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述职范文 >教案大全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5篇

我们在教案中要写明自己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不管是哪个学科的教师,都是要在上课前将教案准备好的,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5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六、八自然段。

3、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

2、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茶乡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感受茶乡人生活的美好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身边的人有哪些人喜欢喝茶?都喝什么茶?你知道哪些关于“茶”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认识我们江苏太湖的名茶“碧螺春”。

二、范读课文(听录音)

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为什么茶叶的名字要用上“春”呢?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全班交流)

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在小组进行纠错。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碧螺春的产地和她的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在,你来把这个传说介绍给大家,好吗?

2、你从碧螺春的传说中了解了什么?(香)怪不得古代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入出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二、精读感悟

1、出示图画、走进茶乡

(1)“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2)学生汇报

(3)给这幅图加上一个名字,并且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湖山的茶园风景美,采茶的姑娘神态美、动作美,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江南春光图。

2、角色扮演、体验茶艺

(1)自由读,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根据交流出示:“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一下翻飞,煞是好看。”(出示多媒体课件)

(3)学生演示

(4)从这些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技艺高超)

(5)为什么称它“工艺茶”?

3、实物演示、观察品茶

(1)现场沏茶引导观察

(2)汇报:你们看到了什么?

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的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

(3)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4)读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5)交流:色:碧绿清澈

香:清香扑鼻

味:甜津津的

形:清螺入水,姿态动人

(6)有感情地诵读这一段,体会品尝碧螺春茶的温馨和惬意。

小结:怪不得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碧螺春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茶”啊!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拓展练习

如果你是江南碧螺春有限公司的广告策划人员为碧螺春进行广告宣传,你的广告语将怎样设计?

五、板书

碧螺春

清晨采茶图(喜爱)

入夜焙茶图(敬佩)

月夜品茶图(陶醉)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辨析“卜”、“瞥”、“藉”等字的读音、字形,重点理解并积累“慰藉”、“扫荡”、“神奇”、“真切”等词语。

2、从“天窗是什么样的”和“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两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慰藉,通过质疑、解答,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含义。

3、体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根据“说写双通道”的练习,开展说话训练。背诵课文第7节。

4、理解作者对天窗的喜爱之情,感受想象的乐趣。

教学重点:

从“天窗是什么样的”和“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两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准备:

老师

课件

学生

1、读课文,自学下列词语:“慰藉”、“扫荡”、“神奇”、“真切”等

2、依据“阅读新体验”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认识作家——茅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演示:天窗

(1)启发学生思考:“天窗”的特别之处

(2)出示: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齐声读

2、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农村,这样的窗户随处可见。给在那里的活泼好想孩子带去了不一般的生活。一位作家也对它留下深刻印象,写下了文章《天窗》。板书课题

说明

通过图片引入加深学生对天窗的感性认识,使思考更直接,直奔主题,为感知环节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

过渡:天窗为什么要开在屋顶上呢?这样一扇简陋的天窗对孩子们意味着什么,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写下这篇文章呢?

(一)自读课文思考

天窗是什么样的?

天窗在什么情况下成了孩子们的慰藉?

1、交流问题一,出示课文1-3节

(1)师引读:乡下的房子只有——碰到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于是——

(2)出示句子,再读:乡下人为了采光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板书:一个小方洞

2、交流问题二,学习词语“慰藉”

出示句子: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

(1)“藉”的读音、字形(与“籍”区分),“慰藉”的意思

课文中“慰藉”指的是?

板书:慰藉

(2)理解:“这时候”是什么时候?

