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和交流,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关于雪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关于雪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理解绘本,了解盲人朋友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
2、能积极参与观察、体验和交流活动,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关注身边的特殊人群,萌发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绘本ppt、盲人生活ppt、眼罩(与幼儿人数相等)、盲文卡(2人一张)、画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介绍盲人朋友——托马斯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托马斯,他是一位盲人朋友。盲人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盲人的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3、现在就请你把眼罩拉下来遮住眼睛,感受一下盲人的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4、可是托马斯说盲人的世界也可以有很多颜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是怎么说的。
二、理解绘本,了解盲人认识颜色的方法
1、师:这是《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故事)
2、提问:
①你看到了哪些画面,它可能代表的是什么颜色?(根据幼儿回答,点击相应图片)
②托马斯说黄色有时像小鸡的羽毛,软软的,他是怎么感觉到的?(摸到的)
③托马斯想用草莓代表什么颜色?有时还像西瓜,甜甜的,托马斯是用什么办法认识红色的?(尝到的)
④落叶是什么颜色的?这幅画面是托马斯介绍他认识棕色的方法,他是怎么认识的?
⑤托马斯觉得绿色吃起来就像柠檬冰激凌的味道,除了尝,他还用了什么办法来认识绿色?(闻)他觉得绿色闻起来像什么?
⑥托马斯说他喜欢所有的颜色,为什么?
3、小结:托马斯虽然眼睛看不见,不过他会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还可以用他的身体去感觉、认识世界。
三、感受体验,关注盲人生活
(一)触摸盲文
1、师:今天我们就来试试盲人朋友用手摸的本领。先请你说说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小点点)(课件出示盲文图片)
2、师:现在请你戴好眼罩,然后用手摸一摸小卡片上的点点,感觉怎么样?(粗糙、凹凸不平、有花纹)
3、师:知道这些小点点有什么用吗?
4、小结:这些点点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文字,帮助盲人看书。
(二)对比作画
1、师:盲人朋友除了会学习盲文,还有很多其他的本领。(欣赏课件:盲人生活)
2、师:你们觉得盲人了不起吗?虽然他们的眼睛看不到,但他们还会画画、弹琴。你们能在看不见的情况下画画吗?
3、蒙眼作画
要求:①轻轻地拿出你椅子下面的画板放在膝盖上,在纸的上半部分画个太阳;
②把眼罩从头上轻轻地拉下来遮住眼睛,直到看不见;
③拿起笔在纸的下半部分再画个太阳。
4、体验交流:你觉得两次画画的感觉一样吗?哪次画画简单?
5、师:是呀,盲人的生活真是不容易。我们小朋友想不想来帮助盲人朋友?
四、延伸活动,幼儿合作扮演盲人
1、师:如果请你来扶着盲人朋友走路,你会怎么做?谁来试一试?
2、师:现在请你们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位小朋友做盲人,另外一位小朋友做帮助盲人的人,然后一起慢慢走出门口,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借助绘本《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引导幼儿了解盲人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虽然幼儿平时与盲人的接触不多,但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盲人生活的好奇以及敬佩之情,他们通过看、摸、猜等方法拉近了与盲人的距离,从而萌发尊重、关爱盲人的情感。整个活动充满温馨、关爱的气氛,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强,参与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大班关于雪的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诗歌《桂花甜甜》讲述了小蚂蚁、小蜜蜂、小松鼠、老奶奶采桂花回家制作桂花糖、桂花蜜、桂花枕、桂花糕的有趣情节。诗歌内容通俗易懂,语言朗朗上口,充分表现了桂花时节,给人们和小动物带来的甜美生活。因此,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激趣讲述、动作表现等,不断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感受制作分享桂花食品的快乐心情以及桂花制品带给大家的幸福体验。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老婆婆和小动物用桂花制作桂花糖,桂花蜜,桂花枕,桂花糕的有趣情节。
2、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表现用桂花进行制作的快乐心情。
3、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
2、活动前了解桂花的作用。
【活动过程】
1、谈话交流,了解桂花的作用。
提问:你见过桂花吗?桂花有什么作用?
2、欣赏诗歌,理解诗歌中老婆婆和小动物用桂花制作食物和物品的`有趣情节。
(1)结合课件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提问:都有谁在采桂花?用来做了什么?
