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需要根据这一学期的教学任务来制定的,在撰写教案时,一点定要克服形式主义,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太空生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太空生教案篇1
一、整体把握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经过,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等,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在这一段回顾中,有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需要把握:
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舟”一~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二、问题研究
1北疚谋晏庥惺裁春义?
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毙挛疟ǖ狼康骷笆毙裕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三、关于练习
一、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课文的标题就很有特色,请你说说它的含义。你还见过什么好的标题?介绍给大家,并就此谈谈标题对于新闻的价值。
设题意图:标题是新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积累、鉴赏好的标题。
参考答案:
参见“问题探究1”。
二、新闻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联系平时看到的新闻,结合本文,总结一下。
设题意图:旨在由这一典范的文章了解一般新闻作品的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
本文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篇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是一个国人瞩目的事件。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国人的飞天梦,以及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科学家们所做的不懈努力。
另外,这篇新闻还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本文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
总结:新闻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
三、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中国的航天人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联系课文内容,并补充课外有关资料,编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
设题意图:一方面梳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重大科技事件。
参考答案略。
四、教学建议
一、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
二、课文结构很简单,是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清楚,因此可以作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
三、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高明的作者总是把它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看,这就使得现实事件有历史的纵深感。本文和《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这样的特点,可以互相参照体会一下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太空生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点拨?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预习提纲?
1、?学生通过互联网报纸查找有关“飞天”的资料。?
2、?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本文标题的含义。?
3、?筛选新闻主体部分的重点内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远古时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有飞天壁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也只到了今天,梦想才变为现实.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展示图片、资料,谈论“飞天”?
3、?写作背景介绍?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4、?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5、分析思考:本文标题的含义?
标题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第二,是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问:本文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明确:时间顺序。
问:作者用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的心情。在那一刻,梦想将变为现实,传达出一种无法自制的激动和欣喜
6、?学生展示自己列出的各时间段的重要事件。?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要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1999年11月20日,“神州”一号实验飞船发射成功。?
20xx年1月9日,“神州”二号发射成功。?
20xx年3月25日,“神州”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20xx年12月30日,“神州”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20xx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
太空生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识读本课14个生字,会写“事、必、须”三个字,通过追溯“须”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孩子探究汉字的兴趣。借助语境理解“必须、得、不然”等新词的意思,知道“普通”和“特殊”是一对反义词。
2、通过教师的引领,在“读懂每段话在讲什么事”的基础上了解课文主要讲了“睡觉、喝水、吃饭、走路”这样四件事,培养低段孩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重点学习课文二、三两段,在感受太空生活有趣的同时,理解、积累“必须、不然”等文本语汇,并通过创设运用情境,让学生尝试复述、运用,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预设:
课前谈话:观看视频,了解失重。
师:孩子们,这么多人来听课,紧不紧张?
(如果学生说紧张,老师就接着说,哦,紧张啊,杨老师也有些紧张,这样吧,我们先来看段关于太空生活的视频放松放松)
(如果学生说不紧张,老师就接着说,哦,你们心理素质比杨老师好,杨老师有些紧张,要不,先来看段视频我们一起再放松放松。)
看后交流:看到大家都看得乐呵呵的,老师现在也放松多了,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画面?
师小结:是呀,在太空上,所有的东西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能在半空中随意地飘来飞去,这是为什么呀?(学生自由答)大家小脑瓜里装的知识还真多呢!是的,在太空中,因为没有了地心引力的帮忙,一切都失去了重量,所以才变得轻飘飘的,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失重”。(板贴,读词)
(机动交流:你们知道的真多,老师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我们国家已经有六位宇航员去过太空啦!你已经知道的有哪些?杨利伟 费俊龙 聂海胜 景海鹏 翟志刚 刘伯明 )
一、看图学词,谈话揭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和太空生活有关。
(点击课件)师:看,这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的就是——点击,读词:太空,中间这个像飞机一样的大家伙就是——点击,读词:宇宙飞船。这位叔叔就是——点击,读词:宇航员。“宇航员”啊,就是坐着宇宙飞船专门去太空探索、发现秘密的人!连起来,读读这三个词。
师:因为失重,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时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儿呢!