(3)读句子

(二)从课文的这两个方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明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后的一个练习要求,此环节帮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即“天窗的样子”“天窗是孩子们下雨天,晚上不想睡时的慰藉”。这样的指导才有层次,学生的概括才会有条理,使老师的指导体现过程。

三、结合朗读,学习感受

(一)文中两次提到“天窗是孩子们惟一的慰藉”,请你默读第四节,用因为……所以……说说夏天阵雨时,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

1、出示比喻句:“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读一读

讨论:这句话是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用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写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严严实实的情景。)

想象一下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情(沮丧、孤寂、无奈)

朗读指导,体会当时的情景。

小结:屋子四周严严实实的,活泼好动的孩子只有通过天窗看世界,因此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

2、学习第五小节

这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慰藉?(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要求)

(1)出示比喻句:透过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体会“卜落卜落” (声音轻巧) 闪电“带子似的、一瞥”(动作快捷、

利落)在作者的眼里雨点是可爱的,会跳跃,闪电像顽皮的孩子似的看了一眼就逃走了,天窗外面多么有趣啊!

指名读

(2)出示句子:你想象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这些风雨雷电的威力比他们真实看到的要大十倍百

倍,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猛烈的风雨雷电呢?

让我们来听听这些风声、雨声和雷声。出示课件

理解:扫荡

(3)指导读第五节(指名读——师范读——男女同学对读)

小结:天窗很小,看到的外面世界也极有限,但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从看到下雨想象到风声、雷电之声。通过想象忘却了内心的郁闷与无奈,得到了乐趣,得到安慰。

板书:看到 想象到

(二)而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对于那些被家长逼着上床去休息的孩子们来说,透过这扇小小的天窗,又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呢?

1、学习第六、七小节

晚上,透过天窗我们总觉得离夜空好近,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呢?让我们读读作者当时的感受。

指名读课文的第六、七节

作者透过天窗,看到的是一颗星,想象到的是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看到的是一朵云,想象到的是无数奇幻的云彩;看到的是一条黑影,想象到的是蝙蝠、夜莺、猫头鹰。

学习句中写作方法——排比、想象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富有变化的,他们将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

纵即逝的黑影组成一体,构成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夜的世界。读读课文,试着把下面这段话说具体。

满天的繁星就像 ,又像 ,还像 。

奇幻的云彩好似 的山 , 的马, 的巨人 ,

的 。

齐读:这该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夜景啊!

引读,读出气势:偶尔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孩子们就想象到

这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总之——

2、小结:这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都是从天窗获得的。孩子们从天窗里得到的安慰,就是想象所带来的无穷的,也是的乐趣。

3、指导学生背诵第7节

说明

第5、7节的教学设计运用媒体促读,句式训练,想象说话等多种手段突破教学难点——体会学习比喻、排比修辞方法的作用,并充分给予学生说的机会,老师以读代讲,学生有感而发,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总结升华,引导质疑,认识作者

(一)学习第八节,体会“神奇”

出示句子: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情!

1、怪不得作者感叹——指导读句,注意三个感叹号!(指名读,男女生读)

2、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神奇”体现在哪儿?

板书:神奇

(二)引读第九节,质疑

1、引读: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感谢的。因为——

2、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出示最后一句话。)

3、引导学生思考: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

4、学生自读第4——7节讨论,交流

①出示句子: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情!

②解疑:“有”和“实”是指想象出的事物。文中孩子的想象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自由联想,自由组合,所以会更真切、广阔、复杂、实在。

理解:真切

5.总结:第八节中的“天窗”就是指一切想象的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些机会,积极动脑,展开想象。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三)认识作家茅盾,出示资料

说明

对第9节的理解,是全文的难点,引导学生质疑反而会使学习水到渠成。在讨论释疑时,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的回顾来再次体味作者写文的真意所在——要学着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创造美好的生活。在学完课文后,再来介绍作者以及文章的背景,学生对作者的敬仰才会更真切,对文章的理解也更透彻。

五、学习方法,布置作业

1、思考:文中的孩子是如何想象的?小结:通过仔细的观察从声音、数量、形状、颜色等多方面展开的合理想象。

2、“说写双通道”练习指导。(根据以上“小结”引导思路。)

3、作业:乘汽车或火车时,仔细看看窗外的世界,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可以用上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它写具体。