(2)欣赏教师完整讲述,感受采桂花的快乐心情。提问:老婆婆和小动物采桂花做了什么?
(3)分段欣赏故事,感受诗歌中老婆婆和小动物制作的有趣情节。提问:小蚂蚁、小松鼠、小蜜蜂、老婆婆为什么要采桂花?
小蚂蚁用桂花做了什么?制作成功后它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小结:原来桂花可以做成桂花糖,桂花蜜,桂花枕,桂花糕等。桂花是“秋”的使者,也是大自然赠予人们和小动物们的秋的礼物。
3、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用动作、表情等表现用桂花进行制作的快乐心情。
(1)师幼交流。提问:大家在采摘、制作时是什么心情?
(2)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诗歌内容,进一步感受分享的快乐。
附:
桂花甜甜
小蚂蚁,采桂花,回家来做桂花糖,香香甜甜大家尝。小蜜蜂,采桂花,回家来酿桂花蜜,里里外外香四溢。小松鼠,采桂花,回家来绣桂花枕,舒舒服服做美梦。老婆婆,采桂花,回家来打桂花糕,子子孙孙好热闹。
大班关于雪的教案篇3
教材简解:
节奏作为音乐要素之一成为诸多教学法中学习音乐的入手点。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到上海参加了"从头到脚玩音乐"的音乐培训,接触的都是节奏音乐,回来以后在孩子们中间尝试过几次,效果还不错,其中就有将儿歌填入节奏中进行游戏的,学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本次活动,我有意将蔬菜的名字填入节奏谱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
目标预设:
1、通过语言中包含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和四个字的词组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
2、尝试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3、感受节奏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配上蔬菜名字中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
难点: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设计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从节奏与语言结合开始学习节奏,以使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感知节奏的存在和律动。蔬菜又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于是尝试着将蔬菜名填入节奏谱,通过"老师要办一个蔬菜大餐,请小朋友和我一起煮蔬菜汤"为由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在主题《秋的畅想》实施过程中,有一次在带领孩子们外出参观菜场的过程中,孩子们最关注的便是鲜灵灵的蔬菜了,他们发现了各种各样不同蔬菜,在认认说说中积累了一些蔬菜特征、名称的初步经验。在数一数菜场里有哪些蔬菜时,孩子们关注得最多是自己吃过的蔬菜,从家长资源的可利用性出发,特别是从孩子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点出发,如果能把蔬菜名字填入到节奏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孩子们肯定喜欢。于是就设计了《蔬菜汤》这一活动。
一、"买菜"导入活动。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
四、谁是"小馋猫"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一、"买菜"导入活动。
"小朋友,我要办一个蔬菜大餐,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买菜吗?"幼儿随教师边唱买菜歌进场。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1、(请孩子们围成圆圈)"刚才我们买了很多新鲜的蔬菜。谁来说说买了哪些菜?(教师出示,幼儿说出蔬菜名称。)
2、教师选择四样蔬菜放在前面,引导孩子分别为这四样蔬菜设计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或词组,并组成节奏。
3、孩子们伴随身体打击乐念读三遍整个蔬菜节奏组合。然后教师交换图片的位置请幼儿增加难度尝试。
(1)按照图片的摆放幼儿跟读三遍。边读边拍手。
"煮蔬菜汤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口令,一共要念三遍口令蔬菜汤就煮好了。我们来试一试。
(2)交换图片顺序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教师交代要求:"老师的蔬菜汤煮好了,可是这么多小朋友不够分,所以请小朋友自己来煮。请小朋友分成四组,每一组6人。分好组后每一组选一个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选四种蔬菜,然后带领你们一组的小朋友一起煮蔬菜汤。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蔬菜汤煮的最成功,好吗?
