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述职范文 >教案大全

四年级音乐教案5篇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教案对于教师专业成长,都是有价值的,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音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音乐教案5篇

四年级音乐教案篇1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3|53|1—‖

u

(要求唱的连贯,声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着蛋一样。)

1=4

13|5-|5432|1-||

lilililuli

(要求:li的口形竖一点,找头腔共鸣,声音不要太响。

(2)听音模唱

要求:根据已给的那个音,判断出上面的音。

三、巩固《国歌》

1、回顾国歌的创作背景

2、复习三连音、重音记号

说说什么是三连音,碰到重音记号应该怎么样?

3、唱《国歌》

齐唱、指出缺点、生唱、个别唱、跟录音唱……

四、复习《歌唱祖国》

1、回顾《歌唱祖国》的名称、作者、歌曲所反映的现象等。

2、听《歌唱祖国》

3、生跟琴哼唱旋律

五、:

教学反思

国歌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内容,但是,因为最初的学唱的是从简单的.模仿,连读音都有些缺失。所以学唱时,先了解孩子们的基本情况。本班孩子学唱这首歌曲时,读音基本没有问题。但是节奏的旋律都有些问题。特别是渐强,渐弱,孩子们基本没有概念。所以教学就从孩子们的最弱处开始,通过划拍教学,孩子们对于节奏的掌握有了质的飞跃。

四年级音乐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歌曲《大雁湖》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切分节奏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啊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第三乐句采用第一乐句换头合尾的手法,曲中的上下八度大跳把蒙古族人民的粗犷豪放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抒发了人们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风土人情及民歌音调风格,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

2、学会简单的蒙古动作,并有感情地演唱《大雁湖》。

3、将歌曲中的切分音,八度准确的掌握。

教学重点

1、并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对“啊哈嗬”节奏的准确把握。

2、切分音、八度大跳的准确把握。

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看!他是一位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我们可以从他的服饰中知道他是一位蒙古小朋友,她呀,要邀请我们到她的家乡去做客,一起去感受蒙古的美!现在我们就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到她的家乡蒙古去感受那里的山山水水吧!(播放伴奏音乐和图片)

二、教节奏和旋律ⅰ26ⅰ55.︱56ⅰ

大家觉得这些景色美不美?美!刚才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景色是蒙古的一个景区:大雁湖,它呀!就座落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的草肥水美,栖息着很多很多的珍禽异鸟,大雁湖也在那里安家落户,那里山美、水美、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看到了这么美的景色,老师呀,也想来赞美赞美那里的风光,你听!念“大雁湖好风光啊哈嗬”!同学们请你们也来试试看吧,先有节奏的念准歌词,再唱出旋律!(注意重拍的掌握)老师觉得我们用语言赞美还不够,能不能用我们的歌声来表达表达呢!

三、新课教学

1.初听音乐

提问:你们真棒,能懂得赞美之情!现在我们就跟随音乐到《大雁湖》去看看那里的美景,请你来听听这首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它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

2.教师范唱

提问:这么优美、抒情的歌曲,老师也想把它唱唱,你们欢迎吗?(欢迎),那你们在听的过程中想想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歌中又讲述了哪些景物呢?(中速、景:大雁湖、乌兰泉物:珍禽异鸟、天鹅)

3.朗读歌词

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感受感受,那现在我们有感情的来念一遍歌词,去感受感受大雁湖的那份美吧!(有节奏的朗读、要抑扬顿挫)

4.哼唱旋律:

朗读了一遍歌词,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大雁湖真的好美啊!我们就把这种美的声音带入到旋律中来唱唱,我们用“lu”来哼唱,重点指导切分音和难点处,再完整哼唱一遍,用自豪的语气唱

5.聆听音乐

你们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在听的时候我们可以跟着音乐来对口型,也可以随音乐摇动身体!