2、点击揭题:太空生活趣事多。
师:一起读读课题。“趣事”就是“有趣的事情”。
3、指导书写:事。
师:这个“事”字还挺难写呢,请大家先看着老师来写一写。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事”字,师写后小结:写字的时候,只要能认真观察范字,一笔一笔地写,就一定能把字写得漂漂亮亮的。打开你的生字抄写本,翻到30页,大家也来写一个。轻轻地合上抄写本,放在一边。)
二、归类学词,整体感知
师:这篇课文就在语文书的152页,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给自然段标标序号,遇到难读的词语可以做做记号,多读几遍,开始。
1、学生自由读文
2、检查生字词
第一组:喷头 咳嗽 舒服 普通
师:老师把课文中最难读的词语朋友请出来了?谁能读给大家听,评价:读得非常正确,请你当当小老师,你觉得哪个词最难读,需要提醒一下小朋友的,指名说,跟读,还有哪个也挺难读。来,连起来读读这些词。
第二组:“的”字词组
普通的杯子:课文里讲什么东西很普通呀?读读这个句子,(这个句子里也藏着两个生词朋友呢。指名两个学生读句子,随机正音。问:什么东西很普通?杯子很普通。点击看图:像这种玻璃杯,卡通杯,纸杯啊,在生活中很常见的,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可以说是“普通的杯子”,指名读词组。
点评:
(如果学生读得不好,就提醒他:中间的“的”读得再轻些、再短些,就更好听了。谁再来试一试。)
(如果学生读得好,老师就说:中间的“的”字读得又轻又短真好听。我们也像她那样读一读。)
师:不过,我们的课文里还藏着许多不普通的东西呢,点击出示三个词组,自己先读一读,呆会我我们比比,看谁能读得又正确又好听:(指名读,关注“的”的轻声)
带吸管的塑料杯:能给“塑”再组个词吗?(雕塑,塑像)仔细看看这个“塑”字,想想最早的“塑像”是用什么做的?你真聪明,每个汉字里都藏着小秘密呢。
鞋底带钩的鞋子:
带网格的地板
我们再来开列小火车读一读。
看,这就是“鞋底带钩的鞋子”“带网格的地板”。点击出示图片
师小结:这些鞋子啊地板啊杯子呀,和我们平时在用的可不一样,生活中很少见到,他们都非常“特殊”,点击出示词语,读词。
3、分节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题是太空生活趣事多,你看看,课文哪几段话在向我们介绍有趣的事呢?)(课文的二到五自然段)
师: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读第二段话。评:读得真好,那这段话在讲什么事很有趣呢?(根据学生回答提炼:其实这段话就是在讲宇航员“睡觉”这件事很有趣呢!)板贴:睡觉,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词写在这段话的后面,睡字没学过可以写拼音。
师:谁愿意来读读第三段,指名读。这段话在讲什么事很有趣呢?你能不能像老师一样也用两个字来说?(如果学生说对了,就点评:聪明的孩子,一学就会!不光说的正确,而且回答问题还很完整呢!真了不起!)板贴:喝水,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词写在这段话的后面。
师:第四、第五两段话又在讲什么事情很有趣呢,请你读一读,然后在每段话后面写一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根据学生回答,板贴:走路 洗澡)
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能干,自己读一段,想一段,就读懂了课文在讲什么。其实这篇课文就是在讲“在太空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这四件有趣的事儿呢。
三、感受有趣,理解运用(15分)
(一)感受“睡觉”的有趣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奇妙的太空世界,先去看看宇航员叔叔到底是怎样睡觉的,请小朋友先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完后,你可以用“ ”划划写宇航员叔叔怎样睡觉的句子。
1、自由读语段。
2、交流:你找到的是哪个句子,读给小朋友听听。点击,变红: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指名读句子。谁还想读。我们也来读一读。
师:宇航员叔叔是怎样睡觉的?一定要这样睡吗?哪个词告诉你的?点击“必须”变红。哦,原来,必须就是一定要的意思呀。
点击图片:看,这就是宇航员叔叔用的睡袋,这种睡袋也很特殊,你看,它可是有绑带的,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有绑带的睡袋(点击课件)指名读,男女分开读。
3、理解“不然”。用这种睡袋睡觉多麻烦呀,不这样做行吗?(学生回答:不行,师追问:不这样做会出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师: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语句:翻一个身,就会飘到别处去了。那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啊,在你的小脑袋里放放电影。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三个孩子)多有意思呀,(听了你的朗读,杨老师仿佛看到宇航员叔叔真的飘起来啦!)
