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老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预先书写的文字载体,对于即将开展的课堂来说,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教案的制定了,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轻与重大班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轻与重大班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资料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景,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可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趣味。”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欢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本事。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能够有不一样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记录表皮球投影仪奖品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日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教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样记录的?
2、引导梳理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能够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
师:在教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头了?
师:此刻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我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能够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数学轻与重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数学轻与重大班教案篇3
设计思路:
一、活动素材分析
本次活动主要借助物品不同的摆放特点,有的散开着排列、有的向不同方向有序排列、有的重叠排列、有的部分遮挡排列,还有的将商品藏在了盒子里,通过数一数这些与孩子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物品,锻炼孩子的数数能力。
二、幼儿经验:
根据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份层次性的区角材料,投入使用后,观察了幼儿游戏情况。我发现,幼儿数数时的方法、速度、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异同。在观察了幼儿的经验水平之后,我开展本次探索活动,想帮助孩子了解数正确的方法,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
三、环节分析
环节一,接数引题,直奔主题,引起孩子们对数数的兴趣。
环节二,运用图片,让幼儿直观的观察进行记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环节三,迁移生活之中,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再次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内容和要求:
仔细观察材料,尝试借助材料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体验数数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仔细观察材料,尝试借助材料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活动难点:体验数数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记录纸、笔、ppt
活动过程:
一、数数导入(了解孩子原有的数数经验)
提问:你最多能数到几?那我来说一个数字,请你们接着往下数三(四)个数。
(提醒幼儿按要求数数,不多也不少。)
二、游戏“趣味数数”(发现正确的数数方法)
1、看图数数,讨论结果
(1)帮助幼儿明确要求
提问:数一数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兔子有几只?花儿有几朵?
(2) 幼儿数数并记录
(3)讨论结果
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你数到的兔子有几只?
小结:原来,要数对兔子是有方法的,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数,观察要仔细。
看看花有几朵?
小结:要把东西数正确,除了要按照顺序数以外,还要听清楚要求。
2、看记录单,领会要求
(1)出示记录单,帮助幼儿明确要求
教师:条是什么意思?数一数带鱼有几条?蛋有几只?数数饼干有几种?
(2)幼儿数数并做记录
(3)统计并讨论结果
带鱼是几条?你刚刚数带鱼什么地方?
小结:要把一堆东西数清楚,要数特征非常明显
数学轻与重大班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在学习数字2—4的组成的基础上,已经知道数字如何分成,并且能有多种分成方法。但在动手操作记录上面却不怎么好。因此,在接下来组织幼儿学习5的组成时,我把重点放在幼儿动手操作上面,并进一步学习5的组成。使其更深入的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同时,我又考虑到学习数字组成的枯燥性,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字5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理解5的组成与分解。
难点是能熟练操作范例表。
活动准备
1.小盘每人一只,瓶盖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棋、双面雪花片等)。
2.二套练习纸每人各一份。
3.教师用范例表各一份。
4.数形小方块若干。
5.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每人手持5只瓶盖,在小盘里撒,看看瓶盖有几个朝上,几个朝下?(边撤边做记录) 能力强:用铅笔写在记录纸上。能力弱:用数形小方块在记录纸上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讨论:
(1)你玩出了几种方法?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2)用什么好办法把这四种方法全部记住?
4.小结:撒5只瓶盖按正、反面区分有四种不同的结果。
5.延伸活动:
(1)可与同伴比比,看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2)回家后,也与爸爸、妈妈玩这一游戏,比比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儿第二次尝试
1.幼儿每人一张图表,上面有许多空格,请幼儿将其补填完整。提示:
(1)观察表格中的不同点。(圆点与数字的区别)
(2)按照表格中圆点与数字的提示,正确填写。(若表中的第一行是圆点,则下面的空格也用圆点表示,若表中的第一行是数字,则下面的空格也用数字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能力强:用笔直接记录于纸上。能力弱:可用5只瓶盖操作,并用数形小方块表示。
3.讨论:请个别幼儿在范例表中进行操作,并要求全体幼儿验证。
4、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5、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3和几?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以此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5的组成与分解。
三、讲评、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巩固5的组成与分解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5的组成,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数学轻与重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