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述职范文 >教案大全

冬爷爷的风教案7篇

教案的编写展示了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程度,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解读教材和课程标准,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会述职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冬爷爷的风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冬爷爷的风教案7篇

冬爷爷的风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和立刀旁、两点水、父字头、人字头四个偏旁。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人与自然的互相帮助,和谐共存。

3、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们。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懂得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复习生字(渗透植树造林的意识)

2、出示小树图片:你有什么悄悄话要对小树说吗?

3、看图谈话揭题:出示爷爷图,问:他是谁?和爷爷打声招呼,板书:爷爷,读读“爷爷”这个词(注意轻声);出示小树图,问:他又是谁?和小树也打声招呼。

4、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第1自然段:

师:课文中讲的这棵小树在哪里呢?

⑴学生找到这句话,出示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⑵读读这句话(师范读,注意停顿)。

⑶说话训练:我家门口有_____。

2、第2自然段:

⑴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⑵指导观察课文插图,媒体(北风的声音)

①冬天到了,你有什么感觉?(出示小树冷得发抖的图)小树冷得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小树冷成这样,你们说怎么办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指名说)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②指导学习句子: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请小朋友读读句子,看看课文里的插图,找找看暖和的衣裳在哪儿?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小树身上绑的稻草。说说爷爷是如何给小树穿衣裳的?(用绳子把小树绑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小树着了凉……)

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裳,小树怎么样了?(出示课文插图)从图上哪里看出来?请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⑶指导学习句子:小树不冷了。

⑷练习想像说话: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树,冬天,树叶落光了,在寒风中光着身子会怎么样,闭上眼睛想想看,爷爷给你穿上了衣裳,现在你感觉怎样?请你们读读这段话,把你刚才的感觉说出来。(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高兴地说()

⑸讨论:你们觉得爷爷怎么样?

⑹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谁愿意读?(指读)同学们听见了吗,他不但把句子读得真通顺,也把语气读出来了。大家像他这样也把句子读通顺,读出语气来。)

冬爷爷的风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旋律及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根据创编的节奏性,尝试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

3.在交换乐器时,通过看教师的体态、倾听教师的声音,控制好自己的乐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多次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磁带,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幼儿座位下放置铃鼓、串铃、圆舞板等乐器。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幼儿倾听。

幼儿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回忆歌曲基本内容。

2. 幼儿尝试为歌曲创编节奏型。

教师完整地范唱,同时鼓励幼儿有节奏地拍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整体结构。

教师:我来唱歌,你们用拍手的方法为音乐伴奏。(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跟教师一起边学唱歌曲边有节奏地拍手。

教师引导幼儿将拍手动作转化成“身体动作总谱”。

教师:现在我们不光要拍手,还要拍身体的其他部位。可以拍身体的哪些部位呢?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遇到不同节奏型时匹配身体不同部位。

教师反馈幼儿的身体动作并集体练习。

教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动作做给大家看。(教师只哼歌曲的第一句,作为开头提示)

教师:我们一起跟着一个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带领集体模仿个别幼儿的动作,用同样模式的节奏型随乐练习,只练习四句)。

3.引导幼儿先集体后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教师:现在,我是指挥,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注意最后一句要和指挥做的一样。(两种节奏型都要练习) 教师指挥幼儿练习身体动作。

教师:现在我来指挥。我指挥到哪一组哪组就做动作。

4.引导幼儿演奏打击乐器。

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空手做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

教师:请你们先看看椅子下是什么乐器,然后看我的指挥,空手做演奏乐器的动作。

教师指挥幼儿拿打击乐器,集体演奏1—2遍。

教师指导幼儿自由交换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教师(放低音量):交换乐器之前,请小朋友把手里的乐器轻轻放在椅子上,然后找到另一个你想演奏的位置下。我数到3时,请大家迅速找到自己的新位置下的新乐器。

5.教师组织幼儿收放打击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冬爷爷的风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学习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2、尝试选择2~3种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1、《爷爷为我打月饼》教师教学资源

2、月饼图片

3、圆鼓板、手铃、三角铁等乐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学习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难点:尝试选择2~3种乐器进行演奏。

设计思路:

1、图片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播放月饼图片)师幼共同欣赏月饼图片,交流月饼的特征,回忆中秋节习俗,引发幼儿兴趣!

