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述职范文 >心得体会

2024中秋心得体会5篇

在深刻的领会了某些事情后,我们都要写好心得,写好心得体会是我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进行总结和回顾的方式,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中秋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中秋心得体会5篇

2024中秋心得体会篇1

中秋节吃团圆饭、赏月是我们民族的习俗,这不,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临了,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吃过晚饭,我受月儿之邀来到我们家的花园中赏月。坐在院子里,清风拂面,风中夹着阵阵花香,百合花的幽香,菊花的冷香,还有月季花的清香……

这时,月色也伴着花香飘然而来,月亮姐姐露出了羞答答的脸庞,玉盘似的月亮铺下了皎洁的月亮,静静的院落融化在轻柔的月色中,显得那样的宁静,那样的恬美。院子里的每一朵花儿静静地享受着流水般的月色,接受着月亮姑娘最美好的亲吻。

你看,美人蕉举着花把儿,野藤蔓趴在墙上,喇叭花也不甘寂寞地在夜里盛开,各色的花儿在月色中接连吹奏着一曲又一曲优雅的乐曲。

突然,几片浮云掠过月亮,月光变得暗淡下来了,但温馨的味道仍然让我感受着月色的美好。夜已经渐渐深了,云彩也越来越多,月亮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月光越来越暗,我知道月亮跳过了一段精彩的舞蹈,要谢幕了。

我的心中不由泛起一丝伤感,月亮似乎也知道我的心事,又从云朵里露出了她美丽的容颜,似乎在对我说:“嘿,秀榕小朋友们,我们下个十五再见,祝你中秋节快乐哦。”

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回到房间,带着月亮姐姐对我的祝福,悄然入睡了。

2024中秋心得体会篇2

中秋节前,一家网站发起一项“中秋过节回家吗”的调查显示,选择回家的占45.5%,不回家的占54.5%。接受调查者过半是20至25岁的青年人。对于那些因工作、学习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请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思念吧。

中国当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有流动人口超过2亿。人口流动越频繁,越需要情感纽带将人们凝聚起来。在这个流动的时代,很多年轻人在异乡打拼而不能守在年老的父母身边,也有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将儿女留在家乡。中秋节,就成为一个流动时代的情感枢纽。因为中秋节,很多人将听从亲情的呼唤,而尽可能踏上回家团圆的旅程。

亲情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在现代社会中,亲情也是人与人彼此之间互相信任和关切的一种过程。于是可以理解,为什么这几天走亲访友会令交通拥堵陡然加剧,为什么都说“月饼不实在”却依然卖得红红火火,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发几条手机祝福短信。

“流动时代”的中秋节也在考验公共政策是否“贴身”,是否为中秋节的感情传递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每一个中秋佳节里,家庭团聚的路径,其实也是这个社会良性治理的路径。我们的公共服务机构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令每一个以温暖为归宿的人也温暖在路上。公共政策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适应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实,既要加快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硬件瓶颈,更要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加强应急处理的能力。

这几天,许多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拥堵都愈加不堪。假期中,又有无数的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踏上返乡之旅,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又在承受着空前的出行压力。但愿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能发挥作用,别让人们在拥堵中度过中秋节。

这是一个人口流动空前频繁时代的中秋节。这样的中秋节别有一番滋味。

2024中秋心得体会篇3

前些天,我市的一家幼儿园开展活动,让家长协助孩子观察月相,每天晚上在微信朋友圈打卡记录。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每天晚上一次,也许孩子们现在并不理解活动的意义,但通过这种固定程式,他们也会记住月亮的阴晴圆缺,记住一段关于中秋明月的美丽传说。

季羡林先生在《月是故乡明》中曾说过,“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月亮在被观赏的同时,也成为人们心灵的依托,承载着人们的浓浓乡情,唤起的是人们心底对故乡明月、对美好时光的记忆。这家让孩子观察月相并打卡记录的幼儿园,目的就在于此,希望通过富有仪式感的系列活动,在孩子心里植入深刻的中秋记忆,用节日文化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有人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国人向来是注重仪式感的。仪式感里面凝聚着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和理念,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与意义。正是因为有仪式感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才有了历史积淀,成为我们传承文化记忆、确认民族归属感的重要时刻。即便历经千百年,祖先留下的那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依然能够传承下去。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中秋节是国人的重要节日之一,有关中秋之说始见于《周礼》。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对于古人来说,每逢中秋,人们都要设案焚香,祭拜月神。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的地位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被赋予了团圆之意。可以说,古时候的中秋节因为风俗活动多、内容丰富,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与文化气息。

