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述职范文 >心得体会

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5篇

不少人都觉得写心得体会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才可以写出优秀的心得体会,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5篇

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篇1

昨晚有幸蒙德发老师青睐,得以在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报告厅聆听德发老师关于《传统文化与文学创作》之讲座,虽然昨晚老师仍在感冒中,但丝毫没有影响这场让广大同学们和文学爱好者怦然心动的唯美视听盛宴。

赵氏德发公,昆仑之良师诤友,有感昨之讲座,昆仑有感言一二。老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界定、审美,以及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文学创造功力上可谓无人不服,吾辈或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老师在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上用了“补皮、补气、补天”这三重境界来说明,这无疑是在教化心灵的戒尺上裹上一层厚厚的绒布。老师心地良善,为人中庸,处处本末兼顾与人为善,但昆仑就不这么良善了。愚以为今日之中国国学式微,众人皆尚西方舶来文化,虽有众人不明之愚,更有明者不言之责。

老师在讲座中也曾言道我们一直是强国,只是到了近代我们才衰落。老师只说了上半句,这没说的下半句我来说好了——衰落了什么?不是什么汽车、手机,也不是摇滚、丁客,是我们的文化衰落,或者说被文化入侵,而且是被低等的文化入侵,执笔于此昆仑心如刀搅。

想想我们的先贤们,前有先秦百家争鸣,中有汉唐星光灿烂,为什么传承到近代汉文化就“阳痿”了呢?看看充斥在街头巷尾的那些迷失的人群,他们在西方的舶来文化面前如痴如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早已成为弱势文化的牺牲品。

强势文化造就强势民族,弱势文化造就弱势民族,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弱势文化,那就看看哪些纸醉金迷,而且庸俗简单,方便流行的,那就是弱势文化。

我们不是没有强势文化,大家看看经史子集,琢磨琢磨前秦的繁荣,汉唐的辉煌就会发现一个强悍的民族究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中国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强势文化里有这么一件瑰宝——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告诉我们知识与实践是一个统一体,既不是先有知而后有行,也不是先有行而后有知,这就如同一本书的正反两面,缺一不可。

当我们决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必瞻前顾后,大可放手去做,只要你开始去做,就必须需要知道指导这种行为的知识,所以掌握这种知识的决定权从你开始去做这件事开始,就不以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会在整个实践中指引你如何去学习、掌握、运用,除非你意志不够坚定,那就另当别论。

有没有那种只知而不行的人呢?肯定有,而且大有人在,那种疯狂的梦想家可以在脑子中天马行空,成为瞩目的巨人,但在行动上却是可怜的侏儒,最终一无所成。

有没有只行而不知的人呢?肯定有,这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一个坑内摔倒无数次,我们亲切地称之为失败者。

我经历过有知无行,也经历过有行无知,那是在我还不知道我是我的时候,当我知道我是我的时候,我开始实践知行合一,从那一天起我开始做回我自己,开始写作,开始获得快乐。

我的朋友们啊,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强势文化,是中华民族面对魍魉鬼魅巍然不惧的中流砥柱。

弘扬国学,重振中华魂魄,从你我做起,赢得今天,从孩子们抓起,赢得未来。

有志者事竟成,眼到、心到手到、处处皆道。

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篇2

这一个学期的书法与上个学期不同,主要学习的是行书,而且不仅仅是行书的'临摹,更是在临了一段时间的帖子后,在其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作,包括作品的形式与内容。

书法,经过历代先民或书家的摸索研究、学习实践,终于确认了表现汉字之美的不外五大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而且总结了一整套的“法”——“笔法”,而这五大书体又离不开线条,线条之于汉字书法确为关键因素,没有线条即没有汉字,没有线条的变化,即没有汉字美的结体变化,更无美的章法和艺术风格的变化。

不同的书体,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即便是同一作者所为,也依然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就像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有多面一样,同一位作者的笔下同样可以呈现不同种类的书体和面目繁多的风格情趣。虽然目前只临摹过苏轼的行书,但老师建议我们学习两三个不同书法家的行书字帖,即使是楷书也最好多学习几种。

学练书法,要练用笔,要练结体。学用笔、学结体,首先需要入帖,先入帖,先继承,但继承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创新,但没有前面的继承,又怎样谈创新呢?创新需要出帖,不是一种帖,需多种帖,那就需要学习别人的东西,集多个人的优点,融会贯通,结合自己情况,创出新风格,写出新特点。

