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述职范文 >教案大全

6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参考7篇

教案的编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一个周密的教案能够提供教师所需的备课参考和指导,会述职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6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6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参考7篇

6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估算。

2、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一分钟计时口算)

口算卡:

50×9= 60÷20= 40×8= 80÷40=

300×3= 120÷30= 20×3= 180÷60=

60×4= 240÷40= 80×5= 420÷60=

50×9= 240÷60= 6÷2= 400÷80=

24÷6= 720÷90= 40÷8= 359÷40≈

90÷3= 220÷18≈ 80÷4= 80÷38≈

60÷5= 62÷20≈

二、谈话:

师:今天我们学习什么?

生:口算除法。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看屏幕上知道的。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老师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个优点,并且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三、1号学案:

知识点一: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自学 限时5分钟)

1、请打开书78页,看图理解题意:

要求80个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也就是求:( )里面有几个( )。

所以用( )法计算,列式是( )

2、研究口算方法:

方法一:算除法想乘法

因为20×( )=80 所以80÷20=( )

方法二: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因为8÷2=( ) 所以80÷20=( )

3、请你完整的列式解答

时间差不多啦,你完成了吗?看看你的同桌,如果两人都完成,交流你们的学习结果,如有困难,先求助同桌再四人小组合作。

没有问题请总结归纳:

整十数除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①

师:有问题吗?说说你们的意见吧

知识点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5分钟哦,你能行!)

83÷20≈ 80÷19≈

想:观察发现,( )接近( ),所以在计算83÷20≈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 ),因为( )÷( )=( ) ,所以83÷20≈( )

同理,( )接近( ),所以在计算80÷19≈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因为( )÷( )=( ) ,所以80÷19≈( )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把算式中不是( )的数用“ ”法估算成( )数,再进行口算。

很简单吧,同桌看看你们的答案一样吧!“小结”看黑板,和老师的一样吗?

没问题就试试看,你会算吗?(选择其中一竖行,同桌两人口述,要说明你的口算理由啊!)

60÷30= 90÷30= 80÷40=

61÷30≈ 92÷30≈ 80÷38≈

2号学案:(请你按照1号学案方法自学下面内容)

一、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打开书79页(2),快速完成(只说不写)

1、理解题意,要求 就是求 。

2、口算方法:⑴算( )法想( )法

因为 所以 。

⑵利用( )计算

因为 所以 。

3、完整解答。

师生汇报

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计算122÷30≈ 和120÷28≈时(同桌俩人各选一个,照下面的样子说明你的计算方法)

我选择( ),我观察发现:( )接近( ),所以在估算 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 ),因为( )÷( )=( ) ,所以( )

比较1号、2号学案,你来总结:(总结完成后看看我的和你的一样吗?)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是:⑴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是:一般把算式中不是( )的数用“ ”法估算成( )数,再进行口算。

6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0.6。10101010

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88,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哪个最小。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0.6○2.2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6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通过活动,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生:买过。

师:买过什么文具?

生:买过2个笔记本和1支笔。

师:你买的笔记本每个几元,笔每只几元?

生:笔记本每个2元,笔每只1元。

师:,你们能帮他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吗?

生:5元。

师:你怎么算的?

生:先算笔记本的钱2×2=4(元),再算4+1=5(元)

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类的问题。出示课题: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

师:生读题,说说要解决的问题。

生: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师:独立列分步算式解决问题。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6个文具盒多少钱,就是6×7=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42+55=97(元)

师:谁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到一起吗?

生:可以写成:6×7+55

生:还可以写成:55+6×7

师:这两个算式对不对。(小组讨论)

生:第一个对。因为先算乘法,第二个先算加法。

师:像上面的算式无论乘在前还是在后都应该先算,所以都对。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又有加减。应先算乘,后算加减。

讲解:像同学们这样,分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我们还可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两步的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在综合算式中,我们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设计意图: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试试身手。

81—17×4

师:计算这道题时,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81—17×4

=81—68

=13

再次总结: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乘,后算加减。

三、巩固新知

1、完成第59页试一试。

2、将下面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

(1)3×5=15

20+15=35

(2)6×8=48

48—18=30

3、亮亮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多少岁?

答案:1、536、12、20+3×56×8—183、28岁

四、达标反馈

1、24×3+19(注意运算顺序)

2、森林医生。(改正错误)

16+40×8

=56×8

=448

3、小红拿50元钱去买8个6元一个的笔记本,应找回多少钱?

答案:1、912、16+40×83、2元

=16+320

=336

五、课堂小结

师:大家回顾一下,综合算式中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乘,再算加减。

师:为什么?

生:因为加减是同级运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1、我会列式计算。

3个7再加28是多少?

71减去6个8是多少?

2、我来算一算。

65—8×820+5×5

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每天看6页,还剩13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4、妈妈买来12盒月饼,每盒有9块。送给奶奶16块,还剩多少块月饼?

