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好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顺序,教案中的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理解,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圆复习教案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圆复习教案篇1
学习目标
⑴复习复韵母、鼻韵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⑵通过给动物挂牌、联系生活实际拼读音节、拼读儿歌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使学生更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
⑶通过看图讲故事,进行观察、表达、思维地综合练习。
⑷巩固所学的汉字,让学生准确认读。
⑸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进行系统的归类复习。
课前准备:
⑴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卡片。
⑵八种动物的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
⑶ 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我会连
⑴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认识了许多声母,并和它们成了好朋友,你们能不能叫出这些好朋友的名字呢?请小朋友哪出自己制作的声母卡片,跟这些老朋友打打招呼。
⑵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考一考、帮一帮,比一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⑶哪个小朋友能自告奋勇,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这些声母?
⑷这23个声母很团结,他们在一起本事可大了。他们按顺序排列起来能排出一个图形。想看看是什么图形吗?谁先连好,并看出是什么图,谁将获得“小画家”称号。
二、读读连连
⑴今天动物园又来了一些动物,它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第一位动物朋友出场了,谁认识它?
⑵现在动物园的叔叔、阿姨要招聘一些小朋友给这些动物挂上牌子,让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也能和这些动物交上朋友,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谁想来应聘?不过应聘有个条件,必须把这些音节读准,才能准确地给动物挂上牌子。
⑶请学生将打乱顺序地音节卡片放在相应的动物下面。
⑷开展把动物带回家的游戏,将动物头饰放在讲台上,学生拿卡片到台前,先读准音节,在说一句话:我带( )回家去。最后带上动物的头饰走回座位。
⑸你还认识哪些动物?你能拼出它们的名字吗?
三、读读画画
⑴你们喜欢秋游吗了?去秋游时你最想带什么东西?
⑵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秋游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东西吗?出示音节卡片,学生自由拼读,再请学生拼读给大家听。
⑶你想带哪些东西?请你准确拼读物品的名称,在相应的音节上涂上了颜色,并准确拼读这些物品的名称。
⑷想一想,吃的`、用的带齐了吗?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给哪些物品涂上了颜色,并准确拼读这些物品的名称。
四、我会讲
⑴出示挂图: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观察所得时要强调以下几点:
a、出示音节du、mu、qiao,让学生拼读,想想为什么叫“独木桥”?
b、小白兔背着书包要去哪里?出示音节xue 、xiao,让学生拼读,指出学校在什么地方。
c、猴妈妈带着小猴去哪里?桃树在什么地方?
⑵提出问题,续编故事。
a、小兔到学校、猴子摘桃子都要过独木桥,他们会怎样过桥?
b、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续编故事。
⑶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
a、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相像:小猴、小兔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b鼓励学生相像过桥的多种方法。
⑷评出最佳故事奖。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⑴用简笔画画出一朵花,让学生说出这是什么,再出示词语“花朵”。草地、小河、大桥、水田、风雨等词语均一以这种形式出现。
⑵学生自由认读这些词卡,老师随意抽取卡片让学生认读。
⑶把卡片发给学生,请学生把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把词语与图形对应起来。
⑷“老师、大家、风雨”等词卡贴在黑板上,老师描述,请学生把相应的词语找出来并读给大家听。
a、一天,老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做游戏,小朋友玩得可高兴了。
b、这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风雨交加。
c、大家赶紧到凉亭去避雨。
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⑴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⑵课文有一首儿歌描写了这幅图的景象,请小朋友读一读。
a、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b、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⑶质疑解疑:先让学生谈理解,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再请小朋友帮助理解有困难的同学。
⑷指导朗读、背诵。
⑸扩展活动。说一说:秋姑娘发来了什么电报?
