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组的学生编写不同的教案,我们的教案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认识树的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树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平面图。
(3)学生在平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习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辨认出锐角、直角、钝角,并通过学生动手摆角,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引出顶点与边,为学生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的分类等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通过学生动手摆拼,体现三角形的形成,并通过演示,初步理解三角形意义的`内涵,即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
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练习,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放手给学生探索,有了角的经验,学生不难归纳出三角形的特征,有意识地与角进行对比,深化认识。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我分为三层进行教学,先通过对电线杆、自行车图的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四边形、五边形和三角形木框的实验,总结出三角形的特性,即稳定性。再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特性来解释上图实例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加上课后练习实地操作,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源于生活。
认识树的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认识东南西北》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辨认东南西北是学生在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设计上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学生状况和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农村地区,大多数孩子来自农村,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还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庭学习环境不是很理想。
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具有太大的难度。这部分知识是在二年级认识上下、左右、前后几个方向的基础上深化的,学生已经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向。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注重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并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
(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
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能力目标:通过在熟悉的环境中辨认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教师教法】
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学生学法】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观察、游戏、交流等数学活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猜谜语导入(4分钟)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想不想猜呀?(生:想)
2.课件出示谜语,请同学们猜。
(1)一点一点亮晶晶,越是黑来越是明,手指把它数一数,密密麻麻数不清。(谜底:星星)
(2)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圆圆金球挂空中,千万家财买不来,夜里人人见不着,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谜底:太阳)
3.同学们真聪明,全都猜对了!掌声送给我们自己吧!太阳照亮了大地的每个角落,送来了光明和温暖,谁都离不开它,在生活中,太阳还是一位忠实的向导,能为我们指引方向。这节课,我们就从太阳开始研究生活中的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引出学生熟悉的太阳,再由太阳揭示课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探究新知(20分钟)
1.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
(1)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早上的时候,太阳是从哪边升起的吗?(生:东边)
(2)师追问:那你知道东边是哪边吗?可不可以用你的手指指给老师看看?
(3)讲到这里,老师想到了一首歌谣,(课件出示歌谣)同学们看,你们还记得它吗?(生:记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吧!(生齐读歌谣)
(4)现在,让我们全体起立,面向太阳,好不好?(生:好)现在,你能告诉我你的前面是哪个方向吗?(生:能。我的前面是东面)你的后面是哪个方向?(生:我的后面是西面)你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什么方向?(生:我的左面是北面,我的右面是南面)
(5)小组互相说一说:教室的四面各有什么?(学生互说)
(6)游戏:我说你做
请一名学生上台,按老师的要求朝四个方向走一走。
2.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
(1)同学们,在教室里,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如果我们站在操场上,你还能辨认四个方向吗?(生:能)
(2)小组讨论交流:(课件出示学校操场图)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操场,请仔细观察学校操场周围的建筑,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它们分别在操场的哪一面,好不好?
(3)学生交流并汇报。
3.认识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老师呀,很想知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什么关系,想请四个同学帮帮忙,你们愿意帮帮老师吗?(生:愿意)哇,同学们真热心!这么多同学想帮老师。
(2)请4名学生分别面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站好,并说说各自面对的方向是哪方?其余学生观察东面和西面有什么关系,南面和北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3)师生共同总结: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认识树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认识钟面,学会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刘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看看吗?(出示课件)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小雪人告诉我们答对了。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自由回答)嗯,钟表的作用这么大,想不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呀?那咱们先看看它长什么样吧!(出示课题)
?评析: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a.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漂亮的钟面,拿起来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小钟面,来看看我的超级大钟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钟面)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 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评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说钟面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解决第一个知识点。〕
三、认识整时
1.认识。
(放铃声)听,谁家的钟表响了?(演示晶晶家)原来是晶晶的钟表响了。还不起床快告诉她现在几时了?(出示放大的钟表)你是怎么知道是7时的?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演示课件)
2.巩固。
a.抢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是几时?指着4呢?
b.真不错,欢迎小朋友们到智慧屋来做客,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这些钟面时刻相同的地方。(出示8时、6时、1时)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c.能很快说出钟面上的整时吗?这么自信,那好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出示3时、4时、11时、12时)
d.现在二人一组拨钟练习。
?评析:教师注重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自己去探究。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如:互相说整时环节的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转变了角色,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兴趣的激发下,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口说、眼看、脑想。〕
3.认识电子钟。
现在你们和有着分针、时针的钟表成为好朋友了吗?其实还有一种表,长得很奇怪,要不要看看?(课件演示早晨,晶晶的房间)看到了吗?这是什么表?电子表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课件上演示7:00)
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7时和7:00是一个时刻的两种写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教师和学生唱“找朋友”。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吧。问:“1:00,你的好朋友呢?”教师戴上1:00的头饰,原来在这儿呢!)
