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案例和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不断优化教案的细节,会述职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趣的圆教案及反思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趣的圆教案及反思篇1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有趣的圆教案及反思篇2
教学目标:
1、乐于尝试简单的雕刻步骤,初步了解画、刻、雕三步的基本流程。
2、让幼儿在雕刻、拓印的活动中体验创作的欢乐,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泥块、刻刀、颜料、幼儿护衣与幼儿人数相同。电脑、投影、背景图,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石刻画,感受质朴单纯的形式美。
1、老师带来了几幅画,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的画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画刻在石头呢?”
2、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很久很久以前没有纸和笔,可是人们又很想把看到的、喜欢的东西画下来,怎么办呢?他们找来了工具,有铁锤、石斧,用尖尖、硬硬的东西当笔,岩石当成纸,有的敲有的磨,在岩石上就留下了他们喜欢的各种东西。经过了很多很多年,这些刻画被风吹过、被雨淋过,但还是留在岩石上,所以我们现在的人依然能够看见、欣赏这些刻画。
(删除: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考虑了把在这个过程直接去掉,因为主题改了,改为泥刻画——螃蟹,所以作为石刻画的铺垫就不需要了。可以直接进行螃蟹的主题,例如,听着螃蟹歌,让幼儿感知螃蟹的特征。)
师:“那你们喜欢这些刻画吗?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
二、展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泥刻画的创作。
1、师:“这是老师就带来了软一点的泥块,这是刻刀,像笔一样尖尖的这头把你要画的画画下来,然后再用刻刀这头沿着你画的轮廓用力刻下来,刻的时候要注意手势,刻一刀左右摇一摇,最后我们还能利用雕,调出镂空的样子呢。现在我们把阳澄湖的大闸蟹刻画下来,好吗?
(调整:这个介绍环节还是比较详细的,所以暂时不做修改,保持这个三步骤的活动环节。出示泥刻画——螃蟹,让幼儿感知泥刻画与平时的.画有所不同。)
2、安全教育:一定要小心利用刻刀!
三、利用视频转换仪演示刻画过程
1、师:“大闸蟹刻好了,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这只大闸蟹变到纸上呢”
2、幼儿讨论:
3、小结:我们先用颜料在刻画上来回刷一遍,然后用纸轻轻的贴在你的画上,再轻轻的把按一按,最后慢慢的撕下来,这样我们的刻画就完成了,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修改:在这个环节中,我们把纸这个展示材料进行替换,想把这个螃蟹进行倒映在大的铅画纸上,并且纸上画有阳澄湖的背景图,)
四、幼儿创作,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颜色来拓印刻画。
1、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刻画。
2、幼儿自由选择颜色拓印自己的刻画。(放悠远、神秘的背景音乐)
五、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欣赏!
(调整:展示作品是就直接把画幼儿阳澄湖的背景铅画纸展示即可了,这样可能显得比较大气。)
活动延伸:
师:现在的人们也运用了这个技术,我们现在会刻在核桃上,变成艺术品,有的刻在竹筒上,有的刻在了玻璃上,还有的刻在玉器上供人家观赏,我们这项艺术已经走向世界,让我们这代再传承下去吧!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是请的中班幼儿,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有点困难,运用刻刀这个工具进行刻,都刻的不深,轮廓不清晰,所以导致最后的拓印的效果图并不理想,都比较模糊,所以中班幼儿改为大班幼儿。在主题上我们把螃蟹刻画作为重点,把认识“石刻画,以及石刻画的来源”部分全部删去,直接让幼儿学习认识泥刻画——螃蟹,所以导致目标全部进行了修改。
有趣的圆教案及反思篇3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来得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在发展。于是就要求老师在组织指导活动中要多花心思。
小班的数学在认识图形方面主要学习和巩固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为了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对活动的兴趣。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学习特点,游戏化的情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认识图形的活动。我在数学活动的组织中,加强了数学活动的游戏化,通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图形娃娃的可爱形象与小朋友玩游戏,同时还设计相应的故事情境作为活动导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在数学活动的组织中,我除了注意活动的游戏化,还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探索尝试的学习机会,提供适合幼儿操作学习的材料,引导幼儿探索学习,让幼儿在边操作、边观察、边发现的过程中自主地领悟知识。在“修路”这一环节中,我给幼儿充分的实践与尝试机会。
首先,活动一开始通过观察图片以及个别回答、集体回答的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例如:“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石头?”幼儿逐一说说自己的石头形状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其次,通过操作寻找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石头帮助小兔填坑修路,进一步巩固图形的认识。最后,老师给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将个别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两等分)的几何图形鼓励幼儿尝试拼合图形,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三角形说:“小朋友,看一看,两个三角形变变变,合在一起可以变成另外一个图形?”边说边把两个等腰三角形拼合变成了一个正方形,拼出了一个大的正方形,有的孩子拼出了一个长方形。整个活动教师通过指令,启发孩子们寻找、辨别图形并进行操作,孩子们在这种拼拼摆摆的活动形式进行尝试,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注重重点,为幼儿预留充分的自主空间。尤其在活动的最后,设计了“拼图形”环节,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始终乐此不疲,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更能激发了幼儿拼图形的兴趣。活动中幼儿的主动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虽然,对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幼儿要有良好的学习常规,特别是要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
