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述职范文 >教案大全

6的初步认识教案6篇

我们写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准备教案的时候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进度,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6的初步认识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6的初步认识教案6篇

6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小精灵聪聪也非常喜欢,并且他还把我们的校园画成了一幅美的画儿,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校园主题图)

1、从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2、其实,有一位新的数学朋友也藏在画中,猜猜看,它是谁?

3、对了,就是角。它藏在老师拿的三角板中,藏在老爷爷带的剪刀里,还藏在,又藏在,哎呀,到处都是它的足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角。(板书课题)

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老师先来了解一下,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

2、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不少,我们先来研究其中的几个。是啊,角住在哪儿?除了图画中,在我们的身上,面前的课桌上,课堂的周围有没有角的家呢?

3、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上面有角吗?谁过来边指边说给大家听。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是否都是角呢?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接着研究好不好?(电脑演示,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

2、你认为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4、谁来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5、举起你的三角板,给同位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

6、现在,谁再说一下,角到底是什么样的?

(三)巩固练习:

1、现在你知道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了,对吗?谁来判断?(出示图一)

2、看来,数角时不漏数,也不要错数,考考你!(依次出示图一、二、三,让学生数角)

3、许多角合在一起,还可以组成美的图案,欣赏一下。(电脑出示)国庆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帮着园林处的叔叔阿姨用角设计一幅摆花的最佳图案,把我们的高密城打扮得更加美丽,好吗?

(四)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学习用尺子画角。

(1)要想设计,不会画角怎么行?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小组自己研究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画角方法既快又好?(师巡视)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生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老师也来画一个。你们能再画一个开口方向和这个不同的角吗?(找三生板演,余生在下面画,并相互欣赏)

(3)画得真好,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2、做角。

(1)、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一个小巧手的游戏,好不好?你面前有许多材料,除了图形中原有的角,你还能做出其它的角吗?看谁做的角最巧妙,老师这儿还有奖品鼓励呢!

(2)、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做出的角?(生纷纷出示用线绳拉出的角,用圆形纸片折出的角,以及用硬纸壳做成的活动角等等)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看来角有大有小,老师这儿也做了两个角,猜一下,哪个大?为什么?能想个办法验证一下吗?

(2)、这位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重合的过程)

(3)、老师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角的两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以变化。注意看(电脑演示角的两边变长和变短的过程),你又发现了什么?

(4)、对,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齐读一遍。(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还有的问题,比如:角有哪几种?等等,我们还没有及时解决,课余时间,查查资料,并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让老师也分享一下你的成功和快乐,好吗?

6的初步认识教案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八册《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初步感知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并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教学新课

1、自学交流:

(1)师:同学们,关于分数,你想要了解它的哪些知识呢?

生:……

师:先自学一下课本95页的内容,看看课本上能不能回答我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呢?它又能告诉我们哪些知识?

(3)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获得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呢?同座位相互交流一下好吗?

师:谁能给大伙儿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 认识1/2

(1)出示课件一块月饼

教师演示课件平均分。

师:每一块月饼该怎么表示呢?

师:1/2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师生共同用手势演示1/2的意思)同座互相说一遍。

(2)教师出示另一块月饼(圆形纸片)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块月饼,现在我把它分成两份(不平均分),左手的这一份是这块月饼的1/2,右手的这一份也是这块月饼的1/2。老师说得对吗?为什么?

师:这句话中,你认为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呢?

师简要介绍“每一份”“它”的意思。

师: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判断图中涂色部分能否用1/2表示?

师:拿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折出你喜欢的图形的1/2。

教师选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展示(说说表示的意思)

3、认识1/3

(1)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想到些什么?

(2)谁能用一句话说说1/3表示的意思?

(3)课件出示长方形纸,问:怎样找出这张纸的1/3?

师:你能用桌上的纸还能创造出其他的一些分数吗?动手折一折,并用彩笔画出来。

展示交流的作品吗?

4、认识1/5、1/10

(1)学生将书中例3、4的填空独立完成

汇报并板演1/5、1/10,教师演示课件1/10

(3)师:像1/2、1/3……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你还能说出几个分数来吗?”