睡觉时,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不然,——学生接着往下说
睡觉时,宇航员必须使用一种有绑带的睡袋,不然——学生接
师小结:“不然”这个词的作用可真大,用上了它,把为什么要这样睡的理由也介绍得清清楚楚。谁能连起来读读这两句话。我们也来读一读。
4、运用“必须……不然……说话”。
师:有一个宇航员叔叔,
睡觉时没把自己绑在睡袋里,结果怎样了呢?播放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两个。(点评:你可真会说话,用上了“绑,翻、飘”这些词把自己看到的画面介绍得清清楚楚。)此处强化孩子学语言用语言的意识。
师:你看,如果不把自己绑在睡袋里,睡觉的时候就会飘来飘去,他就甭想睡一个——安稳觉啦!你能用上“必须……不然……,”这两个词去劝劝这位宇航员叔叔吗?先自己准备准备。(指名学生说两三个)(点评1:你可真机灵,刚学的词儿马上就会用啦!)(师点评2:你看,有了这些词语助手的帮忙,介绍起来就清楚多啦,大家以后说话的时候,也可以试着用一用这些词语。)
5、在太空睡觉还真是有趣呢,可是怎样才能读出有趣的感觉呢?老师这里有一个秘诀送给大家:你只要一边读一边在脑海里放放这些有趣的画面,肯定能读好,(你读得真传神,杨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在太空中睡觉时有趣的画面呢,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二)感受“喝水”有趣
师:宇航员叔叔喝水也很好玩呢。我们也可以像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那样,先轻声读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找到写宇航员怎样喝水的句子,用横线划一划。
1、自由读这段话。交流:宇航员是怎样喝水的?指名说,点击变红。
师:这个多音字在这里读“děi”, 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2、这个“得”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不能给它换一个我们刚刚学过的词—必须,点击课件:我们把这个“得”字换成“必须”读一读。你们看,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这样,读起来就有变化啦!
插入视频: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神六宇航员聂海胜叔叔在太空上喝水时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就是(带吸管的塑料杯)指名读词组。你们家里用这种塑料杯吗,这种杯子可真特殊呀。
3、练习用“不然”说话:如果不用这种特殊的杯子,而是用普通的杯子喝水,行不行?为什么?
指名学生说,然后点击变红: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做做动作)多有意思呀。杨老师和大家合作着来读读这句话。点击课件:不然, 。现在谁能用上“不然”,接着往下说说喝水时的有趣现象吗?(指名说两三个)
是呀,宇航员叔叔喝水的时候必须使用一种带吸管的杯子,不然,——学生接说
宇航员叔叔喝水的时候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杯子,不然——学生接说
4、师小结:刚才,杨老师变了个小小的魔术,用“不然”这个词把第一句话放到这段话的最后面去了,你读读看,和课文里的这段话意思一样吗?(自由读,指名读)真有意思,同一个意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老师请一、二两组来读读课文里的段落,请三、四两组来读读变了魔术以后的段落。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当小评委,比比哪两组小朋友读得有趣。
5、师小结:这节课,杨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课文二、三两段,知道了在太空中睡觉时必须使用一种——有绑带的睡袋,喝水时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塑料杯,不然,可就要闹笑话啦。
四、追溯字理,指导书写。(3分)
1、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动笔写写“必须”这两个字,课件出示:必 须
2、指导写“必”。这个字的笔顺很容易错,请你边看杨老师写,边在心里把它记一记。
3、谁先给“须”组组词。是呀,这个“须”最早就表示胡须的意思叫呢,你看看,这个字的哪部分像胡须呀?猜猜这个“页”字表示什么东西?别急,我们先来看看,最早的这个“须”字,它就像一幅画,这三撇就表示人的胡须,上面那个圆圆的东西就是脑袋。现在你知道了吗,这个“页”字旁表示什么?(脑袋)课件演示 “须”字的演变过程。孩子们,只要你认真看,仔细想,你会发现其实每个汉字里都藏着有趣的小秘密呢!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须”的三撇)
5、交流反馈。
太空生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联系字音,熟读课文。
2、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教学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培养学生多种渠道地采集资料的能力和兴趣,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通过对太空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师课前寻找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多媒体及文字资料。
2、生收集有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趣事,美丽的太空图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入课堂。
1、引入课堂,同学们请看,这是哪?(出示美丽的太空景色图)
对,这就是美丽的太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有着“上天”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上天”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20xx年10月,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叔叔在这美丽的太空中活了二十多个小时(板书:太空生活),现在,彭老师就要邀请孩子们和我一起去了解了解咱们中国的航天史。
2、媒体播放,师讲述:
3、创设质疑情景
(1)今天,杨叔叔将来到我们的课堂,高兴吗?(出示照片)见了杨叔叔,你们都想问他些什么问题呀?