书法的结体,将横线缩短,竖线拉长,就出现了长体造型的汉字——小篆;将横线左右拉长,竖线缩短,就出现了扁体造型的汉字——隶书;将线条做对比不大的平正规整组合,就出现了正方型或长方型的汉字——楷书;将线条做不规则的恣肆组合,就出现了形体多变的造型——行书、草书,而且用笔轻重、行笔快慢、用墨浓淡、线条粗细、毫锋软硬都对线条、章法风格特点产生影响。

我其实挺仰慕那些卓有成就的大家,在他们的笔下一切内在的东西都是相通的,尽管形式多样书体各异,但其蕴涵的大的审美气息却能一脉贯通,随意点染都能显现自己独有的风神。我想,那一定是书家的内外修养达到了某种较高境界后的自然结果;至于自己目前行书章草魏碑等“不相往来”的格局,也希望随着技法的日益磨砺、功力的不断积累,乃至于其他修养的逐步加强而会有所改观。所以更高层次的书法语言,已经不再是笔法字法的特点,也不是章法墨法的习惯,而是充盈在其中、无处不在的神采和气息。这些,才是需要我们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

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篇3

每个学生只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你在学习时无所事事,拒绝用头脑思考,你就不会取得好成绩。所以,只要你能养成以下习惯并保持下去,你的学习只会有所动摇。

首先要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别人不督促自己积极学习,就会要求自己一学习就马上进入状态,努力高效利用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你应该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并一直坚持下去。

其次,及时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习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将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为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指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学习中分心或分心的情况,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每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后,也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让自己在下一个时间段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那你要有认真听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用动作和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睛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老师讲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调动一切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进行学习,是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上课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抓住重点,明确重点;积极参与,思考分析;大胆说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你要有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后不要匆忙做作业。你首先要认真复习每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搞清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循序渐进的知识结构。主动问,把没学好的补上。注意交替复习不同的学习内容。

一定要有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自己选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写,一丝不苟。作业错了,要及时改正。

学无止境。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借鉴他们更好的学习经验,为自己所用。聪明的你可以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乘风破浪,早日到达胜利的彼岸!

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篇4

写小说的如果没有厚实的散文写作基础,那他是写不好小说的;即便小说的故事不错,但语言不行,人物也立不起来,人物形象就不会鲜明生动,就难以达到艺术的高度。

写诗要有冲动,深思熟虑反而写不出好诗,写诗的时候不必考虑什么技巧,不必在文字上刻意雕琢,那样会弄巧成拙,越来越不像样子,反而把诗写坏了。写诗的确需要心灵原始的那种冲动,激情这种东西不是任何时候都来找你的,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所以不要等,不要认为自己的诗思还不那么成熟,等成熟就晚了,就捕捉不到生活中的诗意和写诗的感觉了。

写散文与写诗不同,写好散文一定要有生活的底子,生活的底子越厚实,生活的经历越丰富,散文的写作范围越广阔,越有的可写;诗歌的写作却截然不同,不要求你有多么厚实的生活底子,生活经历还是越简单越好,越有利于写诗,经历越丰富,思想越复杂的人反而不容易成为诗人,单纯是成就一个诗人的基础。诗人的头脑要单纯,心灵要纯真,激情要火热,太复杂的人成不了诗人,也写不出诗来。

不要以为散文比诗好写,其实散文是最难写的了,写诗是瞬间的冲动,诗思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关键在于抓住灵感,不要让灵感错过,错过了就难以找回,也就没有感觉了,这种感觉是不可复制的,无法重复。写一首诗并不费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往往是一蹴而就,甚至几分钟就可以写好一首诗。但写好一篇散文那是要有耐心的,也是最磨思想磨文字的,也是最能够显露作者的文字功力的。

一篇散文写得究竟怎么样,不在于文字的花哨,而在于语言的质朴、自然,在于情感的真诚、坦荡,不矫揉造作,在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通过你的文字让读者走进你的内心深处,同你一起感动。我想一篇散文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也该是一篇不错的散文了。

散文是能够见识作者文字功底的一种文学体裁了,也是其他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随笔杂文等的写作基础;如果连散文都写不好,我看写其他体裁的东西也未必能够写得好,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纵观现代文学大家,他们有不少都是写散文的高手。像茅盾、巴金、老舍等,他们都有散文名篇面世。