三、我会读
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⑴拼音老朋友又和我们见面了,谁能准确叫出这些老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开火车读。
a、出示声母让学生认读,认读后想一想,这些都是什么?
b、出示形近的声母让学生辨析比较。
⑵先全班按顺序认读韵母,再由老师随意抽取韵母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读。
⑶出示形近的韵母让学生辨析、比较。
a、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发音时嘴形的变化,判断是哪个韵母。
b、学生用手中的卡片i、e、u、v,自己动手摆出韵母ie、ei、iu、ui、ve,边摆边读。
c、自己编顺口溜。
d、出示第一组字母:a — an—ang:先让学生试着想办法记住它们,再组词、说话。
⑷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a、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b、尝试归类记忆。
c、做游戏:找朋友,如:学生说一个词语“白云”,手中拿 yun 的学生赶紧跑上来说:“白云白云,你的朋友在这里。”
四、扩展游戏
a、做游戏:找朋友。
用绳子在地上围一个大圆圈,一部分学生举声母卡片,在圈内:一部分学生举韵母卡片,在圈外。大家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两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然后一起拼读两遍。若声母和韵母不能组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b、拼读下面的音节:ying xiong,yi fu,guo qiao,pai dui,bie ren,bei bao,diu diao。
圆复习教案篇2
一、课题:量的计量
1.单名数、复名数的复习,并举例.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2.小组共同回忆探讨.
二、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谈话:回到学校,马明对手头的材料认真研究起来。
提问:你能帮马明出个主意,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吗?
小结:用统计图可以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更加形象具体。
提问:我们根据统计表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为什么?
总结:我们是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来选择统计图的。现在打开书p140,再看一看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三、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
要求:小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放的制图纸,在征求组员意见的基础上合作制图。每个小组3人,每人完成一种统计图。
引导评价板演学生的制图。
四、分析统计图。
出示讨论题:
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得快?
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作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
3、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产品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
4、综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议马明到哪个单位应聘,为什么?
圆复习教案篇3
第一课时
一、复习,创设情境导入
1.复习所有的声母:先认读卡片上的声母,再背一背。
2.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陈老师决定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课件出示动物园门口的图片)看! 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二、我会连
1.导入:是谁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啊?(出示连线图)猜一猜(海豚)。
2.你怎么知道是海豚的啊?学生各抒己见。
3.是的,只要我们把所有的声母按顺序连起来,海豚就出现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在实物投影中校对。
三、我会摆
1.导入:你看! 海豚正跳着欢快的舞蹈欢迎我们呢! (出示海豚摆出的类似声母的图片)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小组合作:
(1)导入:海豚用身体摆出声母的形状,你还能用其他的东西摆出声母的形状吗?
(2)小组合作:先商量分工,谁是组长、汇报员、记录员,再开始合作。
(3)各小组汇报。
四、我会想
1.导入:海豚有海中智多星之称,许多科学家们认为海豚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你想与这么聪明可爱的海豚交朋友吗?
2.示范:海豚姐姐,你好,欢迎你到我们班来,我想和你交朋友。我是陈老师,我姓陈。我的'姓里的声母ch和你身上的ch是一样的,很高兴认识你。
3.小组合作:以小组的形式找自己姓里的声母。轮流说,空下的同学当裁判,说对的奖一颗小红星。教师巡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见到了海豚,通过大家的介绍,海豚对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它会带我们去哪里,去干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1.导入:这节课海豚姐姐继续带大家去认识更多的动物。(出示图片)咦?这些动物怎么都背对着我们呀! 噢,原来小动物们要我们先读对了每种动物上面的拼音,它才肯回头见我们呢!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读每组拼音时都要注意什么?
(1)zūzhū,cèchè,suōshuō,要分清楚平翘舌音。
(2)nàlà,要读清楚鼻音。
(3)píqí,bǔdǔ看清形近的字母。
3.指名认读。
二、读读连连
1.导入:同学们真能干,全读对了。这些小动物都抢着想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和大家交朋友呢! 你们想先听谁介绍啊?
2.学生自由选择,认读音节词(点击出现,音节由学生读出)。
师:我是可爱的hú li,大家好!
我是爱开qì chē的小熊,大家好!
大家好,我是爱吃luó bo的兔子!
我是只能干的猩猩,我洗wà zi!