此外,在“找生活中的图形”的环节中,充分调动幼儿感官,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幼儿对各种图形非常感兴趣,每天吃早点时,都有小朋友问我:“老师,我们吃的包子是不是圆的?”“今天我们吃的馒头是方的吗?”我发现班上的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我们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
这样,既可以方便老师的个别指导,也可以让一些能力水平较弱的幼儿有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反复操作中获得提高与认识。
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幼儿操作时间不足,没有创设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语言还要精炼等,日常活动中有意规范教师的数学引导语言,为幼儿传递良好的语感,培养幼儿善于表达的能力。
有趣的圆教案及反思篇4
课程介绍
活动目标:
1、知道车牌号的基本特征。
2、尝试设计车牌号码,知道车牌号的意义。
3、喜欢设计车牌活动,知道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车牌号
物质准备: ppt、各种数字卡片,字母4组(0-9)、各种种类的车牌.字母表(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开汽车音乐入场,坐到小椅子上。
1、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班的路上交警拦下了一辆汽车,他告诉司机,你的车不能上路。”(出示ppt,交警拦下一辆汽车) 师:交警为什么拦下这辆汽车呢?怎么样才能让这辆车继续上路呢?
2、ppt出示一辆车没有车牌号的车,引导幼儿说出“少了车牌号”。 师: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辆汽车少了什么啊?(ppt中用正常的汽车与没车牌号的汽车作对比)
二、认识不同的车牌号,了解车牌号的意义。
1、教师展示几辆有车牌号汽车的照片,告诉幼儿车牌号可以由各种数字组合而成。(出示北京车牌号,让幼儿初步了解车牌号)
2、了解北京的车牌号之后,请几名幼儿上来一起完成一个车牌号。引导幼儿发现出车牌前面有中文字、英文字母和车牌号的组成规律、由几个数字组成。
3、让幼儿观察车牌号开头的文字。 师:小朋友,我们住在那个城市啊? 所以北京的车牌号开头统一都是用“京”。那要是其他城市的车前面的是什么字呢? 出示其他省市的车牌号,丰富幼儿对车牌号的认识,引导幼儿说出该城市的简称就是该城市车牌号的开头的字。
4、请幼儿观察除了上面字和字母的区别,还能发现什么。 我们的小轿车车牌号是什么颜色的?那除了小轿车还有什么车?(警车、摩托车、货车等等)那他们的车牌是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用途车的车牌颜色不同)
三、幼儿制作车牌号,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车牌号。老师把26个字母打在ppt上了,引导幼儿知道不是全部的字母都能用到车牌号上(除了i和o)小朋友们喜欢哪一个字母就贴在你喜欢的不同颜色的车牌上,别忘了点点,要点在字母的后面。 1、引导幼儿可以将数字和字母相结合。 2、鼓励幼儿创设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车牌号。
四、幼儿进行总结与分享 请几名幼儿分享自己的车牌号,并说明为什么。
五、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 教师指导幼儿将车牌号贴在自己的衣服前面,教师扮演一辆小汽车,带领幼儿,让幼儿跟随音乐“开着”自己的小汽车跟着教师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将材料和幼儿没做完的车牌号放在美工区,幼儿可以在活动区活动时继续进行操作、设计。
有趣的圆教案及反思篇5
探索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中各种涂色小正方体的数量,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上的规律,以及每种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征,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课前预习时借助三阶或者四阶魔方,观察每个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想想有几种不同的涂色结果;教学活动第一层次中同桌之间交流小正方体涂色分类情况,指名上台指一指自己看到的情况,因为分类对于本节课来说尤为重要。然后抛出问题:棱长9的涂色结果各有多少个?体会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教学活动第二层次中将研究棱长2、3、4正方体中小正方体涂色规律分为两个阶段:扶着孩子们走——棱长2cm的正方体全班同学一齐动手各自摆拼,观察并说清位置特征,想象每一个小正方体都是三面涂色的。接着课件验证,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感受大正方体顶点处的8个小正方体都是三面涂色的;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走——各小组选择一个棱长3cm或者4cm的正方体,合作拼,弄清楚每种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征,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上的规律。汇报涂色结果的过程中,结合孩子们的结论和课件验证,做到扶放有度,引导孩子们详细体会棱长3cm的正方体涂色结果,棱长4cm的正方体的涂色结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教学活动的第三层次中,先猜想棱长5cm的正方体的涂色结果,接着解决课堂开始的棱长9的涂色结果,适时启发想象:是不是所有的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加入微课,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数学模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揭示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数学化的形式表示规律,从而把思维和推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最后,活动的第四个层次:数由“小正方体拼成大正方体的几何体”过程中,去除“动手拼”的过程。这个时候只需要要利用前面积累的活动经验和方法进行问题解决的探究,无需直观观察,只要很好的进行推理想象即可。
