执法”手机app。为提高行政执法案件立案率,优化执法程序,杜绝执法随意性,配备执法终端,安装“执法”手机app。16名一线执法人员全部安装完成了“执法”手机app,通过对执法人员集中培训,已经能够利用手机端进行执法立案,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执法工作效率。
(三)加强文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文旅市场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制定并下发文旅市场红黑名单管理办法,与文旅市场企业负责人签订《文化市场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70份。
(四)坚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始终将政务信息公开作为重要抓手,按要求将行政处罚的执法决定信息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之内在县政府网站专栏予以公开。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行使。共公开行政处罚案件5件,未发生一例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
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一)以案施训开展面对面普法宣传,开展生动有效的普法实践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面向管理服务对象,开展法治宣传、安全生产和市场管理培训等活动,按照市场监管对象类别,分别召开了网吧、娱乐场所、旅游等领域的培训会6次,通过现身说法,广泛开展宣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和考查。常年利用领导干部在线学习教育平台、无纸化学法用法平台、学习强国平台,督促所有工作人员自觉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坚持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把法制讲座与加强法律知识的自我学习相结合,利用机关各类会议前碎片时间进行学法。开展法律知识考试工作,落实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目前,学法注册人员53人,已基本完成全年40学时,80学分的学习任务,线上普法考试通过率100%。领导干部按照八个一的内容,开展了一次法治调研、每人一本学法笔记,每人撰写了一篇法治调研报告、开展了一次法治讲课。
(三)开展宣传活动,提高法治意识。普法宣传重在宣传普及,文旅局积极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3·18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日”、“4·26知识产权宣传日”、“12·4宪法宣传日”等一系列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为弘扬宪法精神,提高商家法律意识,文旅综合执法大队走进企业向监管对象普及宪法和文旅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共现场组织宣讲8场次,制作法治宣传展板(栏)10块次、宣传资料2000余份、标语18条次,有效的普及了法律知识、宣传了诚信经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使营商环境更加和谐,政民关系更为融洽。
(五)开展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为主题的书法交流会。书法爱好者们选取宪法和民法典宣传语为主要书写内容,大家在浓郁的氛围中挥毫泼墨。活动参与者共有45人,书法作品总计105幅。寓教于乐的书法创作极大丰富了法律宣传的形式,拓展了法律宣传的途径。参与此次活动的书法爱好者可以在书写中感受法律的神圣,从而增强对法律的崇敬感,涵养法律精神。
五、存在的问题
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面对网络视听、网络表演等新兴市场,缺少深入研究,缺少专业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还有待大力推进等。
六、2021年工作思路及要点
(一)加强学习,提升案件办理水平。以推进说理式执法文书为抓手,注重法律文书制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认真落实自由裁量基准和减免情形,继续规范案件审批、办理流程;通过“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学习”的方式,开展全员培训,提升网络文化市场办案能力;同时召开文旅市场重点行业法制宣传培训专题会议,传达法制宣传工作最新要求,进一步规范文旅市场经营秩序。
(二)走进文旅企业,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职责。要将普法工作与日常执法相结合,将普法宣传与执法办案相结合,把普法宣传教育渗透到执法办案全过程,通过文明执法促进深度普法,通过广泛普法,做到文明执法,加强对行业经营者、从业人员等行业法规普法宣传,增强守法经营意识。
法治文化月总结篇5
一、强化组织引领,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今年以来,我市在去年的组织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加强联动,努力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1.统筹谋划,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完善了我市基层行活动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肖铁军同志任组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邹根荪同志任副组长,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李绍鸿同志和市司法局、团市委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法学会秘书长毛志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进一步健全了协调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为基层行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密切沟通,构建部门协作机制。按照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部署要求,市法学会、市司法局、团市委相互协作,共同配合,把法治文化基层行作为发挥法学资源与人才优势以及服务法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市委政法委将基层行活动纳入了全市政法综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市司法局把基层行活动纳入全市七五普法规划工作布局并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共青团新余市委员会将基层行活动纳入全市中小学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重要普法项目。
3.重心下移,构建上下联动机制。市法学会通过定期调度、通报、实地调研、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基层行的督促指导,及时掌握各区县法学会基层行开展情况。同时,把法治文化基层行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区县法学会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考核力度,运用考核指挥棒调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活动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二、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活动
新余市严格按照法治文化基层行方案的要求,以法治讲座、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截止11月5日,全市共有3730余名普法志愿者参与其中,举办法治讲座1132场,开展各类普法宣传1396场次,提供法律服务832次,普法受众对象达到45.6万余人次,共发放宣传材料28.3万多份,有力地推动了法治新余建设。
