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出色的调研报告不是随意捏造出来的,是需要在实事求是的调研过程中产生的,调研报告要写的有理有据,这样读者看来才有说服力,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乡村发展调研报告范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乡村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篇1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打造全区化旅游产业的会议要求,乡党委、政府度重视,结合本乡实际,紧扣调研内容,即组织相关员开展化旅游产业调研活动。
一、乐居乡发展化旅游产业的优势
是产业优势。苹果、稻园风光独具特,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是基础设施优势。全乡利化程度,三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窖遍布地块,为发展农村化旅游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区位优势。昭公路贯穿南北,渔洞库专线途径乐居、上街两个村,洒渔河烟柳与乐居、上街两个村遥遥相望。区位优势分突出,容易进过往游客的视线。
四是部优势。有两好的部队伍,是靠得住、有本事、能事的村级部队伍,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强的乡级部队伍,为宣传乐居和服务游客提供了强的智持。
五是群众优势。纯朴、勤劳、善良的乐居民,为发展化旅游产业树了良好的形象。
二、乐居化旅游产业的定位
根据乐居现状以及历史化发展特点,认为乐居的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
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体,顺应了们向往然、崇尚然、亲近然的理需求,具有阔的市场前景。
1、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可以依托科技范园,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化知识。可以结合昭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庭院果园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夏秋季摘果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化产业的发展。
2、发展养殖业观光旅游。可以充分利周家库、桃树井库从事产养殖,还可以在库周围添置些必要的设施,便游客垂钓和打捞。还可以设置餐厅,让游客品尝劳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是发展地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乐居历史悠久,化底蕴深厚,常迎合城市到农村的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年度的新观庙会,四的男少都会发聚集到这个地。的烧拜佛,年轻的唱歌嬉戏、娱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特,有着深厚的传统化背景,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
2、农村节庆旅游。进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风俗,以农村年协会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艺活,体现独特的地化特,打造独具魅的地化品牌。
3、农村饮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特的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关键在于“”和“特”,乐居的野菜、、腊远近闻名,对过往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
三是发展态旅游业。以乐居河地整理项为契机,顺河绿化,打造“乐居烟柳”风姿,使之与绿油油的稻相依为伴,真正构成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园风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发展化旅游业的建议: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化旅游是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投。先,要在区委、政府的统领导下,会同区直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励农村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投、道路通讯等向农村化旅游项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员帮助挖掘有较深化内涵的旅游化资源。
2、要加对农村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实施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化旅游功能。
3、注重抓好农村化旅游品的开发。是要筛选出能显地特、化底蕴深厚的化旅游品。是要在保留其古古装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些民间艺术品或古建筑物要进重新设计、包装。三是要加强农村化旅游产业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作,充分激发消费潜。
4、要注重化旅游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乡化站的职能作,千百计吸引旅游管理才,努造就素质的农村旅游从业员队伍,为推进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智持。
2023年乡村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篇2
中学是一个学习任务相当繁重的阶段,不少的中学生为了完成众多的学习任务,而忽略了进行课外的体育锻炼,以致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容易因为生病而影响了学习。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引起他们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视,提高身体素质,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抽查法对来宾实验高级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发出问卷60份,男女共三十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xx.该学校的学生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但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
表一: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
通过抽样的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我发现这个学校97%的学生都认为积极参与课外的体育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也能够意识到参加课外的体育运动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但也存在两三个同学不太重视自身身体素质的,表示自己身体很强壮并不需要进行课外的体育锻炼。
