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制定一份教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在起草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强调与时俱进,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数学远和近教案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数学远和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加减概念。
2、感受儿歌幽默有趣的语言风格。
3、学习改变儿歌的数字并仿编新的诗句。
4、聆听音乐并用仿编的内容歌唱和表演
活动准备:各种鞋及图卡数张、每人10枚硬币、每人一个小盒子。
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简单加减概念。
活动难点:改变儿歌数字、并仿编新的诗句。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问幼儿:小朋友你有几只脚?穿几只鞋?蜘蛛有几只脚?穿几鞋?
基本部分:
1、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屏幕,念儿歌《蜘蛛买鞋》念过一遍后,请幼儿再次念儿歌。同时拿出与鞋子等值的硬币、念到最后一句:"总共花了10元钱"时,请幼儿算算桌面上总共有多少钱,再作出答案。
2、请幼儿看屏幕做练习,老师点击屏幕上改变位置的鞋子与变值的钱币,请幼儿拿出相应的硬币。
3、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成两种色,几个人扮演卖鞋商,另外几人扮演顾客。拿钱买鞋,然后请幼儿将买卖后的鞋子种类及价钱相应的画上。最后选出几人来根据自己画的图画进行改编儿歌,并唱出来(如幼儿不能顺利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结束部分:师幼共同唱编后的儿歌并做动作。
中班数学远和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重点:
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
讲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如:铅笔、毛线、积木、宽窄卡纸等
活动过程
(1)导入,孙悟空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吗?。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孙悟空的金箍棒让它变粗可以变粗,变细可以变细,今天老师也来教你们这种本领幼儿:…………
(2)观察物体,出示毛线和铅笔,区别粗细老师:看老师手里拿的东西,我们比较一下哪个粗?哪个细?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粗,xx比xx细)
(3)出示彩色卡纸,区别宽窄老师:宝贝们,看下老师手里拿的卡片,我们观察比较一下,哪个宽?哪个窄?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宽,xx比xx窄)
(4)比一比,说一说a、玩游戏,请小朋友找物体,比一比,说一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或细的?
b、再请二组小朋友比较宽窄(引导幼儿说通过比较知道的)
c、总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都学习到了像孙悟空一样的本领,知道了我们是通过比较知道粗细、宽窄,能掌握辨别粗细、宽窄的本领
活动延伸
我们小朋友以后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对物体的粗细宽窄作出对比,回到家里也可以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远和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能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 实物卡(水果、蔬菜群数1—7)、篮子(2个)、数字卡(1—7)、操作纸(按数量画圆圈)、口袋(36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数匹配实物,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探索操作法;实物图片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
1、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出示数字卡片,带幼儿复习3、4、5、6、7的数字。
2、引导幼儿目测数群。
出示实物卡。师:图片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谁来为这些实物卡送上数字朋友。
3、组织活动:按数摆放卡片。(每组放两种数量的卡片)
(1)出示红色、绿色的篮子。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3)提问:放得对不对?这个篮子里的卡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师: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看数字卡片,认读数字。
看图片,进行数量的目测,并说说、送送数字卡片。
按要求放卡片。
答:数量一样。
个别幼儿送数字,大家一起检查。 通过认读游戏,来复习数字,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在集体学习与操作中,让幼儿理解数量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组织幼儿开展操作活动。
1、操作:给数字口袋送礼物。
要求:每人拿一个数字口袋,看好口袋上是数字几,然后给数字口袋送上相应的卡片,卡片上的物品数量要跟口袋上的数字相等。一边送还要一边说:数字x,我送给你x只xx……
2、操作:按数画圆圈。
要求:看下面是数字几,然后在上面对应的格子里画上几个圆圈。一边画一边说:数字x,我送你x个圆圈……
3、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学说句子:数字x,我送给你x只xx……
练习空手画圆圈。
进行操作,完成第一个内容后再操作第二个内容。 根据分组操作,巩固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三、进行活动评价。
(1)师:“现在我们请几个小朋友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操作过程。”
(2) 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 4、5、6、7的认识) 个别讲述操作过程。 幼儿讲述操作的过程,又进一步得到了知识的巩固。
中班数学远和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数数。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水果篮、苹果、猕猴桃、龙眼等新鲜水果、纸制水果篮若干、纸制水果。
活动过程:
一、猜水果
出示水果篮(水果篮用布盖好)
师:这个是什么啊?生:篮子。
师:你们觉得这个篮子装了什么?生:苹果、月饼(梨、饼干……)
师:想不想知道篮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呢?生:想
师:会是什么呢?我请你们来摸摸看,摸好以后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摸到了什么?