……
(2)点击播放:杨利伟鼓励学生的话。
4、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孩子们可要仔细观察了,待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5、学生谈感受,师板书:趣事多。(齐读课题)
过渡:太空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有趣的事呢?课文中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想读读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书要求:孩子们,你们读书时想给自己提点什么样的要求?
1、看来你们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了,那赶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好每句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昨天学习生字情况。
(1)读带音节的生字。
(2)读去掉音节的生字。
(3)读带生字的词语。
4、读文。指名6个孩子接力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太空生活写了哪些有趣的事?
三、学习课文
1、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你最喜欢哪件趣事的段落呢?
(1)学生再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
(3)齐读。(喜欢哪个段落就站起来读哪个段落)
2、能用“在太空中,宇航员做什么事必须怎么样,不然会发生什么情况”的句子来说说你喜欢的趣事吗?
(1)课件出示:在太空中,宇航员-----必须-----,不然-----。
(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
(2)小组内说说——全班交流。
3、的确,在太空生活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那么,太空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有趣的事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1)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2)交流。出示相应句子: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板书:失重)师介绍: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飘浮起来。
4、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的趣事吗?我准备聘请几个太空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介绍,可以介绍书中的趣事,也可以介绍你搜集的趣事,先自己练习练习。
(1)出示练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互助完成。)
a、运用书上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b、用了解到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c、联系生活,大胆想象,把话说完整。
大家好!我是太空小导游---,欢迎大家来太空旅游。由于
(姓名)
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所以游客们------必须----,不然-----。祝大
(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
家在太空度过美好的一天!
(2)自由练习说一说。
(3)全班交流。
5、要成为一名宇航员,可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宇航员为了能适应太空生活,在地球上得刻苦训练,我们来听听杨利伟叔叔是怎么说的?
(1)点击播放:杨利伟叔叔说的话。
(2)你们听清楚杨叔叔给我们提的要求吗?孩子们,从现在开始,为你们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努力吧!
四、兴趣题(三选一)
1、画一画: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2、说一说:把你了解到的太空生活趣事说给朋友、家人听听。
3、写一写:根据手上的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假设自己在太空会发生什么趣事,以“我在太空中生活”为题目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睡觉
太空生活趣事多喝水
(失重)走路
洗澡
太空生教案篇5
教材分析: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这两者都贴近生活,有很强的实用性,反映了新课标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素质提出的要求。这则通讯从“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我们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1.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2.课文结构很简单,但是作为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清楚,因此可以作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
3.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高明的作者总是把它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看,这就使得现实事件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本文和《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这样的特点,可以互相参照体会一下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目标解读:
高考考点相应知识链接: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能,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鉴于新闻的文体特点和高考命题形式,本课学习目标主要从“新闻的文体特征”和“新闻信息的整理和筛选”两个方面来确立。
1、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掌握分析、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努力学习的信念。
教学难点:
1、筛选文章语句,提取有价值信息,学会挖掘新闻语言的丰富含义。
2、本文的标题很有特点,学习如何拟好新闻标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解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阅读《金太阳学案》“背景知识推送”,提示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整理通讯的概念和特点,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引导”和“基础知识梳理”。
2、教师准备好朗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搜集相关中国航天发展知识。
学法指导:
运用默读法和圈点勾画法,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作旁注。
合作小组功能发挥:
1、阅读课文,讨论思考,做好标注。
2、阅读文本,分组讨论,各小组展示、辩论,发表见解。
学习流程设计
课堂环节(40分钟)
目标明确:(1分钟)
1、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掌握分析、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努力学习的信念。
一、导入课文(1分钟)
二、预习检查(5分钟)学生回答,教师纠错。
1、检查《金太阳导学案》“预学区”内容的完成情况。(4分钟)
2、作品背景介绍。(1分钟)
三、合作探究(28分钟)
1、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内容。(3分钟)
2、问题探讨(25分钟)
探究: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5分钟)
(点拨:结合主体内容分析,标题一般是对主体的高度概括。)
探究:这篇新闻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做好标记)(5分钟)
(点拨:新闻标题要吸引观众,让观众获得明确、实在、有用的信息。)
四、课堂训练:《金太阳导学案》36页第9题——给新闻材料拟定小标题。(4分钟)
五、课堂小结(1分钟)
六、作业布置(课后完成,约15分钟)
固学作业:1、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中国的航天人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联系课文内容,并补充课文有关资料,编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5分钟)
2、完成固学案第1--5题。(10分钟)
预习作业:看教材80—81页,预习《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并搜集平时接触到的新词新语。(10分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