根据上表的表格的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看,每天都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可谓寥寥无几,每周参加一两次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据了53%,可见不部分学生进行的课外体育锻炼还是相当少的。甚至有xx0%的同学一周都不进行一次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由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虽然97%的同学都认为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十分有必要的,但真正经常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同学并不多,由此可以说明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
2.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从总体看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
从(表二)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主要集中在增强体质、娱乐和应付考试这三方面,总体看来有32.5%的学生认为增强体质最重要,其次才是娱乐和应付考试,这说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出发点是基本正确的,已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可忽视2xx.xx%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错误思想。
3.影响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学习负担重,缺少时间进行锻炼。
从表三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负担沉重,
缺少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以及学校缺少场地和运动器材也是影响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一大因素。
面对沉重的学业负担和高考竞争的日趋激烈,不少中学生在除了上课的时间外,还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此外,学校的运动场地的简陋以及不足,加上运动器材较少,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相关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所得,虽然学生很重视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但参加体育锻炼意识仍然很薄弱,可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xx.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和增加体育器材,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作用,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外体育活动。
2. 学校能够更加积极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除了紧密的学习时间外,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的灵活度,让学生能够学习和锻炼两不误。
3.通过一些讲座或者是橱窗宣传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关注度,使学生意识到积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对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积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4..学校多举行一些体育比赛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比赛,从而吸引学生积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中去。
总之,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中学生都能了解到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意识到自身的身体锻炼时间和强度的不足,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2023年乡村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篇3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加速了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旅游业已逐渐发展成为第三产业龙头。前,国家已明确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内需,增加就业的项重要作积极推进,针对镇党委、政府以“南海”为中和龙头培育旅游柱产业建设华东知名旅游休闲观光区的决定,全镇坚持“态镇,旅游兴镇”战略,按照“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原则,发展态旅游产业,逐步形成特态旅游新格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游客越来越新、越来越奇、越来越的欣赏品位,让我们这新兴的旅游镇不得不镇情,正确分析旅游业现状,从步步好开发路,上品牌路,这样才能逐步培育壮旅游产业,为全镇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发展旅游业优劣势分析
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
__镇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溧阳南部丘林区开发特镇,全镇区域积85平公,林积10万亩,辖10个政村,1。8万。交通便利,距市区30公,距宁杭速20公,境内戴横公路(__—__)和平横公路(__—__)贯穿南北。虽处深,但便捷的交通使其对接于各城市旅游黄通道络之中。
2、候适宜
__镇属天脉,属丘林区,岭17座,吴越第峰海拔541。境内四季分明,源充沛,光照充,候温湿,季节特征明显,年平均温15。4℃,年降1200—1300毫,霜期为235天。壤为黄棕壤,呈微酸性,植被丰富,有常绿阔叶林、落叶林、常绿针叶林、林等泛分布。然条件适宜,形成发展态旅游独特优势。
3、然资源富
作为__南部丘陵区开发特镇,茶、桑、栗、果、五优势产业成为我镇特农业柱与主导,在占全镇总积70的林中,共分布着4万余亩翠、3万余亩板栗、1万余亩桑园、1万余亩茶园、5千余亩果园,正在建设的南农业态观光范园更是前景喜。
3、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有国家4a级天湖——南海旅游度假区,风光秀丽,景怡,凭借2万余亩翠这然景观,该景区被外界称为“天然养吧”,其他还有古松园、南寿泉、古兵营遗址、古桥等20余处特然景点,与此同时,结合李家园中村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园风光区和投资8000万元的乡村旅游区的规划作正式启动,以“农家乐”的形式,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成为不断提升__旅游档次和内涵的重要内容。
4、旅游商品开发潜
境内有野笋和板栗等真空包装品系列,有李、樱桃、晶梨、柿等四季鲜果系列,有峰寿眉、南寿眉、南黄茶、珍稀茶等茶叶系列,有鸡、鸡、野鸭、野等野味锅系列,有席、帘、雕、鞋等制品系列,这些农副产品及特品已逐步成为各地游客购物和餐饮的选,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度加,业、珍稀花卉苗、新品果、畜牧业、蚕桑业等壮发展,将为旅游品、纪念品开发提供很好的原材料市场。
5、政策优惠
国家已经采取系列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政策措施,对旅游业升温具有极促进作。我市多次召开旅游作会议,详细研究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系列励和持旅游产业发展