请幼儿来摸
师:你摸到什么?(别告诉大家是什么,你让大家猜猜)
生:它是圆圆的,柄是凹进去的。(是苹果)
教师拿出来给大家看是不是苹果
再请一个幼儿来摸
师:你摸到什么?生:它是椭圆形的,毛毛的(是橘子……)
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啊?(教师拿出水果给大家看)生:猕猴桃……
二、制作水果篮
师:今天吴老师去买水果的时候,看到水果店里遇到了个难题,他们的水果篮都被人买光了,水果店里来不急装水果篮了,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忙装水果篮,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师:刚才水果店里的阿姨运来了很多水果和篮子。(出示水果篮)你们有没有发现水果篮上有样特别的东西?生:有圆点(有数字)
师:我们小朋友的眼睛真尖,那你们知道这些圆点和数字用来做什么的?生:圆点有5个就装5个水果进去(数字是5就装5个水果进去)。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就要请你们给水果篮装水果了。生:好的
幼儿开始制作水果篮(水果篮可以自由选择、装得快可以再装个),教师在旁指导。
师: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那么快就把那么多水果篮装好了。但是这些水果篮运到水果店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免得水果篮买不出去。看看谁的小眼睛最尖,能发现错误?生:……(幼儿上来指出错误水果篮)
师:它怎么错了?生:点数和水果不一样多。
师:我们来帮助他把水果篮装对。
……
三、延伸部分
师:我们的水果篮都装对了,你们真厉害,那吴老师要来问问,水果篮是做什么用的?生:送病人、送爷爷奶奶的……
中班数学远和近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15年济南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如下: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从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气温的什么?
师: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各个数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引入:
师:从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平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用怎样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呢?
3、揭示课题:认识折线统计图
二、新授
(一)探究??
1、认识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1)在折线统计图中看到了一些什么?
(2)介绍横轴与纵轴、刻度
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
师: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
(3)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
相同点:横轴与纵轴
不同点:直条表示数量、点表示数量。
(4)看数据师:2015年3月济南市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你是怎样看的?(先看横轴、再看纵轴)(11℃)
师: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7月)
(5)看上升与下降幅度
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上升幅度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
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折线越陡峭程度)2~3月,3~4月
师: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
师: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
(6)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升降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趋势。
(二)探究二
快去看“科技展”!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数量变化趋势
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在这里又一次说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折线统计图主要通过折线的起伏,来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总结: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了清晰地看出变化的情况,常使用省略号省去空白部分。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优点)?
(1)“条形统计图”主要反映的是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体现数量的增减变化。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某地区一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都反映一天各个时刻气温的高低情况;
(2)不同:折线统计图还更能反映一天中气温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2、比一比:
当然是折线统计图!
3、选一选:
(1)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
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
(2)某数学教导主任想了解期中测试各班每个分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分析,每班数学老师会制作。
a。统计表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
4、用一用:
(1)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的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5、猜一猜:
下面的图谁说得对?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知道了使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升降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五、课后请欣赏折线统计图
中班数学远和近教案篇6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5页《比轻重》。
活动过程:
1、猜一猜,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
(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磁铁、2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铁球重,皮球轻。
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3、比一比,谁轻谁重。
(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
(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师小结:
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分享交流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2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将一种物品抽象成数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感知加法的含义。
2.学会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加法运算,初步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幼儿视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丰收的图片磁性教具;玉米、西红柿卡各10张、1—5的点数卡两套、1—10的数字卡、点数卡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儿歌《秋天到》引入并以故事的方式向幼儿讲述,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忙着把地里的庄稼收回来,几只可爱的小白兔也没闲着呀,快看他们也在忙着呢,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小朋友们看图上有两只可爱的小白兔,一只是灰色的一只是白色的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幼儿自由发言(原来他们是在院子里摘苹果呢)分别数一数两只小兔手中苹果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用计数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加法运算
二、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框,玉米卡
1.请两个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长方卡里放玉米,并说出自己放了几个,找出相应的数字放在长方卡的下面,其他小朋友算出一共是几个?并找出总数的数字卡
2.依照方法,将实物换成西红柿,继续练习
3.将实物卡换成点数卡,继续练习
三、幼儿探索操作
1.请幼儿看图,说说图意,猜猜小朋友在做什么
2.请小朋友数一数左右两边的方框分别有几颗草莓,把数字写在下变相对应的方框内,在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几颗草莓,把答案写在最下边的方框内
以下逐一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活动
教师收书及整理工作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3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加减概念。
2、感受儿歌幽默有趣的语言风格。
3、学习改变儿歌的数字并仿编新的诗句。
4、聆听音乐并用仿编的内容歌唱和表演
活动准备:各种鞋及图卡数张、每人10枚硬币、每人一个小盒子。
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简单加减概念。
活动难点:改变儿歌数字、并仿编新的诗句。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问幼儿:小朋友你有几只脚?穿几只鞋?蜘蛛有几只脚?穿几鞋?