答案:1、49、232、1、453、37页4、92块

板书设计:

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分步:7×6=42(元)42+55=97(元)

综合:7×6+55

=42+55

=97(元)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和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6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1—5各数的认识”。

一、说教材

“1—5各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三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本节课教学的: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如新课开始时,出示课件“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情境导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出示图片,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 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

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6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三年级第一学期p54—5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

2、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在观察、思考、和动手折的过程中,认识和找出对称轴,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4、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数学审美情趣,领会数学美。

5、通过小组协作和交流活动,提高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按对称轴将轴对称图形画完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生活经验,引入新知:

1、出示图片

2、问:这些图形美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反馈:它们都是对称图形。

追问:什么叫做对称?

预设:1)左右相等。2)左右图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3、判断:上面的图形是不是从下面剪出的,为什么?

反馈:第一组是,第二组不是,因为第二组图形左右不对称。

总:生活中也有不少对称现象。

4、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图形也是对称的?

生:反馈。

找一找:打开袋子,找一找对称图形。

学生反馈。

预设1:1、3、5、6、7、8

预设2:1、3、5、7、8

2)问: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吗?

反馈:对折。

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总:像这样对折后,左右两边图形能完全重合的叫做轴对称图形。

出示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巩固新知,认识对称轴:

1、拼一拼:用两个平行四边形平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反馈:

2、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用方格纸判断)

反馈:小火车并不是轴对称图形。松树和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

问:你是如何用方格纸判断图形是否对称的?

生:对准图形的顶点判断。然后数方格。

总结: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它的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我们叫它对称轴(板书)

?策略说明:通过“观察、分类、验证(折)、”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三、数对称轴,拓展思维

1、找一找,数一数

交流反馈。

问: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反馈:图形的边越多,对称轴就越多。……

2、做一做: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比一比谁剪的对称轴最多?

?策略说明: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剪一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和谐的对称美,让学生感到轴对称就在我们身边,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七、总结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体会了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八、作业布置:《练习册》p71—72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2条4条0条无数条1条

画轴对称图形要点:先找对称轴,然后找对称点,再连线。

?策略说明: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剪一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和谐的对称美,让学生感到轴对称就在我们身边,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七、总结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体会了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八、作业布置:《练习册》p71—72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2条4条0 无数条1条

6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有序排列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探究新知。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羊村要举办嘉年华,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师:因为羊村经常受到灰太狼的攻击,所以大门口新装了一个密码锁,想要进入,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可是密码到底是多少呢?(课件出示密码条件)

师:大屏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引导学生要说出1、是用1、2、3组成两位数;2、十位和个位不能一样,也就是像11、22、33这样的数不符合要求)

师:请同学们同桌一组,分工合作,一人拿出数字卡片摆,另一人就在纸上把摆的数记录下来,看看这道门的密码可能是哪些数,比比哪个组写得最全。

2、小组合作。

学生两人合作,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先出示一组没找全且无序的,让孩子们评价。

(2)交换位置:12,21,13,31,23,32

师:谁来评价一下它们组的?他们组是按什么规律摆的'?这样摆有什么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将这几个字板书)

(3)固定十位:13,12,23,21,31,32

师:谁能说说他们组是按什么规律摆的?

(4)固定个位:21,31,32,12,13,23

(这种方法如果出现就讲,如果没出现一带而过)

4、总结。

师:看来我们在进行排列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师:密码锁成功破解,我们可以进入羊村了。可是喜羊羊说了,想要参加他们的嘉年华,还要通过智勇大冲关,大家有信心完成挑战吗?

生:能。

1、第一关:用0、5和7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让孩子们自己在练习卷上回答后集体订正)

2、第二关:用3种颜色给羊村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自己在练习卷上,然后集体订正)

3、第三关:照相问题(让孩子们先同桌互相说方法,然后找学生到前面板演)

4、第四关:搭配衣服问题(自己思考,然后找学生板演)

师:同学们太棒了,让我们一起来参加羊村嘉年华吧。(播放音乐)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板书设计:

搭配问题

不重复,不遗漏

6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7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

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

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

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

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

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

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

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

向?

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现在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臂,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问学校的教学楼等

建筑物在操场的哪一面?

(3)请4位同学面朝4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引导

其他同学观察和发现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

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4)回教室填写例1。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练习一第1题)?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位置与方向

早上太阳在东方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绘制平面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及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

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

3.小组交流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

板书设计:绘制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教学反思】:

第3课时看简单的路线图(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例3及练习一第3、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准备:挂图、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5页例3彩图。

小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街区,我们来帮小明看看这个街区有哪些主要建筑物。在这张图上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小明问的是你,你能准确的告诉他行走路线吗?

二、新知探索

1.图上只标明了北方,其余三个方向你能辨认出来吗?

2.谁能说说少年宫的位置?体育场的位置呢?

按那个小朋友告诉小明的路线能到达少年宫吗?你能告诉小明去体育场怎么走

吗?

3.根据挂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

小结:刚才大家说了好多行走路线,我们在为别人指路的时候要先弄清楚方向,再找到要去的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告诉问路人行走的路线。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5页“做一做”彩图。

生说图上的信息,辨认四个方向。

描述某些建筑物的位置。

2.练习一第3题。

3.练习一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扩展延伸

介绍四大发明的指南针。

板书设计:学看路线图

弄清方向

找到位置

说出路线

?教学反思】:

第4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4及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亲身实践,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运用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北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练习二第1、2、3题。

5、练习二第4题: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说说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五、全课小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7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教案7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7篇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册教案8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603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