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了教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大大小小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大大小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1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2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戏: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儿送礼物。
要求: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数学大大小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大大小小的蛋,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
2、能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列。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是能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列。
2、难点是认识大大小小的蛋,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
活动准备: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盘子4个,一次性纸杯4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今天班里来了几个小宝宝,小朋友想不想认识它们呀?宝宝们有点害羞,都躲起来了,我把它们请出来吧。
(1)请出鸡蛋宝宝,小朋友认识它吗?鸡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呀?出示母鸡图片,鸡蛋是鸡妈妈的宝宝。
(2)请出鹌鹑蛋宝宝,小朋友认识它吗?鹌鹑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呀?出示鹌鹑图片,鹌鹑蛋是鹌鹑妈妈的宝宝。
(3)请出鹅蛋宝宝,小朋友认识它吗?鹅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呀?出示白鹅图片,鹅蛋是鹅妈妈的宝宝。
(4)请出鸭蛋宝宝,小朋友认识它吗?鸭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呀?出示鸭子图片,鸭蛋是鸭妈妈的宝宝。
2、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发现蛋宝宝的不同。
(1)这些蛋宝宝是一样的吗?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鼓励幼儿比比、看看、掂掂,从蛋的大小、颜色来比较不同。
(3)请幼儿将蛋宝宝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排队。
3、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有的蛋大、有的蛋小;有的蛋轻、有的蛋重;有的蛋颜色偏红、有的蛋是浅蓝色的;还有的蛋带有斑点……不同的动物生的蛋也不一样。引导幼儿根据互补互换规律找出找出6的其他分合式
(1)引出问题:分合式排列这么乱,想出一个好办法,让人看清楚并且不遗漏分合式。
(2)请幼儿根据黑板上写出的分合式,交流找出全部分合式的办法。
(3)小结:分合式左右两边的数互换位置可以得到两种分合法,这就是数的互换规律。分合式左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右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这就是数的互补规律。
4、蛋从外面来看是不一样的,蛋的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1)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倒进盘子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2)蛋清和蛋黄有什么用处呢?蛋清和蛋黄我们在炒菜和汤中经常会见到,它们有丰富的营养和蛋白质,我们平时要多吃,不挑食,这样身体才会棒棒的。
(3)蛋壳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4)出示ppt,引导幼儿观看精美的蛋壳艺术品。小朋友喜欢这些蛋壳艺术品吗?
5、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在美工区制作漂亮的蛋壳小作品,将它送给我们的小伙伴们吧。
课后反思:
蛋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也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小朋友们很熟悉它。但大部分幼儿不了解蛋的名称及结构特征。所以,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蛋,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本次数学课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并能根据大小对蛋宝宝进行排序。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并让大大小小的蛋宝宝来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探索兴趣。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比蛋(认识不同的蛋)——打蛋(了解生蛋及熟蛋的内部结构)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来认识蛋宝宝。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探索欲望还是很强烈的。活动后,将此次活动延伸到活动区,能让孩子们更直观、深入的接触蛋、了解蛋。
数学大大小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标记将物体树叶分类摆放。
2、能用身体动作表示大小,初步体验大小符号特征的意义。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卡
2、大树和小树各一棵学具准备:哭脸和笑脸各二份,大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树叶,说树叶大小。
1、比较树叶大小出示一片大树叶。
教师:瞧,今天我们班里谁来了?
再出示一片小树叶
教师:又来了谁?
我给树叶送标记,给大树叶送大标记,给小树叶送小标记。
2、认识大小标记出示大标记
教师:有一个大大的人,而且两臂张开,两脚分开。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样子。
(幼儿按照标记上大人的样子做动作)。
再出示小标记。
教师:小标记上人的样子,两手向下伸出,两脚并拢。
(幼儿按照小标记上人的样子做动作)。
二、找树妈妈“分树叶”
1、游戏”分树叶”
教师:树叶怎么到我们教室里来的呢? (让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噢!原来呀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得变黄了,从树上一片片掉落下来,
小朋友们利用星期天去捡的,然后把它带到了教室里。但这些树叶宝宝感到高兴吗?