6.师生合作唱歌词

同学们,老师真的迫不及待的想听听你们的歌声了,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的'琴一起来唱唱歌曲!(同学们完整唱一遍,指导1、3句要注意强拍的掌握,2、4句注意难点句和四拍唱到底)师唱13句,生唱24句,再指导,再反过来

7.师生齐唱

下面我们一起来把歌曲唱的更加动听点,那就要注意一句和一句之间要换好气,你听听老师是怎么换的,你们来试试!唱好八度的地方、换气

8.教师再范唱一次

现在你们再来听老师唱一遍歌曲,可以随着音乐感受歌曲的优美、抒情。

9.完整演唱要求舒展、连贯

10.学习蒙古动作

蒙古族人民不仅会唱歌而且还擅长于跳舞,那现在你们跟老师一起来学学蒙古动作吧!

(1)一组唱一组做动作,反之再来一遍

(2)集体演唱歌曲

四.欣赏视频《大雁湖》

下面老师要给你们欣赏一首不同音乐风格的大雁湖,请你认真的体验歌曲中那份大草原的宽广,优美,跌宕起伏的感觉(从速度、力度、情绪上去感受)

五、

今天我们要谢谢这位小朋友带我们去参观了那么美丽的蒙古,也一起学习了蒙古族民歌《大雁湖》,感受到了它的音乐优美、抒情、跌宕起伏的特点,知道了大雁湖那里的景色非常的优美,特别吸引我们,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去那里走走看看,领略那里的风景,去欣赏那里的文化,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四年级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第四十五交响曲,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简介:

升f小调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1766年,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任职的艾斯特哈齐府乐团的主人尼古拉斯公爵在一个可以俯瞰诺吉托拉湖全景的风光明媚的地区,修建了一座豪华、壮丽的宫殿,主人特别将它命名为“艾斯特哈齐堡”。宫内规定,管弦乐团的团员和杂役们都不许携带家属进入。

三、乐曲概述

该曲写于1772年,该年正值禁令执行特别严格的时期,多数的团员们全年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宫殿里,见不到家人。海顿在乐团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团长,所以团员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办法改善目前这种不便的生活。海顿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构思了一部交响曲,在乐曲的最后,请参加演奏的乐团团员在演奏完毕以后,一个个收拾乐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下极少数的人,孤单地继续演奏,借此表现出乐团团员们的心情。就这样,海顿写成了《告别交响曲》,调号也选择了代表孤寂的升f小调。据说,当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时,尼古拉斯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马上传令让全体人员放假回家。

四、乐曲赏析

教师播放乐曲,引导学生欣赏:

全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甚快板,升f小调,3/4拍子,奏鸣曲式。以突然出现的全乐队合奏,以及分解和弦急速下降的第一主题开始。乐句单纯,但能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第二乐章,慢板,a大调,3/8拍子。这一节奏徐缓的乐章亦为奏鸣曲式。弦乐器静静地演奏出主题旋律,显得沉静而安详。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升f大调(有六个升记号,在当时可以说极为少见)。全乐章在情调上,属于节奏稍快而较复杂的段落,其中段以三度重叠的两支法国号奏出,但音乐并不因此而显得粗野,依旧典雅庄重,是这个时期海顿最完美的小步舞曲之一。

第四乐章,急板,升f小调,2/2拍子,奏鸣曲式。终乐章分成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交响曲通常的终乐章形式,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第二部分为慢板,3/8拍子,这是最后附加的部分,体现出曲名“告别”的含义。不久,第一双簧管与e调的第二法国号结束演奏。初演时,还特别依照海顿的指示,将谱架上的蜡烛吹熄,团员纷纷抱着乐器依次退场。最后的十四小节,由两个继续演奏着的第一小提琴,在安静而孤寂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五、教师小结:

一、课题:

?愉快的梦》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 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3、进一步学

三、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

五、课前准备:

大歌片、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用欢快的,优美的,跳跃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

2、乐理知识:6/8拍的认识。

(1)、由《秋天多么美》导入6/8拍。

师:听老师弹一首歌,你能马上告诉我它的名字吗?