?评析:对于电子表的学习,教师采用了一个有趣的活动,既巩固了新知,又放松了学生的身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练习
1.小明的一天。
(出示几组画面学生说几时)希望小朋友们也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回家后制定一个作息计划贴在床头,坚持去做。希望你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好好学习,好吗?
2.动脑筋。(过一小时是几时)
我看小朋友们精神百倍,那咱们再来一个智力大比拼好吗?
?评析:教师设计的练习部分:“小明的一天”、“智慧屋”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课件中所出现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整时有很大帮助。〕
五、总结
歌表演《时间像小马车》时间真的像小马车一样飞快的向前跑着,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让我们都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
?评析:在数学课堂中,适时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惜时”观念。〕
总评:
这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得饶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
1.学生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学习。
“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们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是设计教学的前提。教师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采用情境教学法,用统一的一个动画形象和一个完整的故事将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习。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设计时,教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件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早晨起床、中午吃饭、晚上睡觉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新知。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活动的过程。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课件中所出现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整时有很大帮助。教师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3.设计环节,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合作促进主体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识。在教学中的说钟面、说整时、课后的游戏练习都是教师有意设计的合作学习的环节。
认识树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体的特征和圆柱体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若干个圆柱实物,其中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包装纸的圆柱体。
2、学生准备若干个圆柱体实物。剪下书第127页的图形,胶水。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
2、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1、(1)请学生口答长方形的面积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c=πd c=2πr
(2)口答:
①一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周长是多少?
②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多少?
2、(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教师出示准备的圆柱体,请学生回答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立体图一样吗?如果让你给这个圆柱设计包装纸,你知道需要多少包装纸吗?
1、学生口答
2、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探索
1、圆柱的认识
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3、练习
4、圆柱的侧面积计算:
(1)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推导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充分感知,然后说一说自己对圆柱的认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
底面 2个平面 完全相同 圆
圆柱
侧面 1个 曲面
3、教师指着实物说明,圆柱的上下两面叫做圆柱的底面,然后请学生观察,猜一猜这两个底面大小怎样?
4、让用学生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然后提问:
这是一个什么的面?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7、(1)口答,练习一第1题
(2)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
8、教师拿出一个有包装纸的圆柱体,教师示范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然后贴在黑板上。
9、提问:你发现展开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1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有什么关系?
长方体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11、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圆的周长设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
1、学生仔细观察,用手去摸一摸。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
4、学生回答
5、学生演示教师准备好的两个底面
6、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说说自己对这两个面的感觉。
7、请学生再次看一看,摸一摸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同桌互相说一说底面、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8、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圆柱上画出一条高。
9、学生动手操作
10、学生讨论
11、学生汇报
12、求出圆的周长
c=πd或c=2πr
5、教学例1
6、解决问题
12、教学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13、学生完成解决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完成书本第4页,练一练第2题。
2、完成书本第4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练习反馈:
四、作业
课内作业:练习一第2题
回家作业:1、练习一第3题
2、任取一个圆柱体实物,测量有关数据,计算出它的侧面积。
认识树的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课间活动时,我在听个别幼儿在讲述某某小朋友今天穿着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时,他们分不清红、黄、蓝三种颜色。因此,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认识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我便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红色、黄色、蓝色。
2、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兔子各1只,三种颜色的房子各1座。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篮子各1个,三种颜色的雪花片若干。
3.箱子1个。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客人,小朋友猜猜看都有谁呢?
2.出示红色小兔子,提问:它是谁?
师:这只小兔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红红。
3.依次出示黄色、蓝色小兔子,方法同上。
二.送小兔子回家。
1.师:小兔子告诉我说它们今天要搬新家了,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三间房子,请幼儿说一说,哪一间房子是红红的家?哪一间是黄黄的家?哪一间是蓝蓝的家?
3.送小兔子送回家。
要求:将红红、黄黄、蓝蓝分别送回与它相同颜色的家。
4.大家一起检查。
三.游戏:魔术箱变变变。
玩法:将箱子摇晃几下,从里面取出一样礼物,并告诉大家,你拿到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礼物,然后送给相应的小兔子。
即教师先示范,将箱子上下摇几下,再从中取出一样礼物,告诉幼儿:这是红色的苹果。老师将它送给红红。
请一部分幼儿上前操作。
四.集体游戏:玩雪花片。
1.师:今天小朋友们帮了小兔子们一个大忙,它们很感谢你们。瞧,它们还给小朋友们带来好玩的玩具呢。
2.出示雪花片,提问:这是什么?都有什么颜色?(红、黄、蓝)
3.幼儿自由玩玩具,老师巡视,并提问个别幼儿:“你拿到了什么颜色的雪花片?”
