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教案是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趣的,教案是教师上课过程的缩影,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会述职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草古诗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草古诗教案篇1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3、古诗两首 《草 》 《宿新市徐公店》
课时
2课时 设计人
教学目标设计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方法设计 1、有节奏地诵读诗句。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开展识字活动,交流识字方法。
3、借助图画和字义理解诗句的大意。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小组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三)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在朗读过程中解决一些不懂的问题,如,对“离离、岁、枯、荣、走”等词语的理解。
(四)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五)教师范读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
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一)导入之后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y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3.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宿、菜
上中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学生注意听老师读的'语音、语气,体会怎样读更好。
(六)学生美读
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哪些地方读得最好。
(七)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八)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二)朗读感悟教学这两首古诗,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大概了解诗意。
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板书设计 枯 野火烧不尽 景 美丽
草 宿新市徐公店
荣 春风吹又生 人 可爱 课后反思 首先,让学生在“问”中发现古诗奥妙无穷。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其次,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诗意。
我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诗意思。这无疑给课堂带来一泓活,学生个个兴致勃勃。
再有,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草古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2.品读诗句,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大家齐读王维的《竹里馆》,一起来欣赏和品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屏幕显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设计意图:简洁导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诗歌的语境和情境。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识画。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画出节奏并自由朗读。读后教师从词意、节奏、情感及感情基调等角度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并解答导入之问: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教师明确: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时而抚琴,时而吟唱,以抒寂寞的情怀,感情基调有清冷、寂寞、空灵、淡泊、宁静、优美、平白、忧郁、伤感等。
2.深读入画。
齐读,男、女生分別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心情,补充“竹”的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
竹:
(1)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2)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3)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写作背景:
?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陕西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
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思考: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教师明确:诗人通过“幽”“深”“明”几个形容词来营造出月光普照大地的幽深空旷的审美境界,并通过“坐”“弹”“啸”几个动词来描写人物活动,从而把诗人脱离尘世、隐居山林所具有的快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3.美读赏画。
古筝配乐,师生齐读,学生个读。这首短诗仅仅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屏幕显示王维所处时代的文献及诗歌资料)
思考: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明确: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锺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设计意图:朗读是一种教学技能,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有节奏地吟咏,抑扬顿挫,寓情于声,以声传情,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努力用我们最美的声音去装点最美的文字。
三、拓展延伸
1.教师范读《江雪》《山居秋暝》《鹿柴》等诗歌,学生欣赏品味,感悟中国古代文人的高雅情怀。
2.学生配乐诵读《竹里馆》,在低缓而有韵味的朗读声中结束第一首诗的教学。
设计意图:朗读不同的诗歌,品味文人高雅之情怀。听,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识,揭开面纱,感受朗读魅力;温,重读经典,传承传统文化;秀,争相竞放,品味那时花开。
四、硏读《春夜洛城闻笛》
1.诗中话导入,做教学铺垫。
春夜,不知何人吹笛,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了大诗人李白无尽的乡思。
李白二十多岁就离开四川老家游历,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等地。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本诗情真意切,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设计意图:以抒情的话语创设诗中画面,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为学生理解《春夜洛城闻笛》的诗意做好铺垫。
2.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一:朗读,感受诗中美句。
屏幕显示: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节奏。
(2)朗读之后教师释义,学生再朗读。
(3)提出问题:请大家说说自己读诗后的感受。
教师将教学视点引导到诗歌的最后两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生对话,做好如下内容的准备:
结合注释解题:
教师明确: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是深夜,诗人难以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翻译诗句:
教师明确: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初识乡情: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间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设计意图:在不断的回旋往复的朗读中,让学生亲近古诗,引起情感共鸣。
学生活动二:朗读,解说诗中难句。
(1)读诗歌,看注释,自读自讲句子意思。
(2)讲句子,悟乡情。
(3)提出问题:说说你对课文中句意的理解。
师生交流的内容有:
扣住“暗”让学生展开想象。
教师明确: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用此“暗”字,十分恰当。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理解《折杨柳》。
教师明确:“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句“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闻折柳”。“柳”在风力的吹动下有循环往复、依恋不舍的'姿态,这姿态就像依恋不舍的离人分別时的情态。在古典诗歌中,“杨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
交流赏析表达故园情系列的诗句。
教师准备: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样韻。
——苏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设计意图: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拓展阅读相关诗句,可使学生更易读中入境,理解诗句之意;境中体情,体味诗中之情。
学生活动三:朗读,熟读成诵。
(1)读诗歌,话李白。
(2)悟乡情,诵经典。
教师明确: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设计意图:深入朗读,走近作者,领悟诗情。
草古诗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乐意欣赏古诗《游子吟》。
2、 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
3、 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初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怀之情,教育幼儿从小学会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游子吟》,挂图《游子吟》,录音磁带《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主题,老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然后体温这首歌唱谁最好。
二、揭示主题《游子吟》。
三、听故事《游子吟》。
从前唐朝有个诗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忙着给他缝制着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想,儿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就象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母亲的慈爱永远铭记在心里,就在他五十岁那年写成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四、听古诗《游子吟》。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配乐古诗《游子吟》,连续播放两遍,幼儿边听边看图文结合幼儿用书《游子吟》。
2、讨论:这首古诗好听吗,书上的这幅画已表达出了这首诗的意思,请你们想一想,这首诗说的什么意思。
五、欣赏古诗《游子吟》。
1、教师给幼儿解释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写的,这首诗说的是儿子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他的`妈妈舍不得他走,生怕他身上穿的衣服不够,临走前为他一针一线地缝制衣服,希望他一路平安,盼望他能早日归来,儿子很受感动,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为妈妈做些事情,以报答妈妈对自己的爱。
2、让幼儿再听一遍古诗《游子吟》的录音。
3、师幼互动,让幼儿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
4、读古诗《游子吟》。
六、活动延伸:图文结合感受《游子吟》诗中母爱的伟大感染了无数游子之心。
古诗《游子吟》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首古诗——《游子吟》,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乐意欣赏古诗《游子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从而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在活动过程中首先渗透了解古诗内容,然后设计适合本班的教学方法,用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诗《游子吟》诗中意思及作者的表达的母爱思想感情。用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情感听、诵读《游子吟》,然后师生互动说说母亲的关爱及自己以后怎样报答母亲。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知道母亲的母爱是伟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学生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母亲,通过活动,我的活动目标达到,活动效果不错!