说明

本文的修辞是一大特点,特别是有关想象的描写。但学生会将多角度的合理想象与胡思乱想混为一谈,结尾时有章法的提炼是很有必要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篇3

教材分析:

?碧螺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六、八自然段。

3、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

4、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表达的准确与细致,积累相关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碧螺春的。

2、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重难点分析:

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入题。

1、谈话导入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苏州盛产一种以“蜷曲成螺,碧绿清香”而驰名的茶,它就叫“碧螺春”。(板书课题)

2、交流课前查阅的关于“碧螺春”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

初读要求:出示课件

(1)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2)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碧螺春哪几方面的内容。。

2、检查效果。

(1)出示生词,这些生字生词中你认为哪些生字的音与形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

交流预设:

津:读音是“jīn”。

赢:最下面的组成是“月”、“贝”、“凡”。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请学生说说文章写了些什么?

交流预设:

课文写了碧螺春的传说、碧螺春的采摘、碧螺春的制作、品尝碧螺春以及人们对碧螺春的评价和喜欢。

二、导读——细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件

(1)学生快速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将第二段转化成自己的话,向同学们介绍关于碧螺春的“传说”。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课件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这幅画面。

(2)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很美,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交流预设:

茶乡的环境是美丽的。

采茶姑娘是美丽的。

他们劳动时的场面是美丽的。

3、学习课文五、六自然段。

出示课件

(1)默读第5第6自然段,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2)小组交流:目睹了焙茶手制作碧螺春茶的情景,那么,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交流预设:

“入夜山村里万家灯火,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

碧螺春制作过程是令人新奇的,炒茶师傅的技艺是高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升华情感。

1、回忆上节课学习了关于碧螺春的哪些内容。

2、教师导入:这节课学习碧螺春的色、香、味、形以及人们对碧螺春的评价。

二、导练——迁移应用。

1、学习第8自然段。

(1)同桌互读课文第8自然段。

(2)边读文边勾画:文中哪里体现了碧螺春的色、香、味、形。

完成板书:

色:碧绿清澈

香:清香扑鼻

味:甜津津

形:青螺入水,姿态动人

小结: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

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课件

(1)说说“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句话饱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交流预设:

饱含了作者对碧螺春的喜爱,以及对中国茶文化的热爱和对茶乡的赞美。

3、请你们学着外国诗人那样,也来学写一句诗,赞美碧螺春茶。

三、拓展练习

出示课件

1、给课文中描写的几个画面分别命名。

2、根据对碧螺春的了解,设计广告语,宣传碧螺春。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读准词语“渑池、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的音;能在语境中理解“勃然变色、声色俱厉、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借助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知道渑池之会的功劳是二人通力合作的结果;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句。

3、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

2、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关于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整体感知。

1、 揭示课题:35《将相和》

2、 理解课题:课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从课题知道课文讲什么?

3、 默读全文,了解“不和”的原因。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4、 指导朗读廉颇的话,引入渑池之会。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渑池之会

1、 自渎3——8小节,想想:渑池之会这个故事围绕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介绍乐器“瑟”和“缶”。

3、 再读3——8小节,划出蔺相如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想他问什么这样说?

4、 理解蔺相如说的两句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出示句子:“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理解句子:

句一:“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结合学生的交流,随即联系前文秦王的话和第二节蔺相如劝赵王赴渑池会的内容。)=

句二:“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师补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内容)

(能从蔺相如的话中知道他这么说、这么做的原因,感受蔺相如在秦王面前不甘示弱、大智大勇)

指导朗读

5、 小结:蔺相如是不是没有能耐,就凭一张嘴呢?看来廉颇说错了。

负荆请罪

1、齐读廉颇的话,并指名转述。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提示学生在这里转述要有称呼,用敬语。)

2、自由读10——14小节,找找:蔺相如听到这话怎么做?怎么说的?

3、理解蔺相如说的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正确转述

出示句子:“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别人不是就有机可乘了吗?”