4.将玩具送回家。
(1)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篮子各一个,并让幼儿按颜色将玩具送回家。即:红色雪花片送回红色篮子,黄色雪花片送回黄色篮子,蓝色雪花片送回蓝色篮子。
(2)大家一起检查,看看小朋友是否将玩具送对家。
五.延伸活动
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红色的,哪些是黄色的,哪些是蓝色的,并试着将它们分类放好。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课,是根据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接受新知识情况来设计的。由于我们班孩子没有操作过书本练习,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是以实物操作的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进行操作,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他们都乐于参与其中。
(2)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活动学习氛围,孩子没有约束,学习更主动。
(3)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清楚的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按要求将物品分类放好。
(4)不足的是:集体游戏环节,在请幼儿将雪花片送回家时,我是让幼儿以自由的形式将雪花片送回家的,没有特别地强调纪律,因此,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了。我应该让幼儿分批排好队,再将玩具送回家,课堂纪律才不会乱。
认识树的教案篇6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感目标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承前启后
1、出示主题图。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 2℃ 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引领
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2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认识树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声音,创设情境
师:“嘀哒,嘀哒”,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表的声音。
小结: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产时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钟面。
板书:时、分、秒
二、展开新授:
(一)认识钟面
1、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仔细观察钟面,现在请你们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面,上面分成12大格,还有1-12这些数,和你们家的钟面一样吗?下面请小朋友看仔细,一大格之间有什么变化?
(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
那么两大格呢?三大格呢?……到12大格就有60小格。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钟。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针走一圈呢?如果是两大格两小格呢?
3、时针和分针之间有什么秘密?(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得出结论:1时=60分
那么2小时等于多少分呢?240分等于几小时?
4、我们一节课是40分钟,再过多少分就是1时?你知道1小时里能做些什么呢?
5、1分钟和1小时比要短得多,那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用1分钟做的事呢?
(集体做1分钟口算,让学生感知1分钟有多长)
6、我们了解了时、分,它们都是时间单位,还有比分还要小的时间单位吗?
分和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揭示1分=60秒
1秒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个游戏:5秒内拍手,算出大约每秒拍几下手。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秒来计算?
(二)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时零5分,说说你是怎样看的?8时05分还可以表示成8:05。
6时20分,你又是怎么看的?还可以怎样表示?
9时55分。估计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分别说出自己是怎样看的。
现在有两种答案,究竟谁对谁错,请你找出对方错在哪里,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使对方心服口服。(学生讨论、交流)
选择不同答案的小朋友有反驳的意见吗?
2、遇到类似的情况确实很容易犯错,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要看清楚时针,时针没有过8,说明是7时多。
老师这儿有一个钟面,它只有时针,你能只看时针,说出它是几时多吗?
3、通过刚才大家讨论、交流,现在看钟面上的时刻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看钟面说出所表示的时刻:8:30
10:05通常不满10分钟,我们用零几分来表示。
9:55
2、我们不仅要会看,还要会正确书写,行吗?(两种表示方法都可以)
6:205:4010:10
3、1时=()分1分=()秒
3时=()分4分=()秒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计时单位: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认识树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有勇气在同伴面前大声说话。
2、能用“我叫xx,今年x岁,我是x孩子,喜欢xx”句式介绍自己。
3、了解男女面貌中的性别特征,学会判断性别。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能用“我叫xx,今年x岁,我是x孩子,喜欢xx”句式比较连贯说话。
活动准备:
男、女布娃娃。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导入
出示男女两个布娃娃,请幼儿说说性别,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二、认识自己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喜欢什么?
2、请全体幼儿找到旁边的同伴,相互说说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告诉同伴自己喜欢什么?
三、游戏互动
幼儿在活动室自由站起, 在《找朋友》歌声里,随歌词提示找一个同伴,歌声停止后相互介绍自己。游戏重复多次,引导幼儿找不同的朋友相互介绍。
四、结束活动
1、幼儿随歌声找凳子做朋友回到座位。
2、采访个别幼儿:你在游戏里认识的新朋友有谁?叫什么名字?几岁?喜欢什么?
3、任务:回家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介绍自己。
活动反思:
少一半的'幼儿对教师的提问能积极反应,大部分幼儿比较被动,需要鼓励和再次引导。大多数幼儿能简单自我介绍,在游戏互动环节里,幼儿都能参与活动,在旦表述时语句单一,缺完整、连贯说话的表达能力。所以,有勇气在同伴面前大声说话、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述还需要在不同的领域教学中渗透能力培养,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