有趣的圆教案及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3、初步了解水与人类生活关系,激发幼儿保护水资源。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苹果,一缸米内有桔子)。每组一份白糖、沙。
每组一条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请幼儿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前面有两个金鱼缸,一个缸里装着水,一个缸里装着米。阅读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讲话,不影响别人。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见;米不透明,看不见)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
1、请小朋友米米萝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
(请幼儿讲出结果,使幼儿明白水是会流动的)
2、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3、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白糖被水溶解了)
4、扩散性思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被水溶解。
5、请幼儿把桌上的沙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6、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沙不会被水溶解)
7、请幼儿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鱼缸里。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过几天,水会变得怎样?
(引导幼儿讲出水会变黑变臭)
三、教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遇到水就是溶解,有的则不会,刚才我们小朋友把自己做过实验的水倒到金鱼缸里,水立刻变浑了,过几天,水还会变臭,我们就说水被污染了。以后我们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就记住了,千万不要把东西扔进河里,不要污染我们的小河,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新颖、有趣。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我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再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探索尝试活动,总结水的性质。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通过猜一猜、尝一尝、看一看、抓一抓,去观察、发现、思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发展了直观思维能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情趣很高,没有心不在焉的孩子。让不同的孩子在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的进步,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一个环节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
(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幼儿主体,教师主导”为理念,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现有知识,给幼儿创设应有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提高创造性思维。这样孩子们就会有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有趣的圆教案及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简单的对话。
2、借助教师的语态及画面中生动的动物形象,初步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体验动物们互相帮助的情感,产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故事图卡。
2、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春天图卡,引出主题。
教师:春天来了,什么花开了?(桃花、迎春花)除了它们还有其它很美丽的花儿也开了,它们是谁啊?(杏花、梨花)它们睡了一个冬天,想要感谢叫醒它们的朋友,我们去帮她们找找那个朋友吧!
2、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卡,边听故事,边思考问题。
例如:教师说:“大象,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教师提问:“是不是大象松的土呢?”
是不是小羊松的土呢?小羊怎么说的?
是不是啄木鸟、小蜜蜂松的土呢?它们是怎么说的?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并等待幼儿跟述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看图片,边尝试讲述故事,启发幼儿给故事取名称。
4、采取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丰富故事情节。
还有谁会给树木松土呢?如果小朋友帮树木松土,你愿意吗?你会怎么样去松土呢?
5、情景表演故事。
给幼儿分配角色并带上头饰,表演故事情景。
附故事:
谁松的土
春天,杏树开出粉红色的花。梨树开出白色的花。田野里多美呀。
杏树问:“梨树,我们开出这么美丽的花,可怎么谢谢为我们松土的朋友呀!这朋友是谁呢?”
梨树回答不出来,就问大象:“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大象说:“我会浇水,不会松土。问问别的朋友吧!”
梨树问小羊:“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小羊说:“我只会拔草,不会松土。”
梨树问啄木鸟:“是你给我们松的土吗?”啄木鸟说:“我会捉害虫,给树木看病,不会松土。”
梨树又问小蜜蜂。小蜜蜂说:“我只会采蜜传花粉,不会松土。”
那么究竟是谁给梨树、杏树松的土呢?
这时,一条蚯蚓从土里钻出来。大象说:“噢,我想起来啦!是这位朋友给你们松的土。”
杏树、梨树感谢蚯蚓,把花瓣洒在地上,表示对蚯蚓的感谢。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使幼儿认识和记忆深刻。让幼儿饶有兴趣地理解了整个故事,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把孩子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起来。使他们体会到了做课堂主人的自豪和快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