我是小猕猴,我穿的kù zi帅吗
(如此把每个音节词写在对应的动物上。)
3.小组检查读,教师巡查。
4.手拉手,好朋友:根据每个动物身上的音节词分类。
三、我会认
1.过得真快,我们就要离开动物园、告别所有的动物了,临走前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这些文明的游客送来了纪念品──一张纪念卡,说有能力的人才能得到它。
2.学生认读生字卡片,颁发纪念卡。
【设计意图】
整堂课的设计以海豚姐姐为主线展开。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了许多动物,做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的设计,要求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主动地融入到学生的游戏中去,创造出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大胆地对以往的复习课进行改革、创新,转变学习方法:变单纯地说自己姓里的声母为与海豚姐姐的交流;充分运用小姐合作的优势,集合组内成员的力量,用绳子、小棒、肢体等摆出声母,并乘机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使合作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在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圆复习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⑵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⑴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⑵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时代脉搏,体味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品诗句内涵,悟诗歌的意象和主题。
教学难点: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联想想象法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题解与导入
回忆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__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师:请同学们读提示框里的文字,说说获取的重要提示是什么。(请三四位学生表达)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韵律、情感和诗意。
1、师:(根据生前面表达赞赏性评价引入)那么接下来我们在阅读提示的指导下一起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从整体上感知诗歌。
2、请同学们朗读自己认为读得最棒的部分。
问: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处理吗?
学生读的句子可能有:
1)“谁…丛中游动”→读出柔软的味道和温馨的气氛。
2)“谁…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是全诗的结尾,应该也是感情抒发的__,要读的铿锵用力,才能够鼓舞大家。…
教师点拨:
同学们谈了局部处理朗读技巧,老师认为从整体把握的话,全诗的第一节朗读处理建议要轻柔甜美一些,第二节要沉重悲愤、铿锵用力。你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自由地朗读一遍,检测老师的设计是否合理。
师问:那么美好的事物组合了一个怎样的世界?那么多不美好的事物组合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幸福温馨的理想设世界;黑暗压抑的现实世界。
小结:其实诗中刻画的一个又一个事物,在诗歌赏析中有一个专用词语--意象。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浸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第一节开头进行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比喻及一系列美好的意象,朗读时要轻柔甜美。第二节开头也进行三次反问,也是各引出一系列阴冷的意象,写的是阴暗冷酷,压抑苦难的现实世界,朗读时要沉重悲愤、铿锵用力。我们再齐读一遍,注意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一个个鲜明的意象。
四、作业:
星星这个意象在诗中反复咏叹,共出现九次之多。请同学们思考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
板书设计:
星星
温馨美好←----------------------△---------------→阴冷严酷
向往光明否定现实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品味星星的象征含义;寻找品析诗中的精彩语句。
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二、研读诗歌,理解诗意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三、品读诗歌,揣摩语??
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四、拓展延伸
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提示: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练习册习题。
板书设计:
星星变奏曲
江河
主要意象:星星
(象征光明、向往和追求的理想)
情境:温馨美好---->寒冷严酷
主题与变奏
内容:向往光明---->否定现实
圆复习教案篇5
一、设计理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题的大环境下去学:先通过导读课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再分别从4篇课文中体验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景,最后再通过单元总结课整体感悟,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省时高效。因为《燕子》是精读课文,因此教学中,要处处体现出精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品味,在精读中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三、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自学字词
1、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之中,激起学生自学生字生词的欲望。
2、板书课题《燕子》,指导书写“燕”字。
3、自读课文,勾勾画画,自学生字词。
4、交流汇报学习字词的情况。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字词的学习、掌握还需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字词的时间,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把字词学好学会。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二)设境激趣,读通课文
设立比赛的机制,鼓励学生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会字词,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很有必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课文,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品读感悟做好准备。)
(三)默读感悟,小组探究
1、老师引导学生由读通课文进入到下一个自读感悟的环节,提出要求,提示学生拿起笔,边读书边勾画边思考。
2、学生读完,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所得,互相启发,进一步探究。
(设计意图: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学习也是一样。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老师的引导去自读自悟,充分的思考,到学习课文的时候,他们就有话可说了。这就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且在不断的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四)教师小结学习情况,制造悬念,激发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欲望。
(第二课时)
(一)汇报收获,研读课文
1、过渡语引入。
2、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汇报前教师提示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汇报。
3、在学生汇报的同时,研读课文重点语句。
⑴研读第一自然段。
a、用课件展示小燕子。
b、用缩句、扩句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小燕子的方法。
c、通过设疑促思,来感悟作者突出小燕子特点的写法。
d、用感悟词语、体验朗读感悟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⑵研读第二自然段。
a、引导想象春天的景色,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
b、引读长句“微风吹拂着……柳丝”采取缩句扩句的方式让同学理解句子意思,并学习把句子写优美写完整的方法。
c、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妙处,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萌生的`繁荣景象。
d、课件动画出示小燕子,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在春天里的作用。
e、指导朗读。
⑶研读第三自然段。
a、学生汇报小燕子出现的位置,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小燕子。
b、赏析“斜”、“掠”、“沾”等词的妙用。
c、师生扮演小燕子,展示课文中对飞翔的小燕子的描写,拓展联系想象说话。
d、想象画面,指导朗读,通过读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⑷研读第四自然段。
a、课件出示五线谱的图案,引导学生想象燕子停歇图。
b、赏析“痕”的妙用。
c、引导学生体会打比方的妙用,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
d、启发想象,小燕子在电线上说什么了?
