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升他们的实际能力,教案的目标应当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以确保教学有效性,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音乐锣和鼓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案篇1
目标:
1、 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 通过手指游戏、表演等形式体会音乐生动有趣。
活动准备:
节奏卡一张、小鼓一个、创设“池塘”情境、青蛙头饰人手一个、蛙鸣筒人手一个。
活动结构:
1、基本节奏练习
2、手指游戏
3、乐器操作
4、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击鼓,引导幼儿听鼓声模仿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及声势练习熟悉节奏。(由此引出小青蛙的叫声)
二、出示画有小青蛙叫的节奏卡,引导幼儿练习小青蛙叫| 呱呱| 呱呱 呱|,帮助幼儿感知此节奏型。
三、谈话引出童谣《数青蛙》,鼓励幼儿自由创编与童谣相符的'手指表演,在玩手指游戏过程中熟练童谣和节奏型。
1、结合提问,逐句分析童谣。并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演。
一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两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青蛙是怎样跳的?青蛙高兴的时候是怎么叫的?怎么才能表现它大声叫?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演童谣,教师提炼整合幼儿的表演动作。
3、完整表演一遍。
四、完整欣赏音乐《青蛙》,感受音乐的生动有趣,结合提问引导幼儿将童谣与音乐相匹配。
提问:请小朋友们猜猜音乐中有谁?它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五、引导幼儿在音乐中玩手指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旋律及主要节奏型。
六、幼儿操作蛙鸣筒,为《青蛙》器乐伴奏。引导幼儿“呱呱”部分用幼儿用蛙鸣筒敲出的响声,“跳跳”部分用蛙鸣筒敲出的响声。
1、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蛙鸣筒,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发明出不同的敲击方法,发觉不同的声响。
师:你们认识它吗?他的名字叫蛙鸣筒。你们和它玩一玩,看看它能发出几种声响?
2、教师示范两种不同敲击方法。帮助幼儿感知两种不同的声响分别与童谣中的“呱呱”、“跳跳”相呼应。
3、师幼共同为《青蛙》器乐伴奏。重点引导幼儿把握音乐中的节奏型。
4、幼儿分组为《青蛙》器乐伴奏,一半幼儿念童谣,一半幼儿操作蛙鸣筒为“呱呱”、“跳跳”部分伴奏。
七、情景游戏表演《青蛙》。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练习节奏型。
师:请小青蛙们和青蛙妈妈一起到池塘边练习跳水。(幼儿带青蛙头饰)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案篇2
一、活动背景:
幼儿的心所透视到的奥秘,往往是成人无法理解的,而故事中的“非真实世界”带给幼儿的真实力量也是成人无法揣度的。故事似乎永远是幼儿最喜欢听、百听不厌的,其作品中的情节性、人事物的关系、时空的转换、场景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动态感、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角色扮演,让幼儿进入亦真亦幻的虚拟世界,体现了幼儿的游戏精神。每次讲故事时,幼儿的眼神就仿佛闪亮的灯光,投射在老师身上,随着情节的起伏,想象的翅膀带着幼儿在故事的国度里飞翔。结合幼儿的兴趣及季节特征,于是乎就产生《拔萝卜》的文学主题活动,进而引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活动实录
活动一:综合活动《拔萝卜》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熟悉故事的内容、乐曲旋律。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
3、学习在游戏中关心同伴,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情境表演《拔萝卜》,各种表演用道具。
2、故事录音《拔萝卜》。
活动过程:
1、欣赏情境表演《拔萝卜》,理解故事情境。
①欣赏大班幼儿师生表演:老公公种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准备去拔萝卜……
②理解故事: “老公公拔不动大萝卜,找谁帮忙?” “老公公、老婆婆还是拔不动大萝卜,找谁帮忙啊?” 以下角色按以上方法类推。 “最后是谁把萝卜拔起来的呢?”(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来的,人多力量大)。
2、熟悉角色并创编动作。
①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一种动作,集体练习。
②创编老婆婆跑来和老公公一起拔萝卜的动作,集体练习。
③以下角色依次创编不同的动作。
3、表演游戏《拔萝卜》。
①完整欣赏音乐《拔萝卜》,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②尝试表演歌曲,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③再次欣赏歌曲《拔萝卜》。