有了仪式感,节日才有厚重感。所以,我们应当重视起来,在更广的范围、通过更多途径,唤起人们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不断强化节日记忆,保持对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保护传统佳节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记忆。如,学校多开展一些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广泛参与,让这种仪式感入脑入心;社区多开展一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互动活动,带动更多家庭参与进来。

2024中秋心得体会篇4

登高赏秋

又是一年中秋节。在我的记忆中,每到中秋节,家人都会准备许多可口的月饼,到了夜晚,一家人还会聚在一起,一同观赏挂在天上的那一轮圆圆的明月。后来我才知道,登高也是中秋节的一个习俗,寓意:步步高。所以今年的中秋节,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镇江的南山登高踏秋。

一大早我们就坐上了开往镇江的动车,动车开得真快,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刚见到南山觉得山并不高,于是我沿着台阶大步流星地向上走着。可没爬多远,我的腿就开始酸了。到了半山腰,我的小腿又酸又痛,对妈妈说:妈妈,我爬不动了,不想爬了!妈妈问我:你这时候放弃觉得可惜吗?我望了一眼身后的台阶,想想如果这时候往下走,前面的努力就全白费了。我点了点头,咬了咬牙,拉着妈妈的手继续向上爬去。说来也奇怪,后面的半程路或许是因为坚持,我并没有觉得特别累,一会儿就登上了山顶。山顶风景很美,妈妈说:你看,虽然累一点,但是你坚持下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爬,总会见到美丽的风景。看着远方,我高兴地笑了。

下山的路上,我和爸爸妈妈边走边说,边说边笑,其间还和一只颜色鲜艳的四脚蛇不期而遇,当时大家都吓了一跳,但四脚蛇很快就窜入草丛中。不知不觉我们回到了南山脚下,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我们整整绕过了两座山呢!

今年的中秋节是让我最难忘的中秋节,因为我的努力和坚持让我体会到了登山的快乐。

2024中秋心得体会篇5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中秋之夜,合家围坐,皓月当空、或对月饮酒,以助谈兴,亦人生之一乐事。可对于孩子们最关注的莫过于今年我能吃到什么馅的月饼。假期过后孩子们见到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你吃月饼了吗?我吃了好多月饼还有怎样的味道。可当我问道什么是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孩子们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小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谁也不知道了。那现在由我来告诉你。

所谓传统的中秋节又叫做团圆节,古诗中有“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也就是到了中秋节,大家更盼望团圆。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来家团聚,就增加思念之情,这是中国以家庭为社会组成单位所具有的特点,而中秋节也就是这一特点的`集中表现。中国历代以农立国,中秋节正当春华秋实,农业收成的季节,所以农村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谓中秋吃蕃薯、芋头,这两种根块作物,其形硕大而圆,象征丰收与完满之意。而亲友之间馈赠月饼,同样也是象征完满、团圆之意。

至于月饼的来历一向众说纷纭,甚至还可与远古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搭上一点关系。此间说一个公元八世纪时唐明皇的故事。相传唐朝玄宗年间的一个仲秋之夜,唐明皇李隆基在宫中赏月,身旁道士罗公远变法术,将手杖扔向云天化为一道长桥,邀玄宗同游月宫。两人走过长桥,眼前忽现一座宫院,上书“广寒清虚之府”。再看宫内仙山琼阁引人入胜。宫中嫦娥命宫女捧上可口仙饼让客人品尝,并观赏了天仙们表演的轻歌曼舞。待回到人间,唐明皇命人照月宫所见所闻一一仿造下来。此后,人间就有了“霓裳羽衣曲”和形如圆月的“月饼”又传唐高祖武德年间,边寇犯境。

李靖帅师出征,大获全胜,于中秋节凯旋,长安内外通宵欢庆,时有吐蕃人献饼祝捷,高祖取出圆饼手指明月笑曰:“应将胡饼邀蟾蜍。”嗣后分赐群臣共啖,于是遂形成中秋吃月饼之俗。二谓北宋时中秋节以爬山登楼先睹明月为快,然后举行拜月仪式,供品有圆饼,据《燕京岁时记?月饼》云:“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蜍之形,有祭毕而食者”。这就是宋代中秋食月饼之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秋作文700字作文5篇

过中秋教案参考5篇

大班社会《中秋节》教案5篇

总结中秋节活动总结5篇

中秋节传说教案5篇

学校迎中秋庆国庆活动方案5篇

中秋节学校创意活动方案5篇

2023年中秋国庆活动方案5篇

聊中秋作文推荐5篇

写作文中秋节的作文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788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