师:我们能把它的歌谱来唱唱吗?

师:能用lu来哼唱一下吗?(调整声音的位置,统一声音)

师:能用这么美丽的声音把歌词来唱唱吗?

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

师:拍号是多少?强弱规律怎样?三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学了这个三八拍

子。但是,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拍号,它也是以八分音

符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谁来告诉我?

(2)、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能不能整齐的告诉我六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师:那么6/8拍的歌听起来是怎样的呢?

(3)、两声部教学。

师:请大家看这条我专门为大家出示的这条规律,请你听一听,来

感受一下它的强弱。

a.出示规律

5353|5.ˇ345|6464|6.60|

55543|44432ˇ|55567|1.10|

b.视唱旋律(注意换气记号的提示与练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象不象做梦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

请你听听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请大家用声音来表现看看。

(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可怕的)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哪些十分美丽的、令人愉快的梦呢?能告诉我们,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吗?

2、初听音乐。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

3、复听。

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4、复听。

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

5、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6、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7、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9、唱歌词,随琴一起。

10、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1、有感情地演唱。

四、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目标:

1、对所学唱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完全掌握,并且可以自己创编歌词与演唱。

2、复习掌握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少数民族,了解地理位置、风俗特点、生活喜好、劳动内容等各方面。

3、拓展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内容,并以不同形式表现。

教学重难点

1、对歌曲的节奏要充分掌握,并且能够吐字清楚的快速演唱。

2、注意歌曲中的衬词,并可以自己创编歌词与演唱。

教学用具:竹竿舞蹈的竹竿、少数民族资料课件、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则》,并带领同学们共同跳起藏族的舞蹈,特点是甩长袖。〈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藏族的音乐走入课堂,贴近少数民族与本单元内容相互照应。〉

二、复习本单元前几课内容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56朵各具特色的鲜花。在本单元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少数民族,来,共同回忆一下:《刘三姐》——壮族《小山羊》——侗族《天上之春》——维吾尔族还有我们刚才进教室的律动舞蹈是藏族的。以前都是老师给你们介绍,今天要改变一下方式,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

三、认识新的少数民族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少数民族——布依族

1、讨论自己查找有关布依族的资料,一会进行交流。

2、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来展示课件内容,课件中没有的可以用资料和语言来补充。

四、新授歌曲

1、先来共同聆听一遍歌曲,师:听到歌词中说什么了吗?生:听不清,太快了,并且好象不是汉语。

2、教师出示歌词,并且歌词是由不同的颜色写的,一白色,一黄色。

3、学生们分清了白色的是衬词,而黄色的是汉语。现在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也能听懂了。

4、共同读节奏

5、共同按节奏读歌词,讲解歌词含义。

6、唱曲谱

7、加上歌词唱歌曲

8、速度一遍比一遍快,而且吐字要清楚节奏要准确。

9、我们看到了布依族的酒令舞,我们也来跳一跳啊,一定要边唱边跳,其他的同学要帮着打节奏的。

10、进行创编歌词,我们要注意有衬词的地方,加上自己的创编歌词要流畅有意义还要押韵。试一试自己来唱一唱。

学生创编:久不回家忘记路呀,久不看书忘记字呀。

五、扩展思路,充实教材

我们还知道很多少数民族,比如傣族、彝族、苗族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少数民族的好伙伴,现在让我们来共同欣赏各个民族的特色,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

1、班级的一个女孩是鲜族的,她穿来了她的鲜族衣服,并且给我们带来了一段朝鲜舞蹈《道拉吉》。

2、全班同学在《久不唱个忘记歌》伴奏下,边唱边跳竹干舞。

3、展示傣族的舞蹈

4、展示我们汉族的舞蹈

六、 总结:

56个民族是56朵美丽的鲜花,少数民族更加具有特色,而且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我们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兄弟姐妹,真的想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的特色风情,让我们共同的进入56朵花的海洋。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 宜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

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

(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

2、认识反复记号。

3、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捕鱼归来》的创编和表演。

教学过程:

1、学唱《小螺号》。

(1)导入:同学们认识海螺吗?吹过螺号吗?