的优惠政策相应出台。我镇全以赴以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主要项泛招商引资。这些都为我镇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6、旅游投资热潮涨
凭借20__年初南海风景区与天湖旅游公司的成功联营,为全镇旅游产业开发注了新的活,到前为全镇旅游产业开发累计投资近亿元,国内外许多客商纷沓,积极加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投资开发,推动了__旅游业快速发展。
劣势浅析
1、旅游软环境亟待改善
是景区所在地群众和景区经营者之间在地、林征及程项承建盾突出;是旅游从业员观念较为落后,对旅游业的认识还未能真正到位,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三是旅游经营、管理才缺乏,不能满旅游业益发展的需要;四是全镇群众普遍对旅游产业开发特别是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开发信不,旅游经营意识较差,这已成为制约我镇旅游业发展重要因素。
2、旅游硬环境较差
是对现有景点完善开发投资度不,资投不到位;是仍有多处鲜为知的然景点景观尚未开发;三是通往景区公路等级、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差,部分景区(点)未通公路或通讯不畅;四是配套设施如宾馆、饭店少且档低次。
3、旅游资源开发迟缓,很难形成整体优势
我镇境内除南海等少许景点具有接待能外,其他如古松园、宋朝古兵营遗址、唐代古桥、清风等批然、景观景点由于种种原因今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尚不具备接待能,旅游化内涵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横涧旅游业“资源富集、但亮点少”的格局。
4、旅游宣传度不够
前旅游业宣传形式较为单,缺乏地特,宣传度、深度不够,缺乏创新意识。
5、旅游商品开发不。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经营较落后,缺乏新、特、奇等地特,缺乏集中的旅游商品经营店和购物区域。
6、资投不够
__镇是常州市级贫困乡镇,财政收往往只能解决全镇机关部活和些投的公益事业,拿出更多资于旅游业投,这也是制约横涧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对策建议
围绕“态镇、旅游兴镇”的战略标,以态旅游为龙头,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项带动、整体推动”的.态旅游新机制,起点做好__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作,并认真按照__镇旅游产业开发总体规划的要求,认真进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和景点建设作,加对全镇群众的旅游产业开发意识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盼望旅游资源开发,个个愿意开发旅游资源的良好氛围,努把横涧镇建成华东线上态、化、休闲、度假旅游新亮点。
1、提认识,加强发展
旅游业是个涵盖、、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拉动投资和消费双重效应,能够刺激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等社会问题,是发展态经济、富民强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产业突破和结合点,同时,旅游业是个系统程,需要社会各部门、各业配合持,因此我们要加强旅游宣传和引导,从形成全社会都持配合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加强领导,建健全旅游管理机制
建个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兼备宏观调控段,并有利于对旅游产业开发实统领导、统规划,利于旅游业向规模、深层次向发展,符合镇情的旅游管理体制,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为此,针对横涧镇情,成专门旅游产业开发管理机构,负责对全镇旅游作实宏观管理,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并监督其实施,制定旅游开发规划并审批实施,同时,协调处理旅游作中出现的各种重问题,并监督有关部门执。
3、加政策倾斜度
政府应制定专门政策,从资、才等加对旅游业扶持。如安排定财于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和旅游宣传作等,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4、深挖旅游化内涵,提旅游产品竞争
化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决定着旅游业发展向和兴衰。没有化的旅游就是没有灵魂的旅游。我镇旅游资源化底蕴分深厚,挖掘潜很。因此,必须加强旅游化内涵发掘、提炼、利,提旅游化内涵,形成横涧旅游独特亮点,满不同层次游客需求,从提__旅游的档次及市场占有份额。
5、加快旅游环境建设,提横涧旅游业整体形象
是加快以公路、通讯、电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以宾馆、饭店、旅社为龙头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加强旅游才引进和现有从业员培训作,为旅游发展提供才保证;四是加强旅游宣传作,提__旅游知名度。
6、开发旅游商品
个地区旅游商品开发与状况,代表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兴衰。结合我镇实际,前应重点抓好特农副产品等旅游品深度开发。同时,横涧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特旅游纪念品,提旅游商品竞争和吸引。
7、加强业管理,坚持依法治旅
是加强旅游产业开发制度建设,促使我镇旅游业“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这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依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和协调旅游产业投资经营者和景点所在地群众之间的盾;三是做好旅游市场整顿和规范作,严厉打击欺客宰客等违法为,创好旅游业发展良好外部环境;四是加强涉旅安全作,强化安全意识,落实旅游企事业单位安全产责任制,营造良好的旅游安全氛围,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8、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度,实现优势互补
加快与天湖旅游区、平桥坝、蓄能电站等景点串成线的速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从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本地旅游观光,使我镇成为集旅游、度假、娱乐、休闲为体的华东知名旅游胜地。
2023年乡村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篇4
一、我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
(一)、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现状。
1、体育场地不足。调查显示,有70%的学校体育场地未达到1994年省教委制定的《城镇普通中小学建校标准》,甚至有少数学校基本上就没有运动场或者活动场所,有些学校即使有,也只是些简易的运动场所,导致很多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开课时数不足,或者只在有限的几个年级开设体育课,象征性的表示学校开设了体育课。
