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篇读后感,我们可以从书中的智慧中汲取到对人生的启示和经验,写读后感是我对书中情节发展和结局的思考和预测,会述职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给教师得建议读后感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给教师得建议读后感篇1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部著作写得真好。有太多的需要借鉴之处。有一点对我影响最大。学生学习具有差异性。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重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缘故。我们不妨打个比方: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水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水,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身体,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呢!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与从事体力劳动是一样的,也是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很快,在记忆中保持得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得就完全不同:对教材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得不久而且不牢固。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情),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智力上发展上,比最初学习较好的那个学生取得了大得多的成就。学习上的成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教学与教育的技巧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中的乐趣。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要求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达到目标。
作者写得这些内容就是阐述了,在教学中学生学习是有差异性的,不能一刀切下去。尤其是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立的人,不可能一样的,有快有慢也是非常正常的。这对我启发很大,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把学生看做一个模型的产品,我们也不是生产一种型号的产品。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用不一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每一个学习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比如对认知快的学生,就要求既要掌握好,又要在知识的横向与纵向上达到发展。对一些认知慢的学生要求他掌握好基本知识就好了,设定一定的步骤来逐步发展。通过学习的阶梯性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我看到了有的学生后来的发展也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有的优秀的学生在非智力因素上出现问题,也会导致学习水平的直线下降的。
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用科学的眼光与方法去工作,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收到丰硕的成果,我确信这一点。也希望我们教育同行,能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为追求与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给教师得建议读后感篇2
“提到教学中的“后进生”,每一位教师都会有大段大段的言语要表达,而且大多是抱怨。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把‘后进生’的转化看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那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是如何阐述的呢?
他认为30多年的教育工作使他深信,对于这类儿童,最有效的手段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而且在他们所读的书籍和所遇到的事物就当经常让他们发现是使他们感到惊奇的赞叹的东西。因为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并且作者还举了一个他教过的让他远难忘的学生,这名学生叫费佳,这个孩子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
作者于是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这本习题集约有200道应用题,主要是从民间收集来的,解答这些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考。费佳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明白:这些故事就是习题,并且他慢慢认为解题原来是这么普通的事。再后来,费佳渐渐地成绩赶了上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他从来没有一次给学生补过课,他只教学生阅读和思考。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的做法与他是相差甚远的,我们通常是认为这些后进生,只能以本为本来要求,所以在辅导时,我们总是默写词语,背诵课文,做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可结果仍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收效甚微!看了苏霍姆林斯基介绍的方法后,我恍然大悟,我所做的,只是表面工作而非像他那样从根本解决所谓的“后进生”的学习困难的根本。他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给教师得建议读后感篇3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本学期我主要阅读的书籍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二
书中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这样地抱怨。试想:每天都要备课、课前准备、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课题研究。教师和所有的人一样,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都需要时间。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解决了这个时间问题,答案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
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多读书。确实,我们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学校所发的那本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原来,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因此,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三
读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29条,对我深有启发。
把控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内部诱因的最精细的工作之一。
要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必须调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新旧结合,才更利于“新芽的营养生长和机体内养分的充分供给”。对于首次接触的新知,该放开孩子手脚,推荐给他们相关的书籍,教给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去自主了解,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在学习新知时,再将储存的意识加以调动出来,再次感知,理解,针对事实现象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学习。在第四节中苏霍姆林斯基就讲过:只有当随意注意、随意识记与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时,才能点燃学生意识中的“思维引火线”。
签于此,感觉自己在平时“预习知识”这一环节上,相对来说把握得还是比较适合一些,浅谈点滴:在讲新课之前,我一般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大体弄清楚教材中要学习什么内容,这些知识跟已学的哪部分知识是相联系的,教材上的解题方法和思想是怎么样的。对于自己搞不懂的问题,拿出来跟同学讨论或者在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着重注意,将课堂讲授的与自己预习的相对比,这样反复识记,学到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而且经过预习的新课,上起课来比较轻松,学生劲头也足,当然,这一环节上还有待于提高和加强。
但要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最主要的还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拢聚他们的注意力,有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从而主动探索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四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条建议引发了我对以往教学行为的深刻反思。
在学困生方面,以往,面对学生的“不会”,我经常会责怪学生:“都已经讲过了,你为什么还不会呀!”、“同坐在一个教室里,别的学生都会了,你为什么不会呀!”等等。有时候想想,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但再想一想,就认为这是不是对自己的??