1.举办法治讲座:市法学会相关成员单位积极组织本单位的青年普法志愿者,赴基层开展法治讲座,增强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新余市检察院召集17位青年女检察官组成了新余检察检花团队,活跃于新余各中小学、社区、乡村,致力于开展未成年人普法护航工作,该团队今年共为7569名儿童和家长开展法律宣讲102场,今年7月检花夏添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法治进校园全国宣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市司法局组织渝水区司法局和袁河经济开发区综治办的普法志愿者,于9月11日深入袁河经济开发区的重点企业瀚德科技、永利带钢厂的厂区内,为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宣讲了《安全生产法》,同时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现场教学,落实各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市城市管理局于9月组织全市90多家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开展《民法典》宣讲会,重点讲授了《民法典》中关于业主表决权、维修基金、公共受益、车位归属、物业公司和业主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增强了物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2.开展普法宣传:我市各地各单位深入推进普法宣传五进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结合今年特殊时期的疫情防控工作,各单位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市住建局制定了《新余市建筑行业管理文件选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手册》和《企业复工复产新冠状肺炎防控知识》,分发到各建筑企业和开发企业,督促其依法经营,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市司法局加强涉疫情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立足群众关注热点,汇编了《新冠肺炎防控法律实务问答》1万本,发放给广大群众,引导群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配合做好防控工作。市妇联组织全市的3600余名渝钤村嫂和农村妇女法律明白人,采取张贴标语、告示书、发放宣传单、移动广播、微信群、电子显示屏、电话告知等多种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为全市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巾帼力量。市自然资源局于4月22日第51个世界地球日,在分宜县金豪财富广场开展第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悬挂主题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现场向群众宣传了保护地球环境、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普法、地质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等知识,引导人民群众珍惜地球资源,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3.提供法律服务:江西三江合律师事务所骨干律师会员与市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联合成立了面向全市非公企业的律师志愿服务团,通过建立微信咨询群、电话联系等线上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无处咨询、无地咨询等问题,让企业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法律咨询服务,积极助力民营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热点法律问题——你问我答》宣传手册,手册包含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内部相关法律问答和企业对外潜在风险法律问答,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渝水区法学会探索推行八上门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即:上门宣传政策法规,上门收集民情民意,上门解决群众困难,上门调解矛盾纠纷,上门指导生产生活,上门赠送信息资料,上门开展志愿服务,上门倡导移风易俗。770个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直接联系帮扶群众11000余户,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倾听群众诉求,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受理和化解矛盾,为群众代办事项23000余件次,打通基层矛盾化解最后一公里。
三、不断探索创新,增强活动实效
市法学会在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积极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平台,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基层行活动实效。
1.积极利用新媒体宣传法律知识。市法学会以平安新余公众号为载体,开辟了专题栏目一起学《民法典》,目前已经编发了7期栏目,涉及到婚姻、买房、买车、侵权责任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法律知识,获得了网友的好评。国家统计局新余调查队以微信、qq等沟通软件为交流平台,利用其调查网络资源,将《新冠肺炎防控法律实务问答》(企业篇)发送给ppi、cpi、pmi调查企业共120余家,为企业普及疫情防控所涉及的各项法律知识,普法效果获得了企业的认可和肯定。
2.积极拓宽普法宣传的形式。为宣传民法典,市法院组成了民法典宣讲团,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巡回宣讲,让各位法官化身为表演艺术家,将民法典中的重点知识通过快板、小品、歌唱、情景剧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展现给群众,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截止目前,该宣传活动已经覆盖了18个乡镇,受众达2000余人,赠送书籍190余册。市普法办举办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向广大群众征集相关书画、视频作品报送至省普法办,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美术作品《疫情不退我不退》、《疫情防控进社区》获得了全省美术类一等奖,书法作品《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获得了全省书法类三等奖,视频作品《我们不退》获得微视频微动漫类全省三等奖。多种形式的宣传丰富了法治文化基层行的普法内容,获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3.积极利用各类平台提升宣传效能。市税务局利用其承办的新余市仙女湖夜话(税务专场)沙龙活动,于5月12日晚在仙女湖经济园座谈会,现场宣传复工复产期间给予企业的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为参会企业答疑解惑,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复产扩能,赢得了参会企业代表的一致好评。全市共举办仙女湖夜话、百丈峰会、钤心夜话等主题活动73场,为668家企业提供了相关服务。市公安局先后建成西湖小学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新余市禁毒教育基地、分宜县禁毒教育基地、渝水区禁毒教育基地,利用这些教育基地的硬件设施平台,通过声、光、电、影和游戏互动体验等多种高科技,从禁毒历史、毒情现状、毒品知识、毒品危害、防范制毒、缉毒案例到如何防毒拒毒等多个环节进行了生动展示,受教人数6000余人次,打造成全民禁毒教育生动课堂。
:
法治文化月总结篇6
按照州、市法治建设相关文件要求,今年我局结合行业实际,积极开展法治建设工作,为促进卫生计生系统依法管理、依法执业、依法行医和依法治院,建设法治,推进依法治市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就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局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调整充实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市属各卫生计生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强化领导干部及职工的法治教育。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及职工法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干部职工会前学法制度,提高依法管理事务能力,依法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今年我局抽派4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州级行政执法培训,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三是以“法律进医院”工作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法律进医院”活动,加强医务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广大医务人员结合本职工作,通过法治讲座、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宪法修正案、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依法执业,依法行医。
