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述职范文 >心得体会

参观会址心得体会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收获,它们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的点点滴滴,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经历和感受的深刻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会述职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会址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会址心得体会8篇

参观会址心得体会篇1

11月13日我第一次参加了我们党支部的活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那天的天气风和日丽,我们穿过人声鼎沸的街市,我们来到了一座青砖的普通石库门老楼,它就是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心中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就是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内踏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第一步,虽不是惊天动地却也足以堪称开天辟地。

在党旗的指引下,我们一行人进入馆内,我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我们在党旗下,见证了四位同事成为预备党员的光荣宣誓;我多希望那其中一位是我呀!在那时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努力早日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

随后我们参观了二楼的陈列馆,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包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一大会址中展出的实物,从泛黄的报纸到保存完好的旧照,以及先辈穿过的旧外套无不让我们沉思和感慨。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变得凝重和肃穆,我那年轻的心随着参观的脚步越加凝重平添了一份责任。而那栩栩(.1mi.net)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再现了当时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场景。在这里,我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的信念和激情,更让我体会到党的伟大。我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颠扑不破的真理。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深的了解了党的历史,在思想上对党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学习,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一心,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观会址心得体会篇2

我有幸参加学校党委组织了党员外出学习活动。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是通过参观上海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回顾中国革命的光荣历史,进一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以提升党员同志的思想境界,改善党员同志的工作作风,树立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二是参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城隍庙、朱家角、大观园等,感受我国现在的幸福生活,体会我国的富强繁荣。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们深受教育,以下是我向党组织汇报我的体会:

我们先去一大革命纪念馆参观了党史展览。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纪念馆的一大原址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上海20年代的典型民居),一栋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宅,另一栋是一大代表在上海的住所——文博女校。它们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那里,我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感受中国共产党一大所体现的党的先进性,感受党领导下的中国大地发生的时代巨大变化。我们在这里由衷的表达,是对党的事业的拥护和爱戴,是对党的宗旨的牢记,是对党的理想的忠诚。

离开一大会址,我们一行又去了外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体会其精彩。上海作为我国最繁荣的大都市,是我国富强繁荣的象征,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更说明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江南的传统与移民带入的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党课教育的内容,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幸福生活,我们要记住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人民教师,更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庆幸遇上了今天好的年代,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日常工作,切实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学习,身体力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本职,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切实当好人民好教师,时刻保持在职在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参观会址心得体会篇3

1921年的中国,犹如一艘无一处没有伤痕的破船,积弱积贫。7月23日,上海兴业路76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董必武等13名热血青年,在中国近代史最黑暗的时代,代表当时全国53名共产党员,在这时秘密开会,指点江山、慷慨陈词,指明了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纲领,并制定党章、党的奋斗目标等。

参观会址心得体会篇4

从肇兴侗寨到黎平只有50多公里,路面是很好的三级柏油路,我们只一个多钟头就到了县城。

黎平是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口总数最多、面积最为宽广的县,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县,拥有人口总数五十余万多人,全县管辖面积为4441平方公里。黎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地方山清水秀,具有大量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

到了黎平县城后,兄弟单位的同志们早在那里等着了。跟据我们的要求,决定带我们先参观黎平城内的著名景点翘街,也是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

翘街位于黎平县县城所在地德凤镇,是黔东南别具特色的明清古街道。整条街道由东倾南斜贯通。两头高中间低,恰似一根弯弯的扁担,因而得名翘街,当地老百姓也称之为扁担街。翘街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第一次政治局会议的所在地,现在该址设“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为红色旅游胜地。

整条翘街依山就势,沿街许多老街巷与之交汇,诸如:马家巷、姚家巷、张家巷、双井街、左所坡等,这些街巷或是石板道路或是用卵石铺地,与老屋相连,古色古香的。街上还有两湖会馆遗址、周氏宗祠等遗迹。

走进翘街,就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20世记30年代的老街面,街面上仍是古老的青石路面,街两边的店铺基本上是原始面貌,其中尤以有500多年历史的两湖会馆和周氏宗祠最为著名。因我们主要目标是参观黎平会议会址,感受红军的光荣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因此由兄弟部门事先联系了“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的讲解员为我们详细讲解红军长征中有关黎平会议的历史。

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德凤)东二郎坡(旧称翘街)52号。原为城东翘街胡荣顺店铺。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再次维修后,辟有陈列室。会址门面悬挂陈云手迹"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横匾。会址共设8个展室,陈列文物数百件(幅)。

经过讲解员的解说,我们基本知道了黎平会议在红军历史上的重要意义。红军在反第五次围剿的斗争失败后进行了战略转移。在西进到湘江边时,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盲动指挥,舍不得丢掉坛坛罐罐,致使红军遭受敌人的重围,经过浴血奋战,红军虽然突围出来了,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苏区出来时的10万人减少到3万多人。

红军未来到那里去?怎么样才能突破敌人的重围?指战员们都希望能得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指挥。在这个关键时刻,红军于1934年12月15日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参加者有:周恩来、博古、毛泽东、陈云、刘少奇、李德等。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