④请一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4、小结:帮助幼儿理解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同伴,共同体验在游戏中的合作的快乐。
活动点评:
1、《拔萝卜》是一个综合活动,有富于情景的故事内容和音乐性,源于幼儿生活。选择了活动中的“热点话题”:谁来拔萝卜,设计了一次情感体验活动,让孩子走出了遇到困难束手无策的阴影,转而积极的寻求帮助和关心帮助同伴。
2、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巧妙地把孩子的兴趣点与活动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营造宽松的氛围,给孩子创设了自由交流、自主活动的机会。
3、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学会关心”“学会合作”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面对新世纪,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节活动体现了这一点,因而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节奏游戏“小狗吃骨头”感知固定拍,并用捏拳的方式表现休止符。
2.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稳定固定拍。
3.复习、巩固木质乐器打击方法,分组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小狗、小猫、小羊、小牛图片、四张骨头图片、图谱一张、手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动、打招呼。
1.师幼用身体动作打招呼。(头、肩膀、手、膝盖、小脚)
t:小(三)班的小朋友很有礼貌哦!咱们一起来打打招呼吧!
2.师幼无声打招呼。
t:老师想用心跟小朋友打招呼,你们看好哦!
(二)节奏游戏“小狗吃骨头”。
t: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小动物(出示小狗图片),它肚子饿了,好想吃东西啊!它喜欢吃什么呢?(骨头)
t:它在路边走呀走呀!闻到了骨头的香味。你看!这儿有四间房子,每间房子里都有一个骨头。这只小狗馋的口水都流下来了!它来到第一个骨头这儿,汪就把骨头吞下去了!(重复三次)
t:第二天,这只小狗又要找东西吃了,在空白处用捏拳的方式表现。(教师随意更换休止符的位置,幼儿练习)
(三)出示图谱,歌曲学唱,加入动作练习。
t:小狗吃饱了,它高兴的往前走,遇到了小猫,小猫在唱歌呢!小朋友们想听吗?(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你猜有几只小猫啊?(2只)教师问,幼儿答。
t:小狗觉得好好听啊!于是它也唱起来了(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汪汪!)有几只小狗(2只)。教师问,幼儿答。
小羊、小牛同上。
t:老师来唱小手的地方,小朋友学做动物叫好吗?
(四)再次介绍图谱,幼儿身体动作表示(※代表小手)
1.幼儿分组唱
t:现在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两组,这一组小朋友唱小手的地方,另外一组唱小动物的地方。
2.幼儿在小手处拍手,小动物处跺脚
t:请这小朋友在小手的地方拍一拍,在小动物地方跺两下脚。
3.幼儿分组拍手、跺脚并交换
t: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哦!请这一组小朋友来拍手,另外一组小朋友来跺脚。(教师示范;请幼儿个别示范)
(五)幼儿分组演奏(拍手组响棒,跺脚组单响筒)
t:老师今天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乐器宝宝,响棒和单响筒。摸到头的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拿响棒;摸到小脸的小朋友来拿单响筒。
t:乐器放头上;乐器放肩膀;乐器放在肚子上;乐器放在膝盖上;乐器放在小脚上。
t:小朋友看着我的手哦!当老师的小手举起来时,小朋友就让乐器宝宝响起来,老师的小手慢慢的放下来,乐器的声音就越来越轻,当老师捏起拳头的时候,乐器宝宝可不可以有声音?
t:让我们跟着音乐来敲一次吧!(交换)
(六)结束活动
t:小朋友今天跟老师一起和小动物、乐器宝宝做游戏了,你们开心吗?让我们一起唱再见歌吧!(小朋友们,我们下次再相见!小朋友再见,老师再见!)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模仿和表现小动物走路姿态中,对学习儿歌有兴趣。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念出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设计思路:
1、本首儿歌中的动物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因此在动作模仿时,幼儿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这有利与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
2、儿歌中动物走路的姿态具有形象鲜明的特点,且儿歌短小精炼,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
3、在活动中,采用边讲边动做的形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情趣性和主动性。
活动准备:
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立体教具各一,歌曲音带。
活动过程:
一、根据已有经验,模仿表现动物走路姿态
1、以猜谜方式介绍角色。
今天有四个小动物来小二班作客,我们一起来猜猜是谁!