2、体育器材短缺。根据调查,有30%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达标(指能基本满足大纲必修教材的需要),65%的学校体育器材缺少,5%的学校几乎没有体育器材,而且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现有体育器材大部分陈旧、破损,其原因为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这为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由于受体育器材短缺的限制,有近30%的学校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二)、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1、专业教师短缺。从调查情况看,有近40%的学校专业教师短缺,10%的学校无专业体育教师,现有体育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不包括自考、函授毕业生)的仅占37%。
2、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有73%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无法形成梯队建设,有38%学校的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国家教育部对学校教师学历要求。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的不合理势必影响学校体育工作持续、稳定开展。
3、师资培训意识淡薄。通过调查,大部分学校都未能制定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也未能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培训活动,致使大部分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及思想意识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这是造成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
1、少数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认为农村孩子身体好,不用参加体育锻炼,开不开体育课无所谓。而主管部门领导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时没把体育工作放到应有位置来看待。由于工作上不重视,加上对学校体育设施等要求未做硬性规定,即使体育设施达不到要求,验收也能合格通过,使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不重视。
2、体育经费严重短缺。由于我县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支持乏力,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因经费困难不能对体育进行投资。
3、体育专业教师缺乏,思想不稳定。正规体育院校、系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受诸多因素影响,千方百计想办法不到农村学校任教,致使学校体育教师短缺,近30%的学校专业体育教师严重缺乏,只能用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或自行培养的自考生或函授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学校不重视,加上经费短缺,部分体育教师思想不稳定,从事第二职业或对本职工作不认真对待。
4、缺乏激励机制。对执行《标准》好的学校及体育教师个人,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
5、群众体育工作发展不普及。农村群众体育工作发展受各种因素影响,一直开展不利,无其是农村对体育工作认识不正确,认为劳动是最好的体育活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没有用。正是这种错误认识,导致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学生对体育活动热情不高。
三、发展对策
1、解放思想,多方筹集体育资金。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采取政府拨款,学校投入,社会赞助等方法,确保体育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工作氛围。各级政府和学校领导要认真对待体育工作,吸引广大体育专业院校、系的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并积极为他们施展才能创造条件,使他们安心在学校开展工作。
3、挖掘地方特色教材,重视表彰先进典型。农村学校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地方教材并自制器材。对自制体育器材工作有特色的学校、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并大力推广经验,在每年举行的学校运动会上,应充分安排这些本地特色体育项目,推动体育工作全面开展。
4、积极开展互助活动。通过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使城、镇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对子,改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以满足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023年乡村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篇5
县地处泛珠三角地区中南部,处在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黄金廊道上,位于市南面、区东北部,隶属桂北经济区的南部,县人民政府则处于桂东北重要交通枢纽国道323与国道321的交界处。
旅游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县地处优拓区,与大旅游圈阳朔县仅相距40km,不仅交通便利同时旅游资源丰富,1994年我国加大了旅游产业的推广力度和政策支持,到1998年我国旅游正式进入产业化转型阶段,并从以接待为主的旅游产业转化为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旅游产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稳步提升,使旅游成为了闻名天下的重要旅游地点,尤其是以阳朔镇为中心不断辐射的旅游产业。年县在旅游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正式将旅游提升到产业化发展阶段,到年底,县已基本实现了“四大旅游景区,五大旅游线路,六大旅游特色”的总体发展格局。
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照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经过认真思考,现将县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调研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一、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县具有秀丽的田园山水景观、特色民居景观、丰富的岩溶资源、浓郁的民间文化,依托这些资源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有田园风光游、岩洞探险游、攀岩登山活动、竹筏漂流及寻幽访古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县广大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认识超前,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村民主动开办家庭旅馆饭馆。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县乡村旅游还存在着旅游资源整合不够,从业人员的素质尚待进一步提高,民居建筑有待进一步改善,可供游客购买的商品比较少等问题。另外,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还不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经济呈现“餐宿经济”显著特点,旅游综合效益尚需提高