2、熟悉歌曲旋律,学唱儿歌。

师:“刘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有关月饼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儿歌)

(1)幼儿倾听,提问儿歌中有谁,在干什么等,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2)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3、用肢体动作练习歌曲节奏

(1)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为儿歌伴奏“爷爷说打月饼很辛苦希望小朋友们为他的儿歌配上好听的伴奏,爷爷就不累了!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要怎么给儿歌伴奏呢?”(引导幼儿拍打肢体各部位为儿歌伴奏,拍手、拍肩、拍腿、跺脚、抖手等等)

(2)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身体动作,掌握歌曲节奏。

(3)将幼儿分成三组,先分组练习,然后教师指挥幼儿分别用肢体动作合作练习。

4、探索打击乐器的配器方案

“刘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带来了几样新朋友,为我们的儿歌配上好听的伴奏,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都有谁!”(师带幼儿认识乐器,并讲解乐器的使用方法)

“我们要怎么用这些乐器给儿歌伴奏呢?”(引导幼儿讨论选择适宜的乐器,如拍手的地方用什么乐器等。)

5、打击乐器演奏

(1)幼儿自由选择乐器,看教师指挥,集体演奏几遍。

(2)幼儿自由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3)组织幼儿收放打击乐器。

过程中提醒幼儿轻拿轻放乐器。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节奏图谱及乐器,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活动,引导幼儿尝试做小指挥。

冬爷爷的风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并练习清晰的咬字和吐字。

2、节奏创编练习,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

3、欣赏“映山红”,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4、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教学重、难点:

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注意附点音符、休止符的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动物卡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节奏

1、教师放音乐、做律动。

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

2、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

提问: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

3、鸡:

叽叽叽、xxx

xxx

用木鱼敲击节奏。

鸟:

吱吱、x

x

用鼓敲击节奏。

喜鹊:

喳喳、xx

xx

三角铁敲击节奏。

蜜蜂:

嗡嗡嗡嗡、xxxx

xxxx

沙槌敲击节奏。

二、欣赏“映山红”

1、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唱的《映山红》。

2、这首作品表达了什么情绪?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三、歌曲

1、放录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当年音乐的'情绪。(爷爷为我打月饼)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

学生回答:活泼、有趣。

2、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3、视唱歌曲的旋律。

4、按节奏凑词:轻声模唱歌词。

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音乐创编活动

学生分两组进行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

第一组:用打击乐器,打架子鼓为歌曲伴奏。

第二组:编舞,用舞蹈表演。

五、表演:

架子鼓、打击乐伴奏、歌表演。

齐唱表演:第一遍唱本课歌词,第二遍唱自编词。

六、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1、学习连音奏法,以567三个音进行练习“小宝宝要睡觉”。

2、学过的三个音编一段小曲,编好后先唱一唱,再吹一吹。

七、小结

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冬爷爷的风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的线索积极思考。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初步认识常见食物及动物的影子。

2、物质准备:ppt、图片南瓜、豆腐干、鸭子、胡萝卜、青菜、鸡蛋、土豆、黄瓜、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

活动过程

一、谁的家——引起兴趣、说明要求

1、这是谁家?从哪里看出来的?

2、南瓜先生家来了很多客人,数数一共有几个?

:今天的数数方法跟以前的不同,今天的东西排成了一个圈,所以要数清楚的话,就要先找一个起点,再挨个儿数下去,数过得不要再数,就能数清了。

二、我是谁——观察图片、发现交流

1、猜猜这些客人是谁?

2、出示正影一一认识。

3、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的菜来到南瓜先生家呢?

4、原来是要找邻居(简单了解“邻居”的`概念)。

:原来邻居就是在自己隔壁的,或是楼上楼下的人。

三、找朋友——幼儿操作、知识转化

1、南瓜爷爷会找谁做邻居呢?

2、第一次操作,根据自己原有经验勾出感觉是蔬菜的东西。(简单交流结果)

3、南瓜爷爷要找蔬菜的朋友,什么是蔬菜?

: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4、第二次操作,观察情况。(用黑色的笔重新圈出是蔬菜的东西)

5、依次讲评7种菜,究竟哪些是蔬菜。

:原来土豆、青菜、胡萝卜、黄瓜都是种出来的、可以烧成菜的植物。

活动延伸

南瓜先生只准备了3幢房子,怎么住下4个邻居呢?谁和谁住在一起比较好?引导幼儿拓展思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个目标是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的线索积极思考。第二个目标是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活动中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十分感兴趣,当他们看到蔬菜以及其他食物的轮廓时,都能大胆展开想象,并能说出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积极按照课件的线索为南瓜先生寻找合适的邻居。

冬爷爷的风教案篇6

?爷爷和小树》教案第二课时

一、检查生字: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爷爷和小树》的生字,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好不好?(请出咱们的生字宝宝,齐读,开火车比赛!你们这么棒呀!老师相信你们这节课的表现回更出色!给自己鼓鼓劲