师:这些分数你们都会读吗?(学生齐读)

师:这些分数的分子都是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一”

6、反馈练习

(1)做书上练习第一题(1、在图上选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表示下面的分数)

(2)课件练习4(判断)

(3)课件练习5(快速抢答:图中涂色部分是全图的几分之一)

(4)思考题:课件练习6

三、小结

师: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能用分数说一句话吗?

四、故事结尾,设置悬念

6的初步认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 ”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

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等教学法 ,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层层升华,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二(1)班准备明天参观科技园,看,他们正在忙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把看到的说给小组同学听。

各小组汇报。

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同学们正在为明天的出行做准备。看,他们正在分食物呢!

这么多分法中,哪种最特别?(分糖果的最特别,每份都一样,每份都是4颗。)

2、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1)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师:每组选一个代表,把你们组的糖果数量以及是怎么分的汇报给大家。

小组1:我们组有6颗糖果,我给他俩都是1颗,我4颗。

小组2:我们组有6颗糖果,分给3个同学,每个人都有2颗。

小组3:我们组有6颗糖果,分给3个同学,每份各是1颗,2颗、3颗。

……

(2)教师追问:这么多种分法中,哪种最公平、公正?

①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颗。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②观察:从糖果分成3份,每份右2颗,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份的数量同样多。)

出示小精灵的话,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3、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2题。徐盛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二、互动新授,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的情境图。

师:要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你知道可以怎样分吗?

让学生分组讨论,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用学具代替桔子,同桌合作分一分。

2、动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分法。

学生分,教师参与学生之中,最后汇报并展示不同的分法。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分法1:一个一个地平均分在6个盘子里,每盘分3个。

分法2: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2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3个盘子里……还剩6个,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分法3:还可以每次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3个放在另一个盘子里,依次类推。

第三种分法分得很快,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可能会说是根据三六十八,就知道每个盘子里应放3个;也可能是想到乘法算式3×6=18,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或者用除法,18除以6等于3,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

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合理,均应给予肯定。

3、再次操作,强化平均分。

师:如果把这18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你还会分吗?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展示分法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分法,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如果把这18个桔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是几个呢?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展示分法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分法,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巩固拓展,解决生活问题。

1、联系实际,练习体验。

(1)出示题目: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法,然后借助学具摆一摆。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代表的汇报进行展示。

(2)把题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盒?”

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有哪些变化(“2份”改成“5份”),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把题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盒?”

学生在组内自由分。

教师小结:把10盒酸奶平均分,虽然分的份数不一样,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2、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1题。

提问:把8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强调平均分),下面有三种分法,哪种分法对?

学生判断,交流反馈:分法1不是平均分,分法2是对的,分法3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是错的。

(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2题。

提问:一共有几个贴纸?平均贴在3条线上,是指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每条线上应贴几个?

尝试解决,并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把你发现的平均分现象汇报给同学、老师和你的父母、朋友。

板书设计:

6的初步认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平均分。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

(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二、展??

(一)认识1/2

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

2、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6、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

(二)认识几分之??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三)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观察比较: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2、1/3、1/6、1/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2、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四)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有两块同样大的月饼(课件出示两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1/2,小丽吃了另一块的1/4,谁吃的多?(

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测。

3、继续猜一猜:有三块同样的巧克力,三个小朋友分别吃了一块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约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一?

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

2、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

6的初步认识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44~46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目标

⑴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⑵在与相同加数连加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节假日你们喜不喜欢去公园玩?那今天,你愿意跟老师去公园看看?公园里可真热闹啊,你看到什么了?(出示情景图)

我们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哦,原来他们在用小棒摆美丽的图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摆了什么啊?(出示摆图形的课件)

二、初步感知

1、这些小朋友们用这些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图案来,真了不起。现在请你观察下,他们摆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数一数。

2、他们摆了几个这样相同的图案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呢?