(教师反过来出示哭的大树叶和小树叶)
看:树叶宝宝怎么啦?
教师:为什么哭呢?
教师:对呀!树叶宝宝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离开了它们的好朋友就要哭了呀!
那我们来做个有爱心的人,帮助他们找妈妈好吗?
2、看标记:
出示两棵树妈妈(一大一小,并且贴有大小标记)。
教师:那谁是小树叶的妈妈呢?他们有标记吗?
3、复习大小标记。
4、送树叶回家:
(1)教师示范送小树叶到有小标记的树妈妈那里。
提问:大树叶我送它到哪里呢?
(2)教师:瞧,树妈妈还在哭呢?原来它还有许多的孩子没找到家呢, 我们来帮帮忙吧!
音乐播放,幼儿集体活动。(为大小树叶找妈妈)
(3)找出错的地方:
教师:来帮树妈妈找找看,有没有孩子找错了妈妈。
请个别幼儿帮助纠正。同时教师变树妈妈的脸为变成笑脸。
三、送圆形宝宝回家
教师出示许多大大小小圆形图片,请幼儿每人拿一个按大小标记将它们送回"家"。
数学大大小小教案篇4
(一)数学活动: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二)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三)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四)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①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②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戏: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儿送礼物
要求: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①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②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③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
数学大大小小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
水果是孩子们平时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也较喜爱的食物,选择其为内容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数学学习不枯燥、且更有生趣化。幼儿现有的能力水平已经能准确点数、判断一种物体10以内的数量,而这一活动则是让幼儿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且能探索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的多与少,通过老师的`适时的介入,巧妙引导幼儿自主的学习,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
2、探索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的多与少。
3、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教师与同伴的发言。
三、活动准备
1、水果展示台,大数卡(5、6、7),大红布一块。
2、7个小桔子,6个苹果,5个大梨子;毛绒玩具:兔子。
3、水果标记卡,大范图一张。
4、学具:幼儿用书第23页《谁拿的水果最多》。
5、投影仪。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给水果分类
1、师: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丰收了。兔子先生说:“我的水果店要开张了,可是这么多的水果混乱的放在一起,既不整齐也不好看,拿起来也不方便,顾客肯定不愿意到这儿来买水果,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2、幼儿根据水果图片标记分类摆放。
(评析:导入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尝试对水果进行分类,这个环节是非常简单的,分类对我们中班的幼儿来说是力所能及的。在活动一开始时,我采用游戏的形式导入,让幼儿将混乱的水果进行分类及整齐的排放,孩子们做的非常好。)
二、集体感知水果的数量
1、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店里有桔子,苹果、梨子,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三种水果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并把水果匹配数字。
2、“为什么不是大的更多呢?它排的队伍最长呀?
小结:数量的多少不是根据物体的形状或大小来比较,是根据数量的个数来比较。
3、比较多少除了刚才的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了吗?(一一对应)
总结:比较水果的多少,可以有三种方法:数数、一一对应和数量比较。
(评析:在感知数量、比较数量的环节中,引导幼儿了解了三种方法:计数比较(幼儿集体探索出来的)、一一对应比较和相应数字的比较(教师引导);
其中,一一对应比较是一个难点,这一比较方法的前提是每种水果需要垂直对齐,通过辨别最长和最短来比较最多和最少,而幼儿对一一对应的概念似乎非常模糊,从幼儿的即时反应中,可以发现孩子们对这一比较、感知的方法并不能理解;
数量和数字是幼儿熟知的内容,但有部分幼儿对数字的大小概念并不清楚,因此幼儿只能通过数字感知数量,而不能通过数字大小对其进行比较)
三、幼儿集体操作:《谁拿的水果最多》
图片有谁?它们手里拿得是什么水果?有几个?请你在下面的记录格里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好吗?
幼儿操作,师作辅导。
集体讲评,在投影仪上展示一幼儿的结果,集体核对。
(评析:此环节是对本次活动的效果做了检测,也巩固了以前的记录方法。)
四、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小小的船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