种安慰呀,小学这么简单的数学知识,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会的。但是看了第一页到第二页的一段话,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读完这段话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学困生更多的关心和爱,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与学生谈心,让他们体会到老师是真心帮助他进步,并通过谈心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制订出符合孩子自身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然后从基础的内容学起,一步一步地帮助孩子,并让孩子从中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对学习的畏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慢慢便成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看成一种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此外,反思学生在课堂上调皮、做小动作等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学生,而要学会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而学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看电视、打电脑、玩游戏时却那么专心致志,是不是自己的课堂不够生动,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不是自己的某些做法学生不满意,从而引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的讨厌等等。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记得在一次数学课上,一位平时表现一直不错的女孩子竟然看起了课外书,在课后找这位学生谈话时,她竟然无辜地说:“老师,我一直举手,你都不让我发言。”多么单纯的想法,竟然想到用这种方法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是,班级那么多人,老师也不可能一一叫到,当我向她解释这种情况并告诉她举手更重要的目的的是告诉老师自己会了以后,这位学生在接下来的数学课堂中一直表现优秀,而且对待作业也更加认真了。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重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面对学生的问题,要善于蹲下身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及时、认真地反思并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每个孩子都把上数学课看作一种乐趣,并能在课堂中获得发展。
最后,在这条建议中我对提到的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也一直努力尝试,但我的做法一般是:在课堂中,完成基本知识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在作业中,呈现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反思这些方式,好象都是使优等生更优。怎样在课堂中采取分层教学,使得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书中所提到的分组方法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一直是困惑我的问题,还急需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摸索。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五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
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也给了我们建议: “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教师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和规律性的心情。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来,这是给我们提出的第二十三条建议。
早就从各种渠道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也曾对其中的内容有过涉猎,然而在自己真正拥有了这本早想拥有的“教育宝典”,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认真拜读之时,心灵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一条目中,苏氏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教育教学中很是常见的一个现状,他说: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学生的基础不一,接受能力有差异,因此我们就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作为教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面对这样的现状,如果我们硬是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用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来教育所有学生的话,那只能出现一种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自信被摧毁,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被扼杀。
苏氏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
“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实类似的观点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只是我们往往口头上无比的尊崇,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一再地践踏罢了。
学生是人,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教者尊重学生不妨从尊重他们的现状做起,为每一位学生确定适合他自己的“临近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力,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唯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方不致成为教育的罪人。
给教师得建议读后感篇4
对普通的健全人出来在其特别脆弱的时候给予关怀之外,还要针对人性的弱点去关怀。人性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渴望快乐。所谓最大的关怀就是要设法为周围普通人带去欢乐,至少不要为他们增添痛苦。
最大的关怀就是要设法为周围普通人带去欢乐,让周围的人由衷地感到“因你而感到幸福”,至少不要为他们增添痛苦。尤其是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承担着教育青少年的重担,更是要懂得教育的意义。
周日,参加了同学女儿的十二岁生日庆典,当漂亮的小公主轮桌敬酒时,来到我跟前,另一位同学介绍说:这是校长。我立马叫停了他的介绍,并说: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千万别跟小寿星添堵。祝小公主快乐成长!
郑杰老师在第61条建议《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一文中写道:我敢断言,并没有多少学生真心实意地愿意到学校来。再根据我近二十年来对教育的思考和对学生们学习状态的观察,大多数学生是不喜欢老师的,其个中原因说来话长。现如今这个教育的冬天,孩子与大人之间没有代沟是万里无一的,想法上不相佐是不正常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代沟同样是不可能的。在不了解当日的小寿星的真正喜好之前,给他介绍正在为她庆祝生日的是一名教师,就有为她添堵的可能,至少,我们不应该冒这个险。
给教师得建议读后感篇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读了这位伟大的前辈所写的书后,这句话给了我最大的影响。也许苏霍姆林斯基所编写的这本书针对的并不是我们幼儿园教师,但是,教育是相通的,在他写的这本书当中,我同样领会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职责,我们应注意的细节是什么。在书本的前几页当中,他就提到过,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经历怎样的阻碍和困难,才可以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新教师所要挑战的,以及想要迫不及待达到的目标吧。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我还是一名经验浅薄的教师,在累积自己的教学经验过程中,千万要时刻保持清醒,仔细参考幼儿的性格年龄特征以及他们自身的特征。尽自己所能,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得到发展,是我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这份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却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味地追寻自己的目标,却不联合实际情况,只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我们的工作,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作者告诉我们,我们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及其脆弱的心灵。这句话用在幼儿教育中最适合不过了,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碰触。也许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影响他一生的发展,他们是脆弱的,敏感的,需要老师们悉心的呵护和引导。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遇到反应慢的小孩子总是很心急,为什么我这么用心的教他,引导他,还是学不会!“我不是说了很多遍了吗?你怎么还不明白!”“为什么你反应总是这么慢!”“你这样做不对!”这些老师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在想,为什么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他还是听不懂。殊不知,我们这些“无奈”的话语,正在毁灭一位自信,向上的心灵。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天呐,我什么都不行,我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这才真正是一种悲剧性的情境,它使儿童的心变得粗暴,对什么都无动于衷,而他们为了避免这种不愉快的谈话,避免被批评,避免惩罚,开始说谎。这对于教育来讲是失败的。苏霍姆林斯基还建议我们说,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所谓的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这首先是意味着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避免自己焦躁的那颗心,而毁灭他们幼小的心灵。《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他教会我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用怎样的心来看待幼儿,同时,也告诫自己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阅读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只有多阅读,才能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
给教师得建议读后感篇6
假期里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收获颇多。这本书给我感受最深的一条建议就是:多读书。
在他的一百条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他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中认识自己。”
“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他的这些话语中,足以看出他对学生阅读的重视。
其实,不仅学生要阅读,我们教师同样需要阅读。人们常言: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要备一桶水,而教师的这桶水必须是不断更新的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更新的知识。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看似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却很少抽出时间来读书。有的即使读书也是疲于应付,以至自己在教学中筋疲力尽,工作自然也就成了一种负担。但书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每个月读三本书,学科问题的书,学习榜样事迹的书,关于人的心灵的书。这样算来,工作五年的时间,也读了一百多本书了吧。反思自己,真正静下心来读过几本呢?
