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述职范文 >教案大全

小猫来啦活动教案5篇

教案的设计应注重实践性,以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我们应提前规划教案,融入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猫来啦活动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猫来啦活动教案5篇

小猫来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游戏。

2. 培养幼儿一定的自制力。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猫妈妈的.头饰一个,小猫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戴猫妈妈头饰)“今天,猫妈妈要和小猫玩游戏,谁是我的小猫?”

二. 学习游戏《找小猫》第一段。

1. 教师表演歌曲第一段,并用表情激发幼儿一起表演的兴趣。

2. 老师和幼儿一起根据歌词内容表演第一段的动作。

3. 幼儿在最后一句时找个地方躲起来,并请幼儿说说你躲在什么地方。

4. 用游戏性的语言鼓励幼儿躲好后不动。

三. 游戏《找小猫》

1. 教师扮演猫妈妈进行游戏,要求拍到的小猫要出来跟好妈妈,没拍到的小猫最后出来。

2. 幼儿听完整的音乐(磁带)做游戏。

3. 可请个别幼儿做猫妈妈进行游戏。

小猫来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并且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2、培养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1个、小猫头饰29个、磁带、三用机;

活动前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找小猫》。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猫小猫》进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要带猫宝宝们去秋游,我们出发吧!

二、复习歌曲《找小猫》,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播放歌曲第一段,请幼儿边唱边自由地创编动作。

2、师总结幼儿创编的动作,并请幼儿能跟随音乐表演。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1、第一段音乐响起时,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自由地表演。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时,请幼儿找个地方躲起来。

2、第二段音乐,猫妈妈边表演边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请到一边休息,不能参加游戏了。

3、第二段音乐结束后,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一边喵呜喵呜地叫,一边爬到猫妈妈身边。 四、待幼儿对游戏规则有所了解后,可进行多次游戏,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五、活动结束。

师:天黑了,小猫要回家了。

小猫来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2、尝试用声音的强弱、动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现歌曲。

3、体验集体演唱活动的乐趣。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

活动准备:

1、大猫和小猫图片及头饰。

2、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理解动物形象的大小与演唱力度有关。

1、出示大猫小猫图片: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玩?

指大猫:它是谁呀?(大猫)

指小猫:那它呢?(小猫)

2、比较大猫和小猫的'形象

大猫和小猫叫起来一样吗?(不一样)

大猫怎么叫的?(请幼儿跟着学一学,“喵喵喵喵 喵—”引导幼儿叫的声音大一些,有力一些)

小猫怎么叫的?(也请大家一起学一学,引导幼儿叫得声音小一些,可爱一点)

二、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1、老师示范演唱(老师清唱一遍)

大猫小猫和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它们高兴的唱起了歌。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在唱些什么?

2、大猫在说什么?引导幼儿用歌词回答: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 喵—

小猫在说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我是一只小猫,我的。声音很小,喵喵喵喵喵—

3、老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幼儿演唱叫声部分。

引导幼儿用声音的强弱表现大猫和小猫。

4、完整学唱歌曲

三、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女儿非常喜欢的歌曲。它歌词与旋律都比较简单,容易上口,歌曲内容又形象生动,活泼可爱,所以说这是一首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学唱的歌曲。也许正是因为歌词、旋律都表较简单,所以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忽略了对歌曲的欣赏。

如果说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合理的,那么我觉得可能我的活动组织形式不太适合幼儿,特别是分角色哪一环节,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就明显的意识到小班幼儿不适合这种方式,对于小班孩子来说集体的学习、模仿、表演可能是更为合理化的。另外,小班的孩子的学习方式更倾向于在动作先行,所以可能让孩子的做做、玩玩的游戏中学习更为适合,那么如何来实施这种模式呢?这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小猫来啦活动教案篇4

游戏目标:

1、喜欢听故事,并能在小朋友面前表演故事。

2、初步理解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含义。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4、知道做事情要坚持到底。

5、在观看故事表演和参与游戏的活动中,能够坚持完成任务。

6、乐意参与表演活动,并坚持到底。

游戏准备:

1、准备好场地并布置好场景。

2、背景图、录音机、磁带、小猫头饰等。

3、小猫钓鱼课件、白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游戏过程:

一、观察过程:

1、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观察

2、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二、欣赏并学习故事

1、师放录音请幼儿欣赏一遍故事

2、师播放课件请幼儿用感官来熟知故事

3、师提问幼儿:谁和谁在干什么?小花猫是怎样做的?蜻蜓蝴蝶飞来后小花猫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4、师生讨论:我们应该向谁学习?为什么?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含义。以后我们做什么事儿都应该一心一意的'道理。

6、请个别幼儿在小朋友的面前表演故事。

三、活动延伸:

绘画《小猫钓鱼》

1、师生谈话:小朋友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让我们一起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这个故事好吗?

2、教师为幼儿提供绘画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

3、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发挥想象力。

4、作品展示,并投放到美术活动角供幼儿欣赏。

小猫来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演唱两段歌词时力度的差异,学习用声音的强弱、动作的幅度大小表现歌曲的力度差异。

2、借助对动物形象的理解以及教师琴声强弱和自己的动作幅度的暗示,学习用适当的声音演唱歌曲。

3、愿意在集体面前 表达自己的意见,在集体演唱中感到愉快。

活动准备:

1、大猫和小猫头饰各一只。

2、老师和一位小朋友准备表演“大猫和小猫”。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袋鼠》。

请小朋友两两结对分别扮演“袋鼠妈妈”和“小袋鼠”,老师扮演“猎人”,配班老师扮演“大灰狼”,“袋鼠”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协调做蹦跳步,并按规则及时地躲避“大灰狼”的侵袭,当“猎人”击毙“大灰狼”后,袋鼠们随着音乐快乐地回家。

二、观察“大猫”和“小猫”,理解动物形象大小与演唱力度的关系。

1、配班老师扮演“大猫”,请一位小朋友扮演“小猫”,请幼儿观察比较大猫、小猫形象,说一说: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猜一猜:这两只猫的叫声会怎样?会有什么不同?

2、请“大猫”和“小猫”叫一叫后,教师提问:这两只猫的叫声一样吗?大猫是怎样叫的?小猫是怎么叫的?

3、游戏《猜一猜》。

请“大猫”和“小猫”站在黑板的后面,学猫叫,请小朋友根据叫声的强弱和大小,猜一猜:这是谁在叫?猜对了,大猫和小猫就将从黑板后面伸出来,猜错了就不伸出头。

4、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叫声表现大猫和小猫的形象。

三、学唱歌曲《大猫和小猫》。

1、“大猫”和“小猫”分别表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通过演示动作的不同,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动作形象与叫声强弱的关系。

2、教师和全体幼儿分段合作演唱歌曲。

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前半部分,幼儿演唱叫声部分,重点尝试用不同强弱的声音,表现大猫和小猫叫声力度上的差异。

3、教师弹奏伴奏,幼儿演唱,尝试根据琴声的强弱判断是大猫还是小猫,并且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歌曲。

四、扮演的角色,演唱“大猫”和“小猫”。

1、请男孩子扮演“大猫”起立,女孩子扮演“小猫”坐在位子上,跟着音乐轮唱。

2、请两位孩子分别扮演“大猫”和“小猫”站在场地的左边和右边,再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两边集中坐下。

教师弹前奏,并提问:“谁来了?”幼儿听琴声,根据强弱的不同,判断是大猫还是小猫,然后在前面这个角色的引导下,分别用轻柔的声音和有力的声音演唱“大猫”和“小猫”。

五、音乐游戏《找小猫》。

1、大猫和小猫真能干,唱的歌真好听,下面猫妈妈和你们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找小猫》好吗?

2、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2—3遍,也可以请小朋友扮演猫妈妈,开展游戏活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大猫小猫教案6篇

音乐课小猫钓鱼教案6篇

我的心爱之物??小猫作文5篇

写我家的小猫作文8篇

动物小猫的作文模板7篇

动物小猫的作文参考6篇

写我家的小猫作文通用6篇

动物小猫的作文推荐7篇

动物小猫的作文6篇

动物小猫的作文优秀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639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