1、幼儿分组,选小组长。
2、自由讨论5分钟。
3、游戏:到谁家做客。
四、谁是"小馋猫"
1、(身体转向老师),教师讲述故事;"老师这汤闻起来太好喝了,一个小朋友还没吃饱,于是他来到老师这儿偷吃了一个xx幼儿随老师念读新节奏。空的地方用手摊开表示。以此类推吃点2个、3个、4个。
五、放松活动"小星星"
大班关于雪的教案篇4
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端午节》是一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是儿歌,以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端午节的地方风俗习惯。本此次活动从引导幼儿回忆端午节习俗入手,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知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引导幼儿大胆运用有节奏的朗诵,体验儿歌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尝试仿编儿歌,体验创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端午节来历和习俗物质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回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提问:端午节就要到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小结: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包粽子、插艾蒿、挂香囊、龙舟比赛等。
2、结合教学课件欣赏诗歌,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1)组织幼儿交流倾听儿歌后的感受。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2)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相应的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1)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加深印象。提问:刚刚的儿歌里面,你听出哪些音比较像?
小结:小朋友听的很仔细,听到了阳(yang)和囊(nang)很相似,老师发现儿歌里还有一些你们没有发现,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2)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念读儿歌,重点念准以下发音:阳(yang)、囊(nang)、妆(zhuang)、香(xiang)。
提问:为什么这些音听起来很像?
小结:原来人们为了让儿歌更好听,让最后一个音都听起来很相似,这便是运用了押韵的方法。
(3)引导幼儿朗诵儿歌,感受作品的节奏感。
提问:第1段儿歌前两句有几个字?最后一句话有几个字?第2段、
第3段呢?这样朗诵起来有神们感觉?
小结:这首儿歌每一段第1、2句都是3个字,最后一句都是7个字。这样的儿歌朗诵起来既整齐又有有节奏感,给人美的享受。
4、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儿歌。
端午节还有哪些活动?我们一起把这些活动也编到儿歌里吧!鼓励幼儿用儿歌里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活动,体验创作的快乐。
大班关于雪的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幼儿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大量的心血和爱。自然界中,动物妈妈又是怎样爱护动物宝宝的呢?本活动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明白“爱”有很多表现方式:保护幼小的动物宝宝、教动物宝宝捕食、教动物宝宝适应自然环境,独立生活┄并从中发现关爱、友爱、情爱的美好,从而使幼儿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充满着感激,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处世态度。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2、 体验爱别人或被爱都是一种幸福。
3、 了解动物之间也有爱,不同动物对爱的表达各不相同。
活动准备:
有关动物预宝宝的图片资料或录像。
过程建议:
1、 幼儿看图片或录像体会动物妈妈与宝宝的“爱”,并感受动物“爱”的方式。
(1) 猫妈妈把自己的宝宝拥抱在怀里。
(2) 猴子妈妈整晚拉着宝宝的尾巴睡觉。
(3) 熊妈妈把小熊推下水,让它学游泳,又从急流中救起它。
(4) 狐狸妈妈把宝宝赶出家门让宝宝独立生活,自己却跟在后边。
(5) 鹰爸爸在空中松开食物给宝宝喂食,训练宝宝空中捕食的本领。
(6) 小蜜蜂找到花儿,喊一家人去品尝。
2、 幼儿讨论:动物是不是也有爱?为什么狐狸妈妈要赶走宝宝?
3、 幼儿用肢体语言模仿动物表达对“爱”的方式。
4、 让幼儿夸夸自己的妈妈。欣赏诗歌:《妈妈的爱》《爱》。
延伸提示:
幼儿为爸爸、妈妈做件事或送件礼物,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大班关于雪的教案篇6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动物世界
活动名称:艺术活动《我最喜爱的动物》
设计意图:
在春游活动中,我们带幼儿游览了武汉动物园,幼儿对动物非常地喜爱。由于我们已经进入了主题《动物世界》的第三周,幼儿已进行了许多动物主题的活动,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会用油泥、绘画、折纸等多种形式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基本特征。
2、能恰当地选择应用材料,并想办法解决出现的困难。
3、能与同伴合作,用多种形式表现动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进行了许多动物主题的活动,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2、课件:森林的背景图、彩纸、油画棒、绘画纸、剪刀、胶水、油泥、泥工板、勾线笔等。
3、森林大背景图一张,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1、出示大森林的背景图,引起幼儿对动物的回忆。
(1)提问:美丽的森林里住者许多动物,你喜欢什么动物?它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让我们请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来参加音乐会吧。你想请谁来参加音乐会呢?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什么动物。
2、师幼共同认识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
(1)师幼共同认识准备的多种材料,让幼儿在材料、方法之间找到相应的联系。 这里有许多材料,你认识哪些材料?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小动物?如:橡皮泥可以用来做什么?彩色纸可以用来做什么?……
(2)让幼儿明确自己制作的方法和材料。
提问: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喜欢的动物?准备怎么制作?想不想与人合作?