e、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f、美读感悟。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后,就会感觉有好多话要说出来,希望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因此,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精心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穿插进预设的教学方案,使师与生、生与生融为一体,共创和谐。)
(二)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创境激情,引导品读,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有位名师说过:理解了再读,就更有味儿了。的确如此,等学生们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导读,学生的情感就会与文本、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就会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借助朗读,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水到渠成。)
(三)赏读课文,指导背诵
1、配乐朗读,享受美文的熏陶。
2、激情引读,指导背诵。
3、集体背诵,抒发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课后练习题中有一题,要求学生要把课文背下来。现实教学中,有不少老师把背诵课文的练习留到课下去完成,结果有的同学根本就不能完成。主要原因是没有给学生创设情境,没有教给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他们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把背诵放到课堂上来完成,让学生学会背诵的方法很重要。)
(四)搜集资料,课外拓展
1、关于写燕子的文章,关于燕子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去查找来与大家共享!
2、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小燕子,别忘了把看到的和大家说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就要有大语文的观念,要把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再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觉处处皆语文,语文即生活。)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以《我是一只小燕子》为题写一篇小练笔(选做)
3、仿照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一段话。(选做)
圆复习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习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习惯。
3.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4.体会到小组合作在复习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习的内容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
二、复习乘法与除法
1.复习口算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5=4×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
3.复习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
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
(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全课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2,3,4题
圆复习教案篇7
?诗经》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
2.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3.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2.领会全诗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故《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汉代以后,儒家奉之为经典,始称《诗经》
2.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106篇),十五国风,多是各地民歌,这些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矛盾和统治的罪恶。雅(105篇),分为大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雅(贵族作品)。颂(40篇),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叙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即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
3.《诗经》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形式,基本句式是四言,题目取自于句首。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注释,理解全诗并试着体会里面的思想和意境。
四、诗意理解
??疏通诗中的文言词法知识
1.通假字。例如:“蒹葭凄凄”中“凄”通“萋”,意为“茂盛的样子”。
2.古今异义。例如:“道阻且右”中的“右”,古义为“迂回,弯弯曲曲”,今译为“表示方位”。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憧憬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焦急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失望的情感。
五、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刚才朗读并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2.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图画?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河畔晚秋晨光图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4.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5.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芦苇——丛生茂密。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6.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凄清 惆怅 凄恻 迷离
7.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8.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寂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凄清惆怅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9.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圆复习教案篇8
教学内容:
新课程人教版数学第五册教材122页(总复习)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够比较熟练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难点: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吗?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同学们想一想,到底谁吃的多或少
呢?它与哪一部分知识有关呢?
生:悟空吃得多,八戒吃得少;与分数的知识有关。师:你们说的很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回顾分数的有关知识。同学们,乐不乐意?板书:分数的初步知识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分数的探究欲望。)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在黑板上画出如下方格:
师:谁能看着这幅图说出一个分数?
生:师:你能自己到讲台上用阴影部分标出这个分数吗?
师:为什么这些阴影部分都能用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从平均分的8份中取出两分,所以都用表示。
师:你还能在这个图中找到别的分数吗?又怎么用阴影部分来表示你找到的分数呢?
生:……
师:同学们真不错。写出了这么多的分数,结合下图,谁还能说出涂红色(蓝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同学说分数,另一个同学说出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师说复习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