二、质疑导课

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呢?(生答)那么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爷爷和小树》。

三、课文学习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两人对读,可以表演读)

2、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图片)

3、生边讲故事老师边问:课文当中是怎样写的呢?(图片出示出现字幕)

4、理解第一幅图

(1)数数共几句话?读第一句:你知道小树的衣裳是什么吗?(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看到这里,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又要提问题了?(边提边找学生回答)

(2)教师点拨:小树为什么要穿衣裳?(冬天;若不穿小树会被冻死)

(3)出示.课件:寒雪中的小树风声)

(4)看着这纷飞的雪花,听着这呼呼的风声你的感觉会怎么样——冷,小树和你一样也会感觉很冷,它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谁能表演给大家看呢!

(5)老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为了不让小树受冻,给小树穿上了所以小树可见老爷爷对小树是多么的爱护呀!

板书:爱护

(6)谁能有感情的读出爷爷对小树的细心爱护(重点放在“冬天、暖和、不冷”)再找学生读。

引入:如果你是小树老爷爷这么照顾自己你会怎么说?小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它却认真地做了,我们看小树又是怎样感谢爷爷的呢?

5、(展示第二幅图)。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先读课文,再互相提问题。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回答的好。

6、小组回答教师点拨:

(1)、“绿色的小伞”在这指什么?枝叶茂盛的树冠)

(2)、爷爷为什么不热了?

延伸:可见人和树之间应当互爱互助(板书)

如果你是爷爷,在树阴下乘凉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喜悦)

请把小树对爷爷的'报答之情及爷爷那种满足、喜悦读出来!

(3)、听录音,感受人和树之间的那种友爱互助的感情

四、想象练习(爷爷和小树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它们之间永远那么友爱,你能想象一下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它们又在干什么吗?(出示.课件:编故事——)

五、拓展天地

1、孩子们,你们看,不管是新春,还是盛夏;也不管是深秋,还是严冬,爷爷和小树都在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此时此刻,你要说些什么吗?(保护树木)

2、当然了,在我们周围也有好多热爱环境,保护树木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树木长得可茂盛了,你想看吗?(展示树木图片),这些树长得这么高大、这么茂盛,这么喜人,凝聚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呀!

当然,树木也在不时的回报我们,树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生答:长果实、做木材、做药材、烧火、做家具、净化空气、防沙等等).课件展示“沙化”多可怕呀,没有了树木,就失去了我们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说——

课件:滚动的字幕: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因为树木无时无刻不在回报我们.(伴有歌声)

歌声中,齐读字幕内容,老师结语:

孩子们,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们会以自己独特。

冬爷爷的风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知识,并在实践中理解“引力”一词。教学重点:通过桃子落地的事,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让他们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地心引力”一词。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字谜。(课件出示)地球爷爷有手吗?他的手是什么样的?

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小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指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探究、感悟。

1.地球爷爷的手到底有多么神奇呢?大家快打开书翻到31课。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课文时,你想提醒大家点什么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2.看,谁来了?小兔要到小猴家做客,邀请我们一起去呢,去不去?途中会遇到很多生字朋友:认读本课有音节的生词:他俩、摘桃子、伯伯、而且、踢到、地心引力。

3.俩、摘、伯、而、且、踢、引、(课件出示)

4.课件出示(摘桃子)

5.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来到小猴的家。两个好朋友见面可高兴了,他们是怎么一起玩耍的呢?谁愿来读故事给大家听?你想怎么读?(一共有11个自然段,我想请xxx为同学来接读)其中着重读第5、7、10自然段。)

7.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读了地球爷爷说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小组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的形式发表交流和讨论的结果。)

8.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答复。)

9.指点:我们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这些磁铁一样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铁的不知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多轻,最后总是会掉下来了吗?(板书:地心引力)

11.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三、拓展与巩固。

1.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一一一也就是“地心引力”?(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师生共同评议。)

2.指点。展示:我们的地球爷爷,它用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一一一“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大家想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自由想像说。)3.总结谈话: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让我们睁开双眼,开动脑筋吧。

四、作业设计: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一课以童话的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时,我利用猜字谜导入,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由于我巧妙地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了课堂上,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使用于整个课堂,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在教学达到高潮时,又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科学,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再次学生举例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这种由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留心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的品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夏天的风和雨教案精选5篇

大自然里的风教案5篇

大自然里的风教案精选6篇

大自然里的风教案推荐6篇

写爷爷戒烟的作文7篇

我的爷爷400字作文7篇

让爷爷戒烟的作文推荐7篇

家乡冬天的风作文7篇

家乡的风作文600字优秀7篇

家乡的风作文600字优质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812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