(1)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白白毛,是谁来了?
(2)扁嘴巴、呷呷呷、好像小船水上划,猜猜我是谁呀?
(3)喵喵喵,爱吃鱼,会抓老鼠机本领大。这是谁?
(4)听,谁在叫?“小花猫,等等我,我也要上小二班去作客(出示小乌龟),你们欢迎我吗?(幼儿表示欢迎,请客人一一入座)
2、模仿表现动物走路的姿态
(1)教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我们到小二班来作客,你们知道我们是怎么走来的吗?”
(辅助问题:是怎么走路的?模仿走路的样子)
(2)幼儿以动作体现,教师以儿歌词句讲述动作。
二、欣赏儿歌感受动物走路的特点
刚才小朋友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真可爱。现在老师把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编成一首儿歌好吗?
1、完整欣赏
(1)启发幼儿为儿歌取名字。
(2)老师朗诵
2、用不同的节奏表现小动物走路的特点
(1)小兔走路是怎么样的?(念出节奏××│××│××│× 0│)
(2)小鸭走路是怎么样的?(念出节奏××│××│×·×│×—│)
(3)小乌龟走路怎么样?什么叫慢吞吞?谁会来学小乌龟走路时慢吞吞的样子?(念出节奏×× ×│××│×—│×—│×—│)
(4)小花猫抓老鼠,怎么样走才能不让老鼠发现?什么叫静悄悄?(引导幼儿理解“静悄悄”)(念出节奏×× ×│××│×—│×—│×—│
(5)小动物走路的样子一样吗?(不一样)那我们在念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时,也要怎么样?(不一样)
三、学习儿歌愿意边动作边朗诵
1、师生共同边念儿歌边模仿动物走路(引导幼儿念出不同的节奏)
2、幼儿念儿歌(老师注意指导幼儿念准节奏)
四、活动延伸:欣赏歌舞表演
这首“走路”的儿歌还可以唱唱跳跳呢,想看老师表演吗?
1、老师在歌曲伴奏下表演歌舞。
2、再次欣赏时鼓励幼儿自愿参与。
3、小动物说,哇!老师和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会把我们走路的样子编成儿歌,还会唱歌、跳舞。我们来作客,真是很高兴!谢谢,再见!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案篇5
设计意图:小班孩子年龄小,但都对歌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于自己创编动作就显的相对较弱,所以为了让孩子加强这一方面的能力,特准备了此次活动。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难点;初步尝试学习创编贴近孩子生活活动的舞蹈动作。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积级参加音乐舞蹈,在舞蹈中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2,鼓励幼儿大胆的尝试创编,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空沐浴露瓶,毛巾,脸盆。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二,练声,复习歌曲
三,教师以哑剧表演的行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段表演,大家猜猜看,老师在干什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教师表演,突出洗澡的动作。
3〉请幼儿回答问题:你们是怎么洗澡的,并让个别幼儿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
四,教师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1〉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好听吗?
五,教师请幼儿创编动作,并引导幼儿美化动作。
1,师:小朋友都觉的这一首歌这么好听,那谁来想一想可以加上些什么好看的动作
六教师完整的表演舞蹈。并加上之前幼儿创编的动作。
1〉师:小朋友今天都这么乖,那么老师也想到一些好看的动作,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啊?
2〉教师表演“洗澡歌”
3〉师“好看吗,你们想不想也来跳,那今天我们就来跳这段舞蹈吧
七,教师喊节奏放慢速度教幼儿基本动作。
1.师:小朋友们大家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站好来,认真的和老师学动作,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棒。
八,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完整的做舞蹈动作。
1.师:小朋友学的真棒,我们现在就听这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九,复习歌曲“蚂蚁”
十,律动出场。
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动作学会了,现在我们最后在来一遍好吗?