3、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1)幼儿选好材料、找好伙伴、找一块空地进行制作。
(2)教师帮助个别幼儿尽快确立主题,当幼儿的制作出现问题时,鼓励幼儿想办法自己解决。
4、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学习。
(1)将所有的作品展示到作品台上和背景图上。
(2)请幼儿介绍:你做的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做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大班关于雪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并在解说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中增长历史知识。
教学重点:
学社自己动手做“龙舟”、“粽子”。
教学难点:
学生合理利用废旧物。
教学方法:
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师: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作端午节、午日节、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在每年这一天,大家会进行一些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等活动。 板书课题。
二、 授课
1、讨论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同时人们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吗?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传统的香囊内有香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色色,玲珑悦目。”
2、读儿歌
“五月五,过端午,锣鼓喧天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家家户户扎粽忙。”
3、老师示范
1)将纸杯剪开;
2)用胶水粘好;
3)用吸管做船桨;
4)做龙头和小人。
4、学生讨论,尝试做。
5、示范做粽子
1)把纸裁成长方形;
2)连续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来做粽子,再用绳子绑好。
6、小组制作
1)选择合适的废旧挂历、包装纸、彩色丝线或毛线,做个纸粽香囊。
2)用纸杯和吸管来做一只“龙舟”。
7、老师指导
点评作业
8、展示作品
填写意见卡,填写出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以及他人对作品的建议。
9、分组进行扎粽子或划龙舟比赛。学生集体评选出最佳选手。
三、小结:纸粽可作为礼物过节时送给亲朋好友,龙舟可以用来进行一次同学之间的友谊赛。
第二课时:描绘划龙舟的场景
1、 龙舟上人物角色、动态:旗手、舵手、划桨手、鼓手,动作各不相同。
2、 场景热闹欢快,色彩鲜艳丰富。
3、 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巡视。
4、 作业展评。
5、 小结:有学生自己谈谈收获。
板书设计:端午节
1、老师示范作龙舟:
1)将纸杯剪开;
2)用胶水粘好;
3)用吸管做船桨;
4)做龙头和小人。
2、示范做粽子:
1)把纸裁成长方形;
2)连续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来做粽子,再用绳子绑好。
大班关于雪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放风筝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放风筝儿歌,能说出需要注意的安全规则。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放风筝的安全规则。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风筝一个,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这是什么?小朋友喜欢放风筝吗?知道在放风筝时要注意哪些吗?
2、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幼儿讨论,之后教师小结。
(1)师:放风筝要选择什么样的场地?很窄小的`街道或者人群拥挤的地方可以 吗?上空有很多电线的场地可以吗?坑坑洼洼的场地或者山上可以吗?
(2)小结:放风筝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比较安全,比如广场或者公园的草地。
(3)师:放风筝时跑得快会发生什么危险?风筝绳很细,如果使劲握住或被缠住会有什么危险?如果在有高压电线的场地放风筝会有什么危险?
(4)小结:放风筝要慢慢跑,留神脚下,不能光顾着看风筝,否则容易被石头或草丛绊倒或踩到坑洼的地方扭伤脚。风筝绳很细,会割伤皮肤,要小心。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如果风筝缠绕到电线上,可能会使人触电。
3、学习放风筝的安全儿歌
(1)师:刚才小朋友们把放风筝要注意的问题都找了出来,谁能把这些注意事项完整地讲出来呢?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放风筝的安全儿歌
① 师:有一首儿歌把放风筝要注意的事项都编了进去。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②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③师:儿歌先讲了什么安全注意事项,后讲了什么?
④集体学习朗诵儿歌
4、总结
师:小朋友学习了放风筝要注意的安全规则,我们一起来回顾。
它们是:要选择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要慢慢跑,留神脚下;注意不要被风筝绳割到手;要远离高压线。小朋友在放风筝地时候一定要遵守这些安全规则!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