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与会大多数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会议否定了博古、李德北上湘西与强敌硬拼的主张,采纳毛泽东甩掉重点围堵的避实就虚,向黔北发展的意见。,故黎平会议史称“黎平转兵”。

黎平会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可以说,黎平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根据国情自主决定战略方针的会议。从此中国革命就开始了波澜壮阔的胜利之路,因此,重温黎平会议的历史,使我们更加明白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胜利的道理。

参观完黎平会议会址,到兄第局进行了参观交流后,我们顺利完成了此次活动,大家带着饱满的热情回到了工作岗位。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3篇《参观一大会址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

参观会址心得体会篇5

纪念馆宣誓大厅悬挂着巨幅中国共产党党旗,我们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言。我们牢记入党誓言,深切体验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以服务发展大局、牢记民众为本、肩起泰山之责,弘扬正气、崇尚厚德、开拓创新、争先进位作出积极的贡献。也更坚定了走共产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这更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坚定自己的立场,时刻不忘记党的宗旨。

参观会址心得体会篇6

近日,在参加无锡、常州地税纳服专题培训班期间,我有幸与诸位领导、同事一起参观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回顾党的历史。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这座饱经沧桑的石库门建筑由青色砖瓦砌成,乌漆的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质朴厚重,在这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_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在那个中国近代最黑暗的时代,董必武等13名热血青年代表当时全国53名党员,在这里秘密开会,指点江山,慷慨陈词,孕育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的诞生让当时处于黑暗和痛苦之中的人民看到了新的曙光和希望。

参观会址心得体会篇7

在遵义会议会址,走进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印入眼帘的是1964年毛主席亲笔题的遵义会议会址,苍劲有力的六个大字。我们先后参观了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周恩来、朱德、康克清、刘伯承等同志的办公室兼住所。浏览过程中,一棵老槐树吸引了我的注意,它位于朱德、康克清夫妇的住室前,曾经见证了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值得一提的是,据介绍,当年确定出朱德、康克清同志的住室,就是依据康克清同志的回忆:我住的房间窗外有一棵小槐树来确定的。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办公、学习,运筹帏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将中国共产党引向胜利前进的道路。

意犹未尽的走出青砖小楼之后,车务段组织大家在遵义会址广场上举行了庄严的新党员宣誓和老党员重温誓词活动,面对鲜艳的党旗,新党员站在队伍最前面,其他党员以车间为单位依次往后并排而站,我们郑重的举起右手,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庄严宣誓。这一刻,连天气都为我们的热情所打动,原本阴沉沉的天竟然在宣誓时突然放晴了,我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我对自己说,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我一定会牢记誓词,并将它付诸实际行动中,我会铭记这一刻的光荣、自豪和今后自己身上的责任。

走出会址,我们来到了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岗前,这里便是红军烈士陵园,当地人尊称为红军山。1953年,为了纪念在长征中光荣牺牲的红军烈士,遵义市人民政府把77座红军坟墓集中迁到这里,并在这里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刻着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它纪念着红军烈士们的光辉历史。纪念碑的四周还镶嵌着28颗星,寓意中国共产党28年的抗战历程和遵义会议永放光芒。走在石板路上,我不由的放慢了脚步。轻轻的,我害怕惊扰了安眠的先烈;轻轻的,我审视着如何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

入路两年,我由一名客运员到售票员再到现在的综控员,综控员是一个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岗位,需要很强的协调处置能力。现场作业的每一个指令都从综控室发出,这里要随时处理许多应急突发的情况。综控员,便是每日负责接收调度命令、核对每趟车广播信息,监控列车正晚点信息、票额信息、客服设备情况、现场作业情况、站台两端安全防护等,综控员每天都在幕后确保着高铁和旅客的安全万无一失。快,是高铁的特色,我们服务高铁,也就要求我们都要有squo;高铁速度squo;,对各种情况都要做到快速应急、快速反应,要保证每一名旅客能快速安全的坐上列车,作为一名高铁综控员,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服务让整个旅途满载温馨,为旅客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这次历史的重温,更让我对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烙下了深刻的足迹,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立足本岗位,争当先锋岗。今后,我将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勤奋刻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真正成为一面旗帜。

2018年19-20号,民建成都龙泉驿区支部组织部分会员到遵义会议会址和娄山关参观学习,这是我继2017年参观学习后第二次踏上这片土地。

我们参观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会场以及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刘伯承等人的办公室兼住室。伫立在一件件残破的军衣军帽、机枪大炮前,仿佛我就置身于那段历史中,是一位红军战士,拿着枪、背着大刀,穿梭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现实和想象中的场景轮番交替,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1935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的红军在到达贵州境内时,人数已经锐减到3万人。蒋介石集结了40万人马围追堵截,试图把红军置之死地。李德、博古等人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且拒绝接受毛泽东所给出的正确意见。屡次失败的阴影笼罩着这支弱小的军队,悲观的情绪在部队中蔓延。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这次会议结束了左倾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袖地位。