活动反思:
由于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的情叙带动了起来,因此使整节课幼儿激积性很大,都有强烈的.对歌曲的创编的欲望,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主动,激积的配合老师,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次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自主思维及肢体语言表答能力。但创编动作对于这些从没有接触此活动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没办法让全体幼儿充份的得到发挥,教师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引导幼儿去发挥他们自身浅在的创编能力。
一.师生一起随音乐律动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音乐:大钟小钟)
二.歌曲学习
1.谈话法:让生谈谈自己家里的成员,描绘一下爷爷奶奶的样子、在家怎样帮助他们等,引出歌词并展示出来。
2.师生一起有节奏的念歌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词,并用动作来体现其内容。
3.观看屏幕上的孩子是怎样做一个好娃娃的。(熟悉歌词并开始接触歌曲旋律)
4.听唱法学习歌曲。(听歌2次,小声哼唱1次,为了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尊敬老人有礼貌呀”那一句或学生不会唱的其他地方,可以先叫同学自己说,然后请会唱的同学起来教唱。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5.有感情的唱歌。
三.表演拓展
1.引导生可以自由发挥,除了歌词中的人物爷爷奶奶以外,还可以是爸爸妈妈,除了送水,让座以外,还可以是扫地,切水果等,从而引导学生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进行歌词的创编,如:“爸爸工作忙呀,工呀工作忙,我帮爸爸切水果呀,切呀切水果”。
2.生生互评,师总评。
3.学生自己找小伙伴分角色表演,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突出“家”的氛围。关键在于能随音乐完整的完成彝族表演活动,有角色,有内容,有道具等。
感悟及建议:
思考一:脉络清晰,谈话式导入建立了良好师生关系,本堂课脉络清晰。以亲切的谈话式开场,我认为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一下子把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学生带入了主题:在家要做好娃娃,怎样做好娃娃。同时,抓住了低年级孩子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说完就模仿屏幕上的孩子,在模仿时学生已经能随节奏念歌词了,这样即起到了引导作用,有为歌曲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思考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学习并拓展在表演的时候,引导学生除了歌词内容外,还加入了自己的内容,这样摆脱了让声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使之边为了自主式,探究式,创造式学习,这样,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大了。
当学生把歌词创编成:“爷爷年纪大呀,总是爱睡觉,我给爷爷被子盖呀,爷爷笑哈哈,姑姑爱跳舞呀,总是爱跳舞,我给姑姑端水喝呀,姑姑笑哈哈。。”我感受到了新教材以及新观念带来的快乐。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活泼、欢乐,体验小猪游戏的快乐情感。
2、启发幼儿根据歌词表演相应的动作。活动准备:小猪的胸饰、歌曲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亲切和蔼的猪妈妈形象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的情景,观看和模仿小猪吃瓜、睡觉的动作。
来,宝贝们,看猪妈妈的牌牌在这儿,你们的牌呢?猪妈妈带你们听音乐来扭屁股玩去喽!扭起小屁股,跟猪妈妈一起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跳、玩、表演着入教学场地。
然后引导幼儿观看课件,提出问题:看谁来了!小猪在干什么?你们会不会吃西瓜,怎样吃?学一学吃完瓜又干什么?眼睛是睁着还是闭着?屁股呢?观看和模仿小猪吃瓜、睡觉的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听一听、说一说
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带领幼儿一起说说、唱唱。问题问答:听到歌曲中唱了谁?在干什么?
猪妈妈:听,小猪说儿歌了,引导幼儿完整倾听一边儿歌,问:儿歌里说的谁呀?小猪干什么了?