县游客结构以散客、观光为主体。旅游经济呈现“餐宿经济”特点,综合带动作用没有得到显著体现。旅游总收人中餐饮、住宿收入比重占绝对优势,其他如门票、导游、娱乐、购物等方面收入比重小,旅游综合效益不高。
(二)旅游产品质量较低,类型较单一,体验参与性活动项目尚需进一步开发
县一些饭馆厨房设备简陋,基本消毒设施缺乏;排污排水通道不畅;从业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证等。此外,民居旅游仍停留在单纯的餐饮和住宿服务上,对于挖掘民俗和利用农家生活开展的参与性项目较少,缺少“农家乐”的“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验。
(三)规划布局不够合理
县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布局由于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总体情况良好,90%村民建了新房,县赏月路两侧已改造成具桂北民居特色的饭馆、旅馆。但由于乡村旅游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等特点,很多规范管理是事后管理,事前较难控制,造成县主村一些饭馆旅馆在规划布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乱建设、乱开发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县目前尚有大量旧房保存的现象,同时县主干道尚未改造完成。
(四)乡村旅游的内涵挖掘不够深人
县对独特的田园山水、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旅游资源的培育开发不够。县优越的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文化品位尚需进一步提高。
二、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头戏
到年,各级政府和组织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响应国家提出的“乡村旅游年”和融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切人点,积极规划景区,推出线路,培育产业龙头典型,合力推进。虽然起步较晚,但行动迅速,很快由落后地区跃升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巾上游省份。到______年,全省评比推出了涉及乡村旅游的各类省级示范区(景点)______家,其中涉及“三农”的示范区(景点)____家。到年末。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整合全省各类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形成了较高水准、品牌独特的乡村旅游线路和景区
黑龙江省根据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乡村旅游年”的“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主题,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推出了多条乡村游线路,集中展示了县众多的农业产业、田园风光、山水森林、地质奇观、乡村古镇、休闲养生、民风民俗、乡村古迹、农耕文化遗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风貌等独特景观,推出了______区旅游区、____狩猎场、____森林动物园、____山庄、____生态湖、______农场等一大批乡村旅游精品。
(三)极大的推动了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宏观经济建设
乡村旅游的发展,推进了全省的旅游产业,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到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______万人次,创汇______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______%;接待国内旅游者______万人次,旅游收人______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______%和______%;旅游总收入实现______亿元,比上年增长______%。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乡村旅游经济总量估计占全省旅游经济指标的______%左右。
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主导战略,加大宣传力度
县政府应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将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根据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联合网络、广播以及电视等媒体,扩大县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力度,此外,对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突出重点旅游资源,并实施对旅游周边产业,配套产业进行引导,为旅游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实现推动县乡村旅游业稳步发展的目的。
(二)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品牌建设
品牌塑造差异,精品铸就品质,推动精品化战略发展,树立起“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发展目标,发挥乡村旅游示范作用,对各示范点的特色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打造县旅游示范基地,将____示范片作为县发展的龙头示范片,纵深推动____、____等示范片的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形成具有特色的溶洞旅游精品,使旅游形象和品质得到彰显,进而塑造起独有的旅游品牌。
(三)推动特色产业,营造民俗氛围
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这里集合了壮族、汉族、苗族和瑶族等,其中壮族和瑶族只要集中于茶城、新坪、龙怀、东昌、马岭以及杜莫等乡镇,他们长时间居住于此,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和物质文化,也为县营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本土特色旅游项目,使田园和民族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通过构建茶场游、民族园等游园项目,重点对民俗风情游进行开发,为游客营造一个民风特色和乡土氛围浓厚的旅游园地,让游客能够在旅游中体验到不同于当代的特色文化,进而使其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四)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
政府应设立专门的乡村旅游专项资金,将其全部用到县乡村旅游发展中,重点用于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项目贷款贴息和补助、乡村宣传促销奖励等上,同时给予新农村建设优先扶持,加大生态环保、水电路气等设施建设中,将农村饮水和建设工程作为重点,通过推动休闲林场、休闲农村、绿色茶园、庭院大户延伸、规模果园等发展,针对以农业为依托的旅游项目应优秀安排、优先考虑。组织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服务培训中,尤其是针对导游、营销、管理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人员应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五)结合农业发展,打造生态旅游