离开遵义会议遗址,循着红军曾经行过的路,历经两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黔北第一咽喉要道——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形象地描写了当年红军两战娄山关的场景,展示了毛泽东挥斥方遒的雄伟气魄。海拔1300多米的战场遗址上,完整的保存了当年激战时的战壕。就在这里,红军挥洒热血,勇往直前,用血肉之躯夺得了战争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清冽的风吹走了云贵高原的薄雾,阳光洒在战壕里投射出历史的阴影。长征精神就在这温暖的阳光中,在我辈对先烈的敬仰之情中延续下去。

这次活动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一名律师,我深切感受到自身的使命和职责,也深刻体会到支部安排此次活动的良苦用心。我决心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使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民建会员和法律工作者。

二是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带头勤奋学习和工作,带头遵守纪律。

三是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弘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作为民建会员,我要把此次遵义红色之旅作为自己修炼党性、提升自我的一个新起点,把红色革命的精神与传统延续下去,在思想上坚定政治信念,在行动上努力学习,为祖国法制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10月19日,临县老促会组织常务理事去贵州遵义参观学习,同志们一起参观了在我党我军历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址,深受教育,大为感慨。

遵义会议会址原系国民党25军第2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会议会址由于维修没有能上楼参观,但是展览馆规模宏大,再现了会议会址现场,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屋子中间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靠背椅20张。出席会议的人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洛甫)、秦邦宪(博古)、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刘伯承、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等人。其中一位还是被担架抬进会议室的。

馆内陈列了不少当年红军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还有宣传标语、照片、说明等等,十分详尽。把红军从长征开始到陕北会师都有介绍,特别是遵义会议介绍更加详细。

展览中有一个细节十分引人注目,就是遵义会议是怎么开起来的。当时党中央的领导是张闻天,军事上由博古和李德指挥,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但是屡次打仗失利,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损失到不足3万,红军的命运到了十分严峻的生死关头,必须结束左倾错误路线。1934年12月下旬,在随军行进到黎平地区时,张闻天向王稼祥说出要更换中央军事领导的决心。有一天,他们行军到一片茂密的桔林地内,二人头靠头地躺在各自的担架上交谈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张闻天说,这仗这样打看起来不行,还是要毛泽东同志出来,毛泽东同志打仗有办法,比我们有办法。张闻天说出这个想法后,王稼祥当天晚上就将他的话打电话给彭德怀,然后又告诉毛泽东。消息在刘伯承等几位将领中一传,大家都赞成要开个会,让毛泽东出来指挥。这就是遵义会议的起因,可以看出我党高级领导人举贤任能的高风亮节。经过不断斗争,在遵义会议前,就排除了李德指挥作战。

遵义会议作出了四项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遵义会议后,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神来之笔就是毛主席指挥四渡赤水,我原以为四渡赤水距离不太远,而实际上,四渡赤水行军路线十分艰巨和长远,既要行军又要打仗,还要迷惑敌人,最终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走向了北上抗日之路。

遵义会议明确地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改组了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解决了当时党内所面临的迫切的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遵义会议是党的历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遵义会议为我们党留下了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

参观会址心得体会篇8

今天是星期六,早上8点多,我在小区对面的超市看见了胡沁怡,我们两便一同乘坐730路公交车,前往学校门口集合。

到了车站,我们立即下车,急急忙忙地朝着学校的方向跑去。在校门口等待了一会,组员们到齐了,我们便出发了。

我们的目的地是:中共一大会址。我们边走边逛,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大概过了20分钟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可是眼前的景想让我们惊呆了:卖票处排着长队,进口处同样也排着漫漫长队。与我们上次来的时候的人,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有礼貌,不应该做插队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随意我们只能耐心的排着长队。过了十几分钟的样子,我们终于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的里面。我们个个都拿出了手机,开始拍照片。1楼观赏完后,我们上了2楼,本想在一块牌子前拍照,但是,人太多了,我们只好等待。人走得差不多了,我们也开始拍照片了。你一张,我一张,他一张,大概拍了十几张。我们走到里面,看到了许许多多关于以前革命的东西,便拿出相机开始拍摄。虽然有些东西看不懂,担有解说员在一旁解说,大概也就知道了一点。走到一出,我看到了第一次大会时的“人”,你可别说,那模仿的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样。在里面又兜了一会儿,便走出去了。

我们并没有按照原路返回,而是重新走了一条了路。当走到建国东路重庆南路时,我看到了730路公交车,边和同学们再见,与胡沁怡一起上了车。

这次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懂得了更多关于革命的知识,也让我对革命有了新的感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云参观小学活动方案8篇

参观博物馆的作文8篇

参观后厨观后感参考8篇

参观后厨观后感推荐8篇

参观后厨观后感8篇

幼儿园参观消防站活动方案8篇

参观展馆心得体会6篇

化工参观心得体会5篇

参观烈士心得体会6篇

参观工业园心得体会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671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