4、 过渡:原来蔺相如对外不甘示弱;对内却处处示弱。不是因为怕,而是以国

为重。

5、 联系上下文说说:廉颇“不应该”什么?于是他怎么做?

6、 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

出示句子: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来到蔺相如门上。

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负荆请罪。“负”的意思就是:背。

7、 想象说话

廉颇二人见面会说什么?展开合理想象。

三、总结全文、合为一体。

从此两人结为知己,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你、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的历史故事——《将相和》。

板书设计:

35、将相和

(完璧归赵)蔺相如 (渑池之会)

以国家利益为重

(不服气)廉颇(负荆请罪)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教案篇5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总结(学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如花的季节,如梦的年华,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不经意地埋怨命运的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学习太苦。其实,丰富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童年的生活,无忧无虑,童年的时光,天真烂漫,金色的年华,令人深深怀念。本单元以“金色年华”为主题,所选文章,说的是真话,抒的是真情,字字句句都拨动你的心弦,激起你的共鸣。相信你一定已经受到感染,从而珍惜这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金色年华。

学习目标

1、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的情感。

2、根据作品的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3、体会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意义,珍惜金色年华。

4、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主动与人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课文内容回放

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往事依依》、《幼时记趣》、《幼时记趣》、《伟人细胞》这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试试看,你一定能行。

基础知识乐园

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重读(chóng)徜徉(chángyáng)浩淼(miǎo)绚丽(xuàn)婵娟(chán)

雕镂(lu)镌刻(juān)铭刻(míng)迸溅(bèng)穹窿(qiónglóng)

丘壑(hè)积攒(zǎn)沉淀(diàn)犀利(xī)撷取(xié)

豁达(hu)荟萃(huìcuì)跻身(jī)自诩(xǔ)聘请(pìn)履历(lǚ)

2、默一默,看谁对得多。

记忆犹新,搜索枯肠,历历在目,走投无路,津津有味,谆谆教导

美不胜收,眼花缭乱,心旷神怡,滚瓜烂熟,鸦雀无声,五彩纷呈

明察秋毫,庞然大物,白驹过隙,茫然若失,一视同仁,谈笑风生

其貌不扬,罪魁祸首,指手画脚,不屈不挠,出手不凡,道听途说

茅塞顿开,咬文嚼字,无动于衷,出谋划策,一鸣惊人,鸡毛蒜皮

3、用一用,看谁用得准。

请你将“历历在目”、“搜索枯肠”、“眼花缭乱”、“信口”连成一段合理的话,词语顺序可颠倒。(不超过50个字)

4、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我们中华民族的诗歌园地里,有很多歌咏祖国风物或者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诗,于漪老师至今还记得,你读过的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吗?试着写写看,不能写得太少哟,否则你会落后的。

文学知识集锦

熟记、巧记必要的文学文化知识是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复习时可千万不能哟。

1、田汉(1898-1968)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原名寿昌,湖南长沙人。所写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谙曲传唱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后被采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幼时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苏州人,清代散文家。著有《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

3、秦文君,当代女作家。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

另外,《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也不能忽视呀!我们来测试一下,看你这方面的知识如何?

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你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甲同学:《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智深(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一位侠肝义胆、见义勇为的英雄。(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你的讲述:

文言芳草地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熟练地掌握它,不仅能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与历史,还可以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学好文言文犹为重要。下面对沈复的《幼时记趣》一文展开竞赛,看谁能得冠军。

1、朗读文言文,要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子。试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3)果如鹤唳去端,怡然称快。

(4)盖一癞蛤蟆也。

3、文言文用语简练,因此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要根据句子的意思补出一些内容。如“群鹤舞空”就要翻成“群鹤舞(于)空”(一群鹤在空中飞舞)。请你根据文言文这一特点,试补充下列句中省略的部分。

(1)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2)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借助联想和想象,移情于境,写出了自己的“物外之趣”。骆宾王幼时也善于观察,写过一首关于动物的富有童趣的诗歌,你能默写出来的吗?