草古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牧、骑、振、樾等字。
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象刚洗刷过似的。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
2、看图了解诗意:
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
b、师总结:夏季的一天,诗人在房间里闷热难当,昏昏欲睡:于是他走出房间,来到树林里。看见整个树林枝叶繁茂,林间的小道上满是树荫,行走在这样的林间小道上,阵阵凉风迎面吹拂而来,好惬意。作者很高兴的将自己看见的情境,用诗句记录了下来。诗名就叫《所见》,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袁枚)
3、介绍作者:
这位清代的诗人将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用笔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
释题:
见是什么意思?(看见)为什么是看见的意思?
見(见字原来是这样写的),儿指人,目指望人的眼睛,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干什么?(看)
所见就是?——所看见的东西。是谁看见呢?前面要加上诗人的名字,就是对题目完整的解释了。请一个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说一遍。师配乐范读全诗。
二、初读古诗
1、指名读生字。出示:骑振蝉
2、记忆字形,骑字:左边是马意为牲口的代表,右边是音。是左形右声的字。
蝉:形声。从虫,单声。虫+单,它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别称:知了。
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开来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让我们听听古诗读得如何呢?
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4、学生自读诗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1、读第一、二句。
(1)观察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图?(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跃。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刻的心情呢?
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同学们想不想也欣赏一番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随着老师描述,想象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咦!路的那头走来一头黄牛,牛儿吃得饱饱的,正晃悠悠地走着,背上还骑着一个十分可爱的小牧童,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口里唱着响亮的山歌,那清脆、愉快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着。
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真不少,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a美美的读一读。
b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
(1)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a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b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c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个人读、小组读。
3、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a 配乐诵读,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b 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
c 美美的吟诵整首诗。(齐背、个别背、)
(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所见(迷人的田园风光图)
牧童黄牛
林樾鸣蝉
教学反思:
上完《所见》这首诗后,我感觉自己有许多不足。
本诗生动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古诗中,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喜欢的: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时的情景,是那样自在神气!捉蝉时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严羽曾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因此,诗趣,应该是我教学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而一旦学生领悟到这种诗趣,那么他对诗的意境就体会得更真切。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
就这一点,我处理的不够好,没有把学生带入这样的情景中。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草古诗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引导幼儿在古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参考资料: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活动反思:
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
草古诗教案篇6
教学目标
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自由读诗
自主识字
认读。
读准“瀑、布”,韵母都是“u”,声母分别是“p”和“b”。
“尽”是前鼻音,“层”是后鼻音。
识记。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对照识字。
“楼、依、遥”都是形声字,根据熟悉的构字部件来识记,也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式联系熟字来识记。
“欲”组词“欲望、食欲”识记字义。
“层”,看看插图,这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数有几层。
“炉”,从“火”从“户”,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联系生活想一想见过哪些炉子——煤炉、微波炉。可将“炉”与“庐山”的“庐”作比较巩固字形。
指导写字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楼、依、炉、挂”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炉、烟”左侧“火”的捺应改成点。
三、朗读感悟《登鹳雀楼》
板书题目,并解题
[登鹳雀楼]题意是登上鹳雀楼。
师:简介鹳雀楼,简介作者
理解诗句之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诗句之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诗句之意: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看图想象,有感情朗读。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登鹳雀楼》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诵读背诵。
四、作业布置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望:远看。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师:简介庐山
简介作者:
理解诗句之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阳光照射。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那样,因此而得名。)生:发生,产生。(指山间云烟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紫烟:紫色的云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遥:远。前:山前。川:河流。诗句之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飞奔的流水。直下:笔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虚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长。疑:怀疑,以为。银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现的明亮光带(天河)。落:泻落下来。九天:指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所以称九天。)诗句之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第一行写背景;第二行写静态;第三行写动态;第四行写联想。)具体写瀑布的诗句是哪几句?(二、三句)
诗句解析
前两句: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后两句:“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师: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写背景时,“生”字形象写出了山间烟云犹如从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的一团白烟,飘渺与青山蓝天之间。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自己奇特的想象,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张。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其长、其高。
那些字用得好?(生、挂、飞、直下、疑、落。)
师:“生”(上有)。“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遥看时的形象,点名“远看”题意。“飞”把瀑布喷涌而下的景象描绘地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高峻,又显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这些眼前。“疑”是大胆、奇特的想象。
你读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诵读背诵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诵读:一、二缓、舒;三、四快、高。
三、作业布置
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背《望庐山瀑布》,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草古诗教案篇7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细米草读后感7篇
★ 小鸡草的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