县不仅拥有享誉国内外的“皇室贡品”芋,同时县的生猪、马蹄、生姜、夏橙、八角以及食用菌等均非常闻名,故应将发展的重点放到花卉、桑蚕、速丰林、中草药等上,以“生态、绿色、体验、休闲”为主题,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构建,同时将市场需求作为发展向导,在农村的依托下,打造一个民俗文化、自然生态、农林牧渔以及田园景观的特色农业产业,培训其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点,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县旅游发展的动力源。
2023年乡村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篇6
一、发展情况
近几年,随着张北草原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旅游产业合理延伸的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乡村旅游与富民强县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制定出台了《张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规定》以及相关行业管理办法,并对乡村旅游经营服务标准做出了具体要求。20__年全县乡村旅游共计投入资金达230万元,接待游客达6万多人次,实现收入1200万元。到目前,全县已有三宝营盘、三台蒙古营、海子洼、大梁庄等7个村的500多户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其中,郝家营乡三宝营盘村已被评为河北省首批30处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
三宝营盘村紧邻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草场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去年该村投入资金60多万元,新建了农家宾馆楼一栋和农家小院5处。截止06年底,全村旅游接待户发展至50多户,拥有马匹85匹,草原摩托35辆,卡丁车20辆,户均收入1.6万多元。经营突出的农户,被授予“星级乡村民俗旅游接待户”标牌。农户家家吃、住设施一应俱全,娱乐项目、针绣编织等农民自制旅游纪念商品特色鲜明。乡村旅游的兴起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拉动了乡村经济的有效增长,成为实现我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补充。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散乱状态,缺乏科学规划来指导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不够突出,文化内涵有待深入挖掘;
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四是乡村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与规范,乡村旅游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科学规划,指导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是成立张北县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制定工发展方案,把乡村旅游建设纳入政府的宏观调控当中。同时,在原有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桦皮岭、海子洼、马连滩生态园区、小二台农业示范区、错季蔬菜种植园区、奶牛小区、甜菜种植园区以及牡丹花山观林亭等区域内具有乡村旅游开发价值的村庄,积极确定第二批张北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建设,把乡村旅游引向健康、持续、和谐的轨道上来。
(二)深挖文化内涵,突出特色品牌。目前,我县乡村旅游还停留在粗放式格局,存在片面强调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本地乡土文化内涵挖掘利用的现象。今后,
一要将传统文化优势打造成乡村旅游产业优势,走文化品牌之路。要以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旅游含金量。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种体验经济,其特征是旅游者通过体验式消费获取愉悦感受。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参与性方面大做文章,以乡土文化含量高、游客参与性强、满足个性化体验、民风淳朴的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项目来满足体验经济需求。
二要避免千村一面,走饮食文、游牧文化、旅游商品文化之路。要开辟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乐趣。要注重搜集饮食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等资料,让游客边听故事、边赏原料和烹饪工艺、边品尝美味佳肴,重视游客的`精神享受,提升乡村餐饮的文化内涵,积极推进乡土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保持特色工艺品、民族服饰几传统工艺的乡土气息,从而增加乡村旅游的内涵,推动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三)多措并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出台扶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农口、扶贫等部门的专项资金,重点改善道路、院墙、排水排污、医疗卫生、旅游厕所、通讯等基础服务设施。
二是邀请河北地理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对三宝营盘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进行专业指导,注重在开发资源、兴办旅游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建设,加快乡村旅游示范村整体上档升级。
(四)强化管理,努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旅游派出所和执法大队的职能,定期深入农家旅游接待户,对其餐饮质量、卫生环境、服务态度进行抽查,对不合格者责令限期整改。加强管理制度化,与各乡村旅游经营户签订安全、卫生责任书,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同时也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卫生意识。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培训。制定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及乡村旅游教育培训计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组织人员深入农村示范点(户),送教上门,努力提高我县乡村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
2023年乡村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篇7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运动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工作主线,是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按照市委“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要求,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积极与市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对接协商,并成立专题调研工作组。调研组在吴刚副主席带领下深入巴南区、彭水县等区县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报告如下:
一、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为基础,引导开展群众体育运动。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xx―20xx年)》,按照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市民身边建设健身场地设施,开展群众体育运动,不断满足市民群众的日常健身需求。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主体责任,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协调各有关单位抓好全民健身工作相关任务措施的落实,推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通过狠抓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体育健身设施、体育健身活动、体育健身赛事、体育健身指导以及体育健身文化,把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到实处,用改革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引导开展群众体育运动。
(二)以打造体育赛事活动为动力,深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全市按照“区区有品牌、县县有特色”思路,引导各地结合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四届老年人运动会、九次全民健身日暨“全民健身周”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全市年均开展全民健身赛事、群众体育活动2000次以上,带动全市群众开展登山、游泳、太极拳、健步走、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全市社体指导员达56781人,每万人约有19名社体指导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3.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2.7%,位居全国第7位。在第十三次全运会上,重庆代表团获得的4金7银9铜的成绩中,群众项目就获得1金4银5铜,充分展现了我市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为保障,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
按照全市体育发展总体思路,已新建和更新一批城市体育公园、乡镇健身广场、社区路径工程、农体工程、多功能运动场,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目前,区县累计建成标准体育场37座、体育馆40座、游泳馆32座,全市累计建成农民体育工程8858个,全市覆盖率达98%;乡镇体育健身广场393个,全市覆盖率达38.91%。20xx-20xx年,累计建成社区健身点600个,完成418个贫困村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新建了一批社区健身中心、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设施、攀岩场地等体育设施,4个项目被列入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进一步满足了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参加锻炼的健身需求。与此同时,继续加强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和全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补助资金7563万元,有效推进了全市69个大型体育场馆和5个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让更多市民参与到群众体育中来,享受健康带来的快乐,扎实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
二、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民健身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总体而言,我市体育健身的法律、意识、文化、观念等软件建设与东部发达地区比较还相对滞后。基层对“农民体育工作是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三个层面的认识均不够充分、不够到位,导致在具体工作中未将群众体育工作置于重要地位,也没有把推动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作为全民健身发展的重点。基层为群众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较为缺乏,在健身知识普及、理念兴趣培养、体育活动组织、健身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均与城镇居民有一定差距,广大群众主动参加体育健身的积极性还不够强。
(二)基层群众体育社会组织不够健全。目前我市基层体育社会组织还不够健全,尚存在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特别是工作保障远低于沿海发达城市,也低于西部其他城市,社体指导员普遍社会存在感低,志愿服务活动不能有效保障。市级体育单项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量少且作用发挥不够,市、区县、乡镇协会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性有待提高。大部分区县仅有少数几个区级体育协会在镇街、村社有下伸组织,农村懂体育、会指导的人才匮乏,镇街文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流动频繁等原因,导致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组织没能有效建立起来。
(三)基层体育场地设施设备供给不足。虽然近些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村建设力度,大力改善居民体育健身条件,但现阶段还只是对居民健身需求有所缓解,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国家确定的1.5平方米目标尚有差距,尚不能满足市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基层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缺乏整合与统筹、体育场地和设施对群众开放率不高、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与后续维护急需加强等问题。以巴南区为例,多数健身设施配建在二环以内的镇街,二环以外偏远村、薄弱村体育设施资源相对匮乏,居民小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缺少配套的健身设施。且多数镇街由于资金限制,缺乏规划建设体育场所的硬性要求,建设初期就侧重集镇的规划布局和集中居住的功能定位,存在重居住功能轻健身需求的不合理现象。
(四)基层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尽管我市在20xx-20xx年期间,在群众身边新建了600个社区健身点,切实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提高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但是,很多农村地区仍然缺乏相应的体育场所和设施,全民健身活动局限于逢年过节,集中于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期间,参加者大多为学生、退休老同志、企业员工、村干部,基层一线农民很少参加。政府组织的健身运动多,民间自发的健身活动少,民间健身局限于参加广场坝坝舞的中老年人群,缺乏组织、牵头人,形式与对象单一,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活力不足,呈现差异化发展现象状态。