攻克难关

1、于漪老师《往事依依》一文中写到“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悲歌慷慨”写出了老师什么情态?传达了老师的什么感情?)

(赏析:“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写出了老师被词中情怀深深感染,情不自禁的情状。“悲歌慷慨”既表现了老师朗读时的神态,又传达出一种爱国情感。)

上课时,你留心过老师讲课时的情态吗?你的情绪又受到怎样的感染呢?试用几句话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好吗?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赏析:这里突出了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作者由丛草、虫蚁、土砾联想到山林、野兽的美景,进入了心旷神怡之境,丰富了美的'感受,获得移情入境、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

走进公园或田野,寻找一株花草,一只小鸟或者其他的任何一个引起你兴趣的事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和联想,写一段话,记下你的见闻和感受。

3、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赏析:这一句话写出了北大给我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作者对生活充满了渴望,渴望在理性的精神世界里自由飞翔,自由创造。)

试着仿写:天地里,我渴望,渴望,渴望有

4.连剪个线头都不相信堂堂的贾里?他猛一下脱掉西装,抄起把剪刀,眼疾手快地几下消除了羽纱上的线头,……不料,一个动作做过火了,把夹里剪开一个小口子。(选文语言简洁明快,轻松活泼,试体会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赏析:“堂堂的贾里”是自信心强,自命不凡的表现。不服气的闯劲使他“抄起”剪刀,“眼疾手快”、“几下消除”了线头。可身无真本领,不免动作会“做过火”于是,一不小心,剪开了一个小口子。加点词语活泼幽默,把一个眼高手低,自以为线头是简单活的楞头小子刻画得惟妙惟肖。)

对你所熟悉的人,写一段能突出其性格的细节描述,试试看。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技巧和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中又明确规定“与人交流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现在提供两个语境,试试看,该怎样说?

1、你的同桌因照顾生病住院的母亲,几天未来上学,全班选你为代表去看看她们,在病床前,你准备怎样和她们谈话?

2、如果你的兴趣是绘画,而你父母希望你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你准备怎么说服他们呢?

部分题目参考作案

课文内容回放

1、《往事依依》一文中于漪老师深情款款地回忆了少年时看画、读书、听课的情景,抒写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告诉青少年应趁着大好时光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2、《幼时记趣》是清代学者沈复用充满童童趣的笔触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3、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是为纪念北大建校90周年而写的。作者深情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表达了对北大的热爱以及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4、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的节选《伟人细胞》记叙了初中一年级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基础知识乐园

示例: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文学知识

参考示例:孙悟空《西游记》,孙悟空dd他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取经路上,他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他穷追猛打,决不手软;“三借芭蕉扇”,他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本领高强。他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

文言芳草地

1、(1)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1)我 眼力(2)微小 花纹(3)高亢的鸣叫 高兴的样子(4)原来是

3、(1)(我)常蹲其身,使(自己的身体)与台齐。

(2)(我)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到)别院。

4、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dd骆宾王《鹅》

口语交际

1、点拨:称呼要恰当,对待同学的母亲就叫“阿姨”,对待同学可称“某某同学”;说话要得体,说话内容要因人而异。对同学的母亲可以是“安心养病,早日康复”之类的话,对同学可以是“照顾好妈妈,你不必担心,她很快会好的,别着急,落下的功课我们会为你补上来的”之类的话;说话要注意场合,因说话地点在医院,说话口气要平和,要低声细语,感情要真挚,切不可大声喧哗,以免打扰病人休息。

2、点拨:话语中要感谢父母的关爱、要尊重父母,要强调自己的优势在绘画上而且乐于绘画,自己对音乐却不甚理解,也没兴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6篇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学期工作总结6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5篇

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优质6篇

语文园地七上册教案8篇

第二学期工作计划8篇

八年级生物上册鸟的教案6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模板8篇

第二学期大班学期工作总结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26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