我想我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就像每天习惯于抱着手机看来看去。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每天去阅读有益的书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爱读书的学生,自然会教出很多爱读书的学生。
因此,从现在起我们要不间断的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就让我用甘地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去学习吧,如同你将永远活着!与大家共勉。
给教师得建议读后感篇7
在师范的时候就曾翻阅过《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当时就只是蜻蜓点水式地翻翻,没有细读,只留了个大致的印象,知道了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知道他还写过一本书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读他的书就像是在读他的随笔日记,书中记录了很多教育教学的理论及方法。你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能在书中得到解答。
现在,越觉得很有必要再从头读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苏老很重视孩子与大自然的接触,他带着孩子们到森林、湖泊去观察生命的变化,用绘画、写童话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记录所见所闻,他仔细地观察每一个不同阶段的孩子思维的不同发展。让孩子们在自然现象面前发出惊叹,发展智力是去自然界“旅行”的目的。“我们的观察证实了儿童智力发展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性: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这种脑力劳动越紧张,那末儿童就应当越经常得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周围世界的形象和画面就应当越鲜明的引入他的意识里去。”孩子总喜欢提问,在大自然面前会提出无数“为什么”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观察的、触摸的、闻见的一切事物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刻就像有一条鲜明形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断地流进孩子们的心里,这样,他们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他们在大自然面前提出的那些微妙的、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我们深为惊讶。可我发现,越到高年级,他们这种提问的品质却逐渐消失了。日本实行小班化,一个班才20人,他们经常周游全国,学生每年有30天外出旅行的时间。在中国,我们的孩子每年有1次春、秋游的机会,可是孩子们真正观察大自然了吗?哪些孩子会向你提出:“老师,为什么花会有不同的颜色?植物的生长为什么这么奇妙?”又有哪个老师会和孩子们说:“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吧,看谁有新的发现。”孩子们对身边的小草、花儿的形状、湖畔的夕阳等事物并不在意,他们似乎对简单的游戏、零食更有兴趣。疲于工作的父母更是没有时间带孩子去踏青,他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甚少,获得的感官刺激当然也有限。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们也能在“思维的发源地”尽情畅游呢?
日本的孩子在学习如何切割木头,绑木块,用钻孔机打孔,他们还有上家政课。看到这些照片,我脑海里立刻想到的是苏老对儿童劳动方面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1942年回到战争爆发前就一直热爱着的教育岗位,从1948年到1970年,他一直是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特别重视儿童在复杂的、有创造性的劳动中发展智力。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在帕夫雷什中学,有各种各样的劳动试验室。有的设计和装配各种装置、机械和一切的活动模型;有的是专门做物理实验的;还有的是观察植物和动物生命过程的实验室。他鼓动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们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小组,启迪智慧的各种劳动教会他们思考,促进智力的发展。“这种对劳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的思考,在我看来,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发展思维的良好手段,它可以使思维终于因果联系、机能练习和实践联系有关的那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得到发展。”复杂、有创造性的劳动对孩子们智力因素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我们现在的学校里也设有劳动课、科学课。科学课向孩子们揭示生命科学的奥秘,他们无不为大自然生命物体的变化感到惊奇。但是他们用眼去观察、动手去实验的机会却很少,因为没有专职的老师,大量的实验器材都闲置起来了,一些用语言无法解释清楚的实验活动能省则省。孩子们只能在脑海里形成粗浅的、表面的知识,这对他们的脑力发展是不利的!劳动课就更别提了,纸上谈兵,对现实生活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假如我们能把这样的每一节课都扎扎实实去教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那么我们的孩子大概也能日本的孩子一样收获到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了!
以上是一些浅浅的读后感受,胡乱想到什么就写了。其实,每读完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些想法闪过脑海,但都很零碎,以后要想到什么就要把它写下来,整理以后也许就是读后感了。
我们提倡校园成为书香校园,让老师写读后感是不错的方式,写读后感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多读书,都能静下心来读书。最让人担忧的是大家别把读书也像很多事情一样变成“形式主义”了。我们老师先带着一股书香气吧,再把香气熏陶给学生。让我们一起读好教育理论书,读懂每一位孩子的心,进入每一位孩子的心,静心交流,使每一位孩子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