写小说的如果没有厚实的散文写作基础,那他是写不好小说的;即便小说的故事不错,但语言不行,人物也立不起来,人物形象就不会鲜明生动,就难以达到艺术的高度。现在写长篇小说的不少,特别是网络上的很多小说在语言上都不过关,很多作者文字水平很差,这就影响了原创小说的质量。其实很多长篇小说的质量远不如散文的创作,真正在网络上显示作者创作实力和文学功底的不是写小说,而是写散文的。这是事实。比如散文在线的不少作者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令人欣喜的发展势头。所以当代的散文创作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篇5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探索适合于自己特点的风格是不言而喻的事。我常常是对自己尝试性的作品充满兴趣,却又不时地怀疑和否定。探索,否定,再探索,这样反复地进行着。从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是创作的原则。回忆起过去许多年里,常常是带着一个概念下去,带着一些为概念搜集的素材回来。把自己的感情管制起来,这样就无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带着一把感受以外的尺子,在生活中量来量去,要发现可画的题材实在比沙里淘金还困难。

去年秋天,我横穿了几千里的锡林郭勒大草原,通常认为这地区是内蒙古牧区的典型。这里没有高压线,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机??生活是流动的。然而,正是在这些并不先进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形象和它们呈现出的色彩,构成了草原上特有的美。空旷的天然牧场,多变的景象,质朴憨厚的牧民,古老的蒙古包,牲口拉着生活必需品的各种车辆,乘骑的马、挤奶的牛,平凡的劳动场景以及牧民们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我怀着由衷的兴趣和激动心情,画出了一批作品。

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每个画家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偏爱,形成这种偏爱是有多种原因的。除了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外,画家的情感和各种修养形成的感受能力也是重要因素。喜好和表现方式也因人而异。从离开美术学院走上工作岗位时起,我就开始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从我们民族文化中吸收营养。油画引进后,要成为中国的油画,这个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议题了。其实,我觉得争论的意义远不如实践更实际些。

我曾经想从年画中吸取点东西。建军五十年时那幅《讲形势》就是这种尝试。整个画面减弱了光的影响,色彩更纯一点,运用了许多装饰图案。建国三十年美展的《牧马人》也是一种尝试,主要是运用了一些有变化的线,色彩上用了较淡的、弱的对比,这样好突出线。有挤压出的线,勾出的线,粗笔逆锋推出的线,刮刀抹出的线。后来,试着在风景画中吸收大写意的韵致和对形的认识与处理方法,想画得有点神、意。但中国画中那种意到笔不到的情趣总是出不来,画人就更棘手了,画面上的素描稿,用颜色画起来就填上框子了。回想起过去看过老国画家们的花鸟、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觉得他们对所描绘对象的形与神是吃透了的,下笔的时候,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胸有成竹,然后落笔成形,以形写神。每个局部之间都是有机地联系着的,都服从一个总的神韵和节奏的要求。在这总的要求下,这种笔味墨趣也自然能运用得当了。另一个特点是不离开表现对象而搞笔墨趣味。每放一笔,是笔墨,也是形的一部分。油画如能吸收这种技艺,并结合油画的色彩造型,也许会出现新的面貌。

大量地连续地作画,对我的实践很有好处。不断地画,不断地思考,随时调整自己的画法,随时补充一些新的设想,随时试验。首先,很认真地推敲素描的小草图,把画面的构图安排,人物的形象特征、神情、动态都考虑成熟,再设计色彩关系等,当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数后,动油画刷子就大胆了,也主动了。这次的人物画《春》、《隔代人》、《奶桶与姑娘》,就是这种尝试性的作品。

为了使画的对象更朴实、更粗犷一些,我从民间木版水印画(灶王爷、门神等)和泥娃娃之类民间工艺品中借鉴涂色办法,许多人物画上都有这种痕迹。《姐妹》一画的用色追求感觉上的饱满,巧合了民间“黄、红、绿、桂(品紫)”的色彩组合习惯。两个小姑娘的腰带、头巾正好是这四种颜色,其它都是纯白与灰。当然那四种有纯色感觉的颜色是经过调配的,这样就有点乡土气了。

这些尝试是二十年前学习的继续,六十年代初的油画研究班的教学,培养了学员们探索的风气。我愿意继续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不断地进行探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学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

党的性质党课心得体会5篇

1至5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5篇

1至5的认识教学反思5篇

音乐+的工作计划模板5篇

中班快与慢的教案参考5篇

中班快与慢的教案模板5篇

滑滑梯的安全教案5篇

幼儿园关于风的美术教案5篇

大班音乐桥的教案优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82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