(五)基层群众体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市虽然逐步增加了群众体育事业在财政预算中的支出比重,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全民健身经费投入相当有限,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已投入使用的基层体育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在群众体育组织的经费投入上,有些区县未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财政安排的体育经费缺口仍然存在,无法满足群众体育开展的需要,体育协会开展日常性群众体育工作和参加上级群众体育比赛基本上是自筹或向上级请示经费,经费渠道主要来源于会费收入、社会单位赞助等,基本上是以收定支。例如彭水县,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还是依靠体育彩票公益金和自筹资金,尤其是乡镇(街道)用于开展群体活动经费紧缺,以社会支持为主,不能满足全民健身工作的需要。
三、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群众体育宣传,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文化氛围。构建体育宣传格局,掌握体育宣传工作主动权,为体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牵动社会媒体关注体育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提供更好服务。通过《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立法宣传主题系列活动,努力“让重庆动起来、让全民动起来”,通过大型群体赛事活动引领、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和国民体质监测、开设健身知识讲座等方式,用农民听得懂、看得到、听得进的方法普及健身知识和健身文化,营造积极参加全民健身的良好舆论氛围,增强农民的健身意识和理念。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提升群众体育锻炼水平。积极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推动其社会化、法治化、高效化发展,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扶持和引导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基金会等体育社会组织发展。鼓励民间自发性健身团队和网络体育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制定体育社会组织扶持办法,着力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建设。创新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推进社区健身点建设,突出对社区居民的常态化、多元化服务,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规范管理和有效服务,实施持证上岗。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带动作用,提供科学健身服务,不断完善市、区县的协会组织,推动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向基层延伸,让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成为群众体育健身的核心。在乡镇(街道)、社区(村),要落实专人负责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工作,可以整合文化和体育资源,设立“文体专管员”。通过政府购买体育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充分调动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三)加大场地均衡化建设,让体育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立足于体育为民惠民的原则,继续建设和完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健身点等场地设施,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着力解决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发展不平衡,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提高体育健身设施的利用率。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着力构建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继续建设和完善县级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示范性体育公园、登山步道(城市健身步道)、全民健身户外活动营地等场地设施。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提高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四)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丰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稳步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定期开展重庆市全民健身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智力运动会和农民运动会。加大力度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结合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民族传统体育节日,在农村开展各类小型多样、就近就便、贴近生活的羽毛球、乒乓球、登山、跑步等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农民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农村居民参与体育、发展体育、享受体育的热情,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将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打造成金牌赛事,将群众参与度高、有发展前景的大众赛事提档升级为品牌赛事,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提升金牌、品牌赛事的数量和质量,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五)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群众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大全民健身工作的经费投入,政府要按每年度完成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需要保障经费投入。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体育彩票公益金不低于70%的比例用于全民健身(群众体育)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合理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比例,确保区县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全民健身工作。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合理划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按照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体育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机构参与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拓宽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