(2)欣赏歌曲《小螺号》。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4)学唱第一乐段。提问: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节奏有什么特点?指导学唱歌谱,教唱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提问:这一乐段有几个乐句?与第一乐段相比,它的情绪、节奏有什么变化?师分句教唱歌谱、填词演唱。

(6)讲解反复记号。

(7)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两个乐段的情绪对比。

2、活动《捕鱼归来》

(1)导入:同学们见过渔船回到码头的情景吗?请说一说。

(2)学生分别学习演唱海风、海浪、螺号、渔歌的音乐。

(3)全班创作《捕鱼归来》的情景。

3、课堂小结:

这一课的学习,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一定要背熟歌词。

教学目的: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了解、感受中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进教室

2、跟老师一起律动,脚的节拍要准确

二、复习歌曲

1、用歌曲《牧童》作发声训练唱(绿),老师弹奏旋律。

2、放磁带,学生复习歌曲《牧童》

三、歌曲处理

1、《牧童》是一首江苏民歌,歌曲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我们唱这首歌时不能大声喊叫,要有表情地唱。第三段歌词出现了“依呦”,老师启发,赶羊时的绵唱声,这叫衬词。老师再放音乐,看谁唱得好听,看谁有表情地唱。

2、分小组讨论,创编歌曲的力作,探讨三角铁的敲击放法。

3、放音乐,有表情演唱,部分同学表演,打三角铁,老随学生一起表演。

四、唱新歌

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牧童放牧,不仅能放羊,还可以放什么动物。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牧童放牛的歌曲《放牛歌》。(同样的画面,点击鼠标出现牛群、牧童、歌曲)

1、放课件《放牛歌》两遍,学生可默唱

2、老师弹奏并大声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3、同学们,你们在歌唱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

4、让我们再来唱一遍,仿佛你就是那个小牧童,老师看看你怎么放牧,怎样兴致勃勃回家的。(放音乐,学生唱)

五、欣赏《牧童到哪里去了》

1、这个牧童啊,每天去放牧,可是有一天牧童不知哪去了,放牧的是他的爸爸,咦,牧童到哪去了?我们来听一首歌,让同学们在歌曲中找答案?(放《牧童到哪去了》磁带)

2、有谁找到了答案?

3、师:我们找到了牧童,他在希望小学读书呢。他实现了自己上学的愿望,我们是不是为牧童高兴啊!

六、小结: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牧童往日的生活。

复习歌曲《牧童》学生表演;

复习放牛歌,可加上锣、敲、镲的节奏,如没有,可用拍手、拍腿、跺脚。

教学反思: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里,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山童》。

2、导入: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山风:呼呼呼呼;

小草:习唆习唆;

羊跳:蹦达蹦达;

小鸟:唧唧喳喳;

泉水:叮叮咚咚。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泉水:哗哗哗哗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马蹄:嗒嗒嗒嗒

4、声部节奏:将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转成节奏模仿,再改为二声部、三声部等。

如:泉水:哗哗哗哗

马蹄:嗒嗒嗒嗒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5、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叙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要求: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do re mi sol la

(3)小组展示。

(4)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创作的单声部旋律,组合成二声部旋律。

6、将学生的作品录制收集学生档案夹。

教学反思:

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学生富有想象力,音乐感受力、表现力。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年级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泼水节情景的。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所了解。

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x.xxx”“xxx.x”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的正确。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音调也大多相同,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仿其音响。

3、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4、最后在边唱边舞蹈中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唱歌时感情投入,歌声整齐,音乐活动积极参与。

四年级音乐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

2、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二、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三、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

(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

(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四、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五、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六、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七、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8篇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案7篇

小学四年级优秀语文教案6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8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

四年级入学教育教案8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6篇

四年级数学求近似数教案6篇

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563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