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教案中可以加入创新元素,教案反映了我们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和准备,会述职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年级下册萧教案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萧教案篇1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执笔: 审核: 五年级___班 姓名: 2012年 月 日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综合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练习。
1、填空:
(1)一个数,如果只有()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2)一个数,如果除了()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3)20以内的质数有(),其中()是偶数。
2、判断:
(1)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3)除0外,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4)两个质数的和都是偶数。()(5)两个合数的和都是偶数。()(6)除0和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分类:
1,13,27,41,57,61,73,84,95,47,11,15,33,49,51,63,87,99
质数
合数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在括号内填上数字:(1)()比9大比13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合数。(2)()是10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100以内最大的奇数。(3)()是最小的自然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金星小学六年级组织夏令营活动,共有516人参加,每辆客车乘坐人数在40~50人之间,请你帮忙算一算,学校租用几辆大客车,可以正好使每辆车载的人数相等,每辆车载多少人?
6、食品店运来42个面包,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二年级下册萧教案篇2
【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
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 6课时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 做一做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
四、总结
二年级下册萧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白板展示:超市购物时的对话情境?
教师:同学们,画面中他们在说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引用对话中提到的克和千克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板书:克、千克)
二、新知探索
1.认识工具——称。
2.认识克(g)。
(1)活动:称称。
小结:大家观察了称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用手感受下1克有多重。
引导学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
(2)掂掂。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一枚硬币(呈现1角硬币),介绍一角硬币重1克,你放在手心内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把小组的硬币放在一起,掂掂,感受有多重。
(3)说说。
通过刚才的掂掂、称称,你们对1克或几克有什么感觉?(轻或很轻的感觉)
小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板书:克——g)
(4)议议。
在生活中,计量那些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作单位?
(5)填填
学生独立教材第2页“填一填”,并汇报。
小结:秤上的标注是g,读数就以克作单位,指针指着多少就是读多少克。
3.认识千克。
(1)称一称。
一袋盐重多少?两袋盐呢?
学生观察:1袋盐重500克。想:两袋盐是500克+500克=1000克
让学生把两袋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老师:两袋盐多重?你是怎样知道的?
(指针指着1,两袋盐重1千克)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得出:
1千克和1000克都同样表示两袋盐的轻重,因此1千克和1000克一样重,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师板书:1000克=1千克
(2)估一估
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吗?
先引导学生用手先掂一掂一个苹果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样的感受,然后估计几个苹果重1千克,组内先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盘秤验证估算结果(3个苹果重约1千克)。
(3)称一称
①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1千克大米。
让学生先将大米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称出1千克大米。
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让学生再掂一掂。
②小组合作用盘称称出2千克大米。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③教师巡视:让学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组再分别称出8个苹果和3个萝卜有多重。
(4)填一填。 6kg=( )g 7000g=( )kg 11000g=( )kg
教师指名回答,帮助学生分析填写错误的原因。
三、练习应用
1.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称一称
学生分组完成后相互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1题。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教学中忽略运用对比的方法感受轻重。可用右手掂两袋食盐,左手掂1个一角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通过学生的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我发现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认识体验还够,判断几克、几千克,误差较大,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
二年级下册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充分感悟黄莺和微风的话,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读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信息资料】
动物头饰、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小鹿和玫瑰花的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实物导入:
教师手拿一束玫瑰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这份礼物吗?
(指导“瑰”的读法,并书写“玫瑰”)
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板书课题)
2、谈话导入:
(出示玫瑰花和小鹿的图片)
认识它们吗?玫瑰花和小鹿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 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能独立识字、读文,以赛促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学生自主识字和合作学习。
三、讨论
1、找出描写鹿弟弟的话,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开始鹿弟弟说玫瑰花白栽了,后来又说没白栽?)
2、小组合作读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
1、读课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种花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栽花时会想些什么?
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
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在课文的空白处,利用“移情”策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进行角色体验,既丰富了内心情感,又为理解下文“没有白栽”打下铺垫。
五、朗读
1、自由读:
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
2、交流读:
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3、竞赛读: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朗读的时空,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欲望。
六、练习
结合课文情境进行写话训练:
1、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2、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3、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看谁说的句子和别人不一样)
七、写字
学习“弟、哥、骨、微、渐”5个字:
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
“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
“骨”字上边中间时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
“渐”字的“车”下面变横为提,笔顺是先竖后提。
3、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个人自评最满意的字—同桌互评最满意的字—小组评选“写字能手”—全班展示自己的作业)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字书写的规律,并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
1、指名读黄莺和微风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挑战读。
2、引导想象:小鹿的朋友大象拍下了花开的情景,想象一下他会对小鹿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看到了玫瑰花开,他们又会对小鹿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里,别人感到快乐,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教师拓展文本,引导想象,利于突破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领会“玫瑰花没有白栽”的原因,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
三、表演
1、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语言。
(可以适当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班比赛,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合作奖”、“最佳风采奖”和“最佳创意奖”。
表演是深读课文,感受语言,提高阅读的手段。在兴趣盎然中获得感悟,受到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练习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请你替他写几句台词。
五、写字
学习“抽、拐、浇、终、静、躺、谢”7个字: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学生观察后联系已有知识,教师进行迁移式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等。
3、学生书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板书设计】
小鹿的玫瑰花嫩绿的叶子──花骨朵──快要开花──浓密的绿叶─??
(带来快乐)(受伤)(失望)
黄莺──唱歌微风──玫瑰香风──小鹿快乐
(快乐、幸福)
为别人带来幸福快乐,自己更快乐。
【课后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故事中有四个角色:小鹿、鹿弟弟、黄莺、微风。故事的内容是小鹿在美好的春天栽了一丛玫瑰,当玫瑰快要开花时,小鹿因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看到玫瑰花,鹿弟弟首先替哥哥惋惜,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高兴地说“看来,你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故事蕴涵着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情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但“鹿弟弟”这个角色的选择并没有起到衬托的作用。小鹿没看到玫瑰花开是因为跌伤了脚,那鹿弟弟呢?更多的孩子会怀疑鹿弟弟的真诚和善良,从文中的“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和“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可以体会小鹿和鹿弟弟很爱玫瑰,很想盼望见到玫瑰开花。既然如此,学生会问“鹿弟弟又没有跌伤脚,他为什么不告诉小鹿哥哥玫瑰花的消息,让小鹿哥哥高兴呢?”显然“鹿弟弟”在这里是画蛇添足了。或许有的孩子会天真地说:“鹿弟弟一直陪伴在小鹿哥哥的身边,没有走出家门,没看到花开。”但我们心里都明白这样的说法很难自圆其说。何况小鹿没看到玫瑰花开惋惜的心情,让第三者“鹿弟弟”说出来给孩子增加了难度,有些“曲线救国、舍近求远”的味道,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假如没有“鹿弟弟”这个角色,一点都不会使文章失去原有的意蕴。在备课的时候就想到了“鹿弟弟”这个角色的疑点,但怀着侥幸心理去上了课,果真学生在课堂上提了以上问题,让自己尴尬无比,看来,我们的教材还要多从孩子的眼睛出发,多考虑孩子的观点,才能更完美!
二年级下册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教具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或图片资料。
2.龙舟的图片资料。
3.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学具准备:
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织纪律,检查学具。
2、听一听:
师: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业要求:
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5、老师示范制作一个大龙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乐,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老师巡回指导。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教师小结:展示学生完成的大龙船作品。
1、静息。
2、听一听:
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学生认真听老师布置作业要求。
5、跟老师学习折大龙船部件。
6、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展示作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