猪妈妈有表情的说一遍儿歌,说完儿歌后学小猪慢摇尾巴。并带领幼儿一起玩。
猪妈妈:小猪说完儿歌又来唱歌了,再听一遍小猪唱歌。问刚才听的这首歌叫小猪……,引导幼儿一起说歌曲名称《小猪睡觉》
2、看一看、做一做
猪妈妈:看,小猪唱完歌又来这儿玩了(指向大屏幕),观看课件,问:你们刚才看到小猪的摇尾巴,你的尾巴呢?站起来转着圈摇摇尾巴,让幼儿体验摇尾巴的快乐感。
然后,引导幼儿模仿小猪的各种动作,初步自由表演歌曲。
小猪怎样吃瓜?小猪吃饱后做了什么事?小猪睡觉时耳朵是怎样的?小猪睡觉发出什么声音呢?尾巴会摇动吗?(重点引导幼儿说说、做做、玩玩),
最后,听音乐用动作完整表演歌曲。
3、找朋友、玩一玩
听音乐找朋友表演歌曲。
猪妈妈:小猪喜欢找朋友,我们也找一个朋友手拉手,面对面站好,和朋友一起表演唱《小猪睡觉》,体验朋友之间相互表演的乐趣。
4、换动作 玩一玩
引导幼儿变换新的动作,尝试不同玩法。(爬、滚、拱、扭)
小猪爬行:
猪妈妈:宝贝们,小猪睡醒觉想爬爬玩玩,小猪怎样爬呢?请幼儿尝试小猪爬的动作,然后猪妈妈和小猪一起按xxxx x xxxx x的节奏爬着玩。
小猪拱地:
猪妈妈:小猪爬累了,想用鼻子拱拱地,怎样拱呢?猪妈妈和小猪一起有节奏的拱着玩。
小猪打滚:
猪妈妈:小猪拱完地后,想打个滚,小猪怎样滚呢?按音乐节奏打滚
小猪踢腿:
猪妈妈带小猪一起来踢腿游戏,和着音乐节奏踢腿。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幼儿做拍肩、拍胳膊、踢腿等放松活动(练习使用xxxx x的节奏),缓和幼儿情绪,结束活动。
猪妈妈:宝贝们,玩累了,请坐下来休息,妈妈帮你们拍拍背,猪妈妈帮每一只小猪有节奏的拍拍背,然后带领小猪互相拍胳膊、拍肩放松活动,互相帮助。
最后,猪妈妈带动小猪拍着自己的肚子慢慢躺下来,睡着了。
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提高幼儿跑和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协同一致的情感,发展灵活性。
3、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猫头饰每人一只,老鼠头饰10--12只,录音机和磁带,设三处鼠洞。
活动过程:
1、部分幼儿戴上猫头饰。听《黑猫警长》的音乐从教室开“摩托车”到活动场地,四散站立。
2、听音乐做上肢运动(猫理胡子);手腕和脚腕活动(磨爪子);下蹲后跳起活动(捕鼠)。
3、做两个模仿动作:大象走和小兔跳。
4、教师讲解示范“猫捉老鼠”游戏的玩法:老鼠钻在洞里,猫在洞外的'家里。听到游戏开始的信号后,老鼠要钻出洞到外面偷东西,不能一直躲在鼠洞口。被捉到的老鼠立即站在边上。
5、部分幼儿(10人左右)戴上老鼠头饰,然后游戏开始,同时播放《黑猫警长》音乐。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6、游戏一遍结束后,教师肯定成绩,进行鼓励,并请2--3名幼儿再次示范,提高跑和钻的动作的质量。同时,指出游戏中应改进的事项。
7、调换角色,由原扮猫的扮老鼠,进行第二遍游戏,教师巡回指导。?8、游戏进行3--4遍。每次游戏结束,教师都进行简单的小结,鼓励姿势正确、钻得迅速、跑得灵活的幼儿。
9、游戏结束,教师进行讲评:小猫的本领练得真好,天快亮了,我们捉了一个晚上的老鼠,现在要回家休息了。让我们把精神养得好好的,下次捉更多的老鼠。
教学反思
再本此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很活跃,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刚开始孩子们只是一个劲的追,后来玩熟了,会想办法了,会使用“策略”。刘斌小朋友在扮演小老鼠时,故意说:“我累了,先吃点东西再出去”当小猫们放松警惕时,他突然出洞,获得了很多食物,最后赢了小红花。孩子很喜欢这个游戏,自从玩过后,有一段时间每次户外活动孩子就说:陈老师,我们还玩《猫捉老鼠》吧。”玩游戏也是孩子们学习的一种方式,我要多让孩子玩一些好玩的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