(1)汇报:怎样列式?板书

(雨伞:4+4+4+4三角形:3+3+3+3+3+3五角星:5+5+5)

这么多数加在一起写的时候感觉怎么样?那如果摆了100个这样的图案这算式会怎样?有没有好办法能让她变得简短些?讨论下

(2)学生讨论,板书有代表性的想法。

6个3:你是数了数这里面3的个数,她用了一句话,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

(3)说一说

你能用这种方法说说另外两个算式的意思吗?

生:4个4 3个5

3、引出乘法

刚才啊,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让这么长的加法算式变短了,那你知道数学家们是怎么样想的吗?

板书:6x3这种表示方法叫乘法板书课题:乘法

三、探究新知

1、感知乘法

看来很多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乘法的知识了,那看到这个乘法算式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x:乘号

教师小结:3表示加数3 6表示3的个数,数数共有6个3相加。因为有6个3相加,所以是6x3。

2、学习乘法的读、写

(1)x:这个乘号像什么?(加号斜过来)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这样的加法得来的,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弯,创造了另外的符号——乘号。乘号在读的时候,我们读:乘

谁来读读这个算式。

(2)6个3相加既可以写成6x3,也可以这样写:板书3x6怎么读那么这两个算式在这里都表示6个3相加。我们看看用乘法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如果有100个3相加,只要怎么就可以啦?那上面的加法算式你能把他改成乘法吗?解释下好吗?也可以?

(3)想一想,写一写刚才我们都顾着来看这些小朋友拼图案了,那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他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吧!玩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

请生在本上列式,再汇报:4+4+4+4+4=5x4或4x5 2+2+2+2+2+2=6x2或2x6 3+3+3+3=4x3或3x4 a、请生读读、(先读加法算式,再读乘法算式)

四、巩固练习

刚才小朋友们发挥了聪明才智把这么多长的连加算式用非常简便的乘法来表示。真棒!掌声鼓励一下。哇,刚才小朋友用什么来鼓掌的?我们每个人有几个手指头?(10)6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手指头?板书:6个10 6x10或10x6

1、那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几只眼睛?我们班有一共有几只眼睛?

2、请生闭上眼睛师拍手让学生说说

3、再让学生练习(课件)

4、出示判断题(课件)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到游乐园里去玩了圈,你有什么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乘法,知道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就可以用乘法来表示,而且特别简便!

6的初步认识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几分之一”概念的形成。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一分好吗?

现在有四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两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什么分法?

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一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呢?每人得到多少呢?

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1/2

1、认识1/2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这一块月饼的?每人得到多少?

看一看两个半块月饼大小一样吗?

分后的两块饼大小完全一样,这就是把饼平均分成两份。这半个月饼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月饼的1/2。

也就是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你们能在这块月饼中找到另外一个1/2吗?

2、 写分数1/2

我们来写一写。

谁来读出这个分数,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几含义,1/2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如果这样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练习:图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 1/2 表示。为什么?

总结:只有平均分才能保证分的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分数。

课件,每人得到的1/2块月饼,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所以我们在描述时,必须要说清是谁的二分之一。

是不是只有分月饼能得到二分之一,还有什么办法得到二分之一。

3、折纸活动

任意拿出一张图形,先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2。

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2?

我们用这三种折法折出长方形的1/2,那么同一个图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

总结:一个月饼,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发现分数

1、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表示?谁来写一写?1/4表示什么意思?

请用正方形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四分之??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怎样写?1/3表示什么意思?

3、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并涂上颜色。1/5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向1/2、1/3、1/4、1/5这样的数都叫分数。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分数吗?

三、巩固练习

1、下列不是平均分的请打×

2、 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说一说理由。

3、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吗?说一说理由。

4、判断题

5、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 ,在( )里划√

同样的正方形,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总结:形状相同可能表示的分数不同,形状不同可能表示的分数相同。

6、会变的正方形:说出正方形 在不同图形中分别用什么数表示?

8、想一想。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一年级15的认识教案5篇

15的认识教案推荐5篇

15的认识教案7篇

认识15和16的教案优秀8篇

认识15和16的教案7篇

认识15和16的教案模板8篇

1至5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5篇

1至5的认识教学反思5篇

1至5的认识教学反思推荐8篇

中班幼儿认识数字7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08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