四是加强计生人员法治教育培训。我局对全市14个乡镇的计生助理员进行了专项培训,重点学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国家计生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了计生人员的法律意识。
五是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促进卫生计生系统各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推进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市卫计局与信守律师事务所签订了法律顾问聘任合同,聘请了1名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律师的法律服务作用,运用法律方式帮助卫计系统解决实际难题。
三、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通过设置固定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标语牌、led电子屏幕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遵纪守法观念,营造人人学法,人人守法,人人用法的良好氛围。
四、积极开展卫生计生法治宣传活动
我局充分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等节点,通过现场咨询、印发卫生计生法治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计生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卫生计生法律意识和健康防病意识。今年共开展宣传活动3次,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咨询120余人次。
五、加大医疗机构监管力度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市卫生计生执法监督大队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对辖区内的35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状况和人员资质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并对各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执业、依法执业进行了培训,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根据卫生行业特点,为妥善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局结合实际健全了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患双方沟通进一步加强。
二是建立完善并落实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并落实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引导医患双方当事人依据事实和法律调处院内医疗纠纷,并及时将调处情况报市卫计局医患纠纷预防调处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我系统无医疗纠纷发生。
三是加强单位内部安全保卫,今年我系统无刑事治安事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是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网格化管理,全市共设置8个网点,网格员动态收集管理情况并及时向综治办报告,以维护社会稳定。
七、严把卫计行政许可关
我局依法开展卫计行政许可,明确本级卫计行政许可条件、程序、期限,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卫计行政许可由市政务中心卫计局办理窗口集中办理。对卫计行政许可实行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公开卫计许可审批程序、审批期限、准入条件,为申办者提供须知等材料,热情接待申请人,耐心解释和指导申办人填写有关申请材料等。今年依法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40件,限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
八、取得的工作实效
一是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和“平安放心医院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了干部职工依法管理事务能力,依法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
二是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促进了依法行政。
三是广大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九、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执法力度还不够大,整体执法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卫计执法经费投入不足,给卫计执法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十、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在卫计系统深入开展“法律进医院”和平安放心医院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依法治院和依法执业。
二是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法治文化月总结篇7
自“法治xx”建设开展以来,__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法治__”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基层民生的重要工程,进一步提高认识,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
一是搭建“法治__”建设工作平台。镇、村两级分别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办公地点、制作标识牌,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责印制上墙,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逐步建立起工作档案,固定宣传阵地达20余处,通过大喇叭宣传、大集宣传60次,受教育群众达到36000余人。特别是今年以来,全镇大力实施路域综合整治工程,针对沿线乱搭乱建现象,先后印发街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一封信,对广大业户开展法律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商业街面貌得到治理,先后清理拆除违章建筑、乱摆乱放等600余处,清理搬迁煤场40余处,共计6万平方米,力争年内全面完成整治任务,提升__整体形象。
二是延伸“法治__”建设工作手臂。结合矛盾纠纷排查,充实排查领导小组,完善法律援助联络室,发放法律援助直通卡,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信息网络,通过对涉及人员采取送法入户,依法释案,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切实从源头上缓解了社会冲突,减少了社会矛盾,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超前预防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先后调处纠纷68件,成功调解67起,防止越级上访8起,防止矛盾激化7起,有效的维护了辖区的政治稳定。
三是发挥“法治__”建设推动作用。建立了周集体学习制度和自学制度,村两委、党员、人大代表、村民小组长等参加学习,积极督促各村建立学习园地,撰写心得体会上墙,学习内容涉及20余种法律法规,并建立学习考勤、奖惩制度,各村集体学法人数达到600余人。通过学法、知法、用法,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村“民主理财、民主议政、民主决策、民主测评”等四个小组,每村设立一名公开发言人,定期向党员群众公布党务村务财务,接受群众公开监督。建立便民服务机制,投资50余万元,建设司法、民政、信访、计生等部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整合行政效能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发现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6个方面的36件实事,督促有关部门和村加快落实,目前已全部完成,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开展“法治__”建设工作,使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利于规范、促进和保障各项事业更好地纳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内涵发展的轨道,进一步弘扬了法治精神,切实增强了固本强基维稳工程内在动力,为振兴我镇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法治班会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