基本部分:
1、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屏幕,念儿歌《蜘蛛买鞋》念过一遍后,请幼儿再次念儿歌。同时拿出与鞋子等值的硬币、念到最后一句:“总共花了10元钱”时,请幼儿算算桌面上总共有多少钱,再作出答案。
2、请幼儿看屏幕做练习,老师点击屏幕上改变位置的鞋子与变值的钱币,请幼儿拿出相应的硬币。
3、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成两种色,几个人扮演卖鞋商,另外几人扮演顾客。拿钱买鞋,然后请幼儿将买卖后的鞋子种类及价钱相应的画上。最后选出几人来根据自己画的图画进行改编儿歌,并唱出来(如幼儿不能顺利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结束部分:师幼共同唱编后的儿歌并做动作。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
中班数学远和近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
3、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教学准备]
1、教具: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
课件
2、学具:幼儿自制的小时钟、表现幼儿一日活动的图片每人一套、1dd12的数字头饰2套,分针时针各2根,每人一套作画工具、废旧材料、胶水、剪刀、黏土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探索法、操作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帮助老师修好了钟表,老师可真高兴,谢谢你们,现在我再也不会因为不知到时间而发愁了,只要看看表我就知道是几点了,小朋友你们认识时间吗?
评析:通过谈话,激发了幼儿认识钟表的愿望
2、了解钟表的外部构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有哪些小秘密吗?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表上有哪些数字?(1、2dd12)
师:钟表上还有什么?他们的长短一样吗?粗细一样吗?他们转动的速度一样吗?谁转得快?谁转得慢?(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了结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时钟指一指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师:小朋友发现了时钟这么多的小秘密,你们可真了不起,看,连小叮当也在称赞小朋友呢,来,大家和小叮当打个招呼吧。小叮当想参观我们的幼儿园,下面请小朋友带小叮当一起出发,看看小朋友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参观我们的幼儿园好吗?
3、学习看整点。
(1)师:早上,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小朋友们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的来上幼儿园,小朋友,告诉小叮当你是几点来上幼儿园的?(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自由发言)
师:小朋友看看幼儿园的钟现在是什么时间?看看分针指在什么地方?时针指在哪里?
教师小结:看整点的时间有一个小窍门,分针指在12,时针指在几,就是几点整。小朋友现在你知道我们幼儿园的钟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吗?
(2)(课件演示)上课时间到了,小朋友正在上课,小朋友听得可真认真,看,连小钟表都在夸大家呢。
小朋友看看现在是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评析: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4、通过游戏《时针分针转转转》复习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师:小朋友,游戏的时间到了,让我们和小叮当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我们这个游戏名称是《时针分针转转转》,请12位小朋友分别代表钟面上的12个数字,按照钟表上数字的排列顺序围成一个大圆圈,请两位小朋友分别代表时针、分针,站在圆圈的中间,听小叮当的口令,小叮当说什么时间,时针和分针就赶快把小叮当说的时间表示出来,游戏分成两组,比比看那组的表针转得又对又快。取胜的小队小叮当会奖给他们一张小叮当图片,小朋友有没有取胜的信心?这里有1d12的数字头饰,和时针、分针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带好,我们的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针、分针请小朋友轮换代替,通过游戏,让幼儿巩固有关整点的知识)
评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
5、创作《我的一天》
师:小朋友,拿起你的工具,把你在幼儿园中渡过的一天记下来好吗?
根据幼儿的设想的创作形式(绘画的、泥工的、废物制作的`),让他们自愿组合成小组。
师:下面让我们一边欣赏着钟表店里的美妙音乐,一边设计小钟表吧。
幼儿开始制作。
评析:多样的作业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背景音乐的播放让幼儿有身临其竟的感觉,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乐曲中钟表形象。
6、活动结束
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中班数学远和近教案篇8
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我班的幼儿在手、口一致的的数数时,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我想让他们具体的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特别选择了这个教学内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
2.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
3.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其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
难点: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
活动准备
数字卡各类物品、食物卡。
活动过程
一、从《拍手歌》导入
复习数字宝宝1—10,并随机抽取数字卡,让幼儿念出来。
二、按顺序排列
让幼儿到黑板上把数字卡从1排列到10。
三、数一数
让幼儿数一数物品(铅笔、蝴蝶、小鸭子等)的数量,并能用数字几来表示它。
四、点数
给相应数量的圆涂上颜色,并把数字圈出来。
1.请小朋友到嘟嘟牛家做客,嘟嘟牛拿出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如玉米、西瓜、糖果等。
2.点数:请幼儿到黑板手、口一致的点数。
3.嘟嘟牛忘记了这些好吃东西的数量,请幼儿用涂圆圈的方法标识起来,并把数字圈出来。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点数、涂色、圈数字。
4.请幼儿把课本翻到p11页,教师详